國土部近日發布的國土資源大調查礦產資源評價成果顯示,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以來,累計新發現礦產地900余處,初步形成藏中銅礦基地、新疆東天山有色金屬資源基地等十大新的資源基地,其中,新疆六大資源基地位列其中。
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是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家專項,主要針對中國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等自然資源開展綜合調查評價工作。實施周期為1999-2010年,總投入120億元人民幣。
據介紹,通過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形成了一批有宏觀影響的重大成果,探明一批新的資源富集區,已初步形成藏中銅礦基地、滇西北有色金屬資源基地、新疆東天山有色金屬資源基地、新疆羅布泊鉀鹽資源基地、北方可地浸砂巖型鈾礦基地、新疆阿吾拉勒鐵資源基地、新疆烏拉根鉛鋅資源基地、西藏念青唐古拉山有色金屬基地、祁漫塔格有色金屬基地、青海大場金資源基地等十大新的資源接替基地。
在中西部地區形成十大資源基地,有力緩解了礦產供需矛盾,將改變我國的工業布局。新發現的新疆羅布泊億噸級鉀鹽資源基地已迅速轉化為產能,大幅提高了中國鉀鹽自給率,將改變過去青海察爾汗鹽湖一枝獨秀的鉀鹽生產格局。東疆地區探獲千億噸級特大型煤炭資源基地,為“西煤東運”戰略提供了資源保障。中國西部地區新探明西藏驅龍、云南普朗和新疆土屋等大型銅礦,為近期形成規模產能奠定了資源基礎。隨著東疆、準東特大型煤田的發現,阿吾拉勒鐵礦基地、烏拉根鉛鋅礦基地、東天山有色金屬基地的建設以及祁漫塔格有色金屬基地的形成等,不僅將顯著提高國內資源保障能力,而且將優化我國煤炭工業、鋼鐵、有色金屬、交通運輸業等產業結構和布局,有力推進新疆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
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是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家專項,主要針對中國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等自然資源開展綜合調查評價工作。實施周期為1999-2010年,總投入120億元人民幣。
據介紹,通過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形成了一批有宏觀影響的重大成果,探明一批新的資源富集區,已初步形成藏中銅礦基地、滇西北有色金屬資源基地、新疆東天山有色金屬資源基地、新疆羅布泊鉀鹽資源基地、北方可地浸砂巖型鈾礦基地、新疆阿吾拉勒鐵資源基地、新疆烏拉根鉛鋅資源基地、西藏念青唐古拉山有色金屬基地、祁漫塔格有色金屬基地、青海大場金資源基地等十大新的資源接替基地。
在中西部地區形成十大資源基地,有力緩解了礦產供需矛盾,將改變我國的工業布局。新發現的新疆羅布泊億噸級鉀鹽資源基地已迅速轉化為產能,大幅提高了中國鉀鹽自給率,將改變過去青海察爾汗鹽湖一枝獨秀的鉀鹽生產格局。東疆地區探獲千億噸級特大型煤炭資源基地,為“西煤東運”戰略提供了資源保障。中國西部地區新探明西藏驅龍、云南普朗和新疆土屋等大型銅礦,為近期形成規模產能奠定了資源基礎。隨著東疆、準東特大型煤田的發現,阿吾拉勒鐵礦基地、烏拉根鉛鋅礦基地、東天山有色金屬基地的建設以及祁漫塔格有色金屬基地的形成等,不僅將顯著提高國內資源保障能力,而且將優化我國煤炭工業、鋼鐵、有色金屬、交通運輸業等產業結構和布局,有力推進新疆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