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尚福山透露,有色金屬“十二五”規劃建議已提交,“
十二五”期間,將對銅、鋁、鉛、鋅等在內的10種有色金屬進行總量控制,總產能控制在
4100萬噸以內。市場人士預期,產量控制將利好金屬價格。
經濟給力金屬回暖
上周,國內外金屬期貨價格集體回暖。以銅為例,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連續上
漲,成為4個月以來上漲幅度最大的一周。上海期貨交易所期銅主力1103合約,上周五收
報65790元,較前一周大幅上漲4120元,漲幅為6.68%。此外,國內外期鋅上周周漲幅均超
5%。
金屬期貨反彈在本周初還將延續,12月6日,上海期貨交易所期銅主力1103合約報收
每噸56800元,溫和上漲0.38%,期鋅主力1103合約收盤價達每噸18465元,漲幅達0.82%。
光大期貨分析師曾超指出,國際市場上,上周美國方面公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芝加
哥采購經理人指數、零售銷售、二手房簽約銷售等多項數據優于預期,美元也因此結束反
彈再度下跌。國內來看,暫未出臺緊縮性政策,而且最新公布的11 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
數(PMI)為55.2%,比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這些因素都緩解了金屬市場壓力。
上海中期分析師方俊峰表示:“現在,整體宏觀環境給有色金屬價格帶來支撐。即便
經濟數據不好,美國也會再推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流動性預期加劇同樣利好大宗商品。”
國內政策長期利好
有色金屬期貨價格回暖雖然只是短期表現,但不少分析人士已經認為,有色金屬“十
二五”規劃將為有色金屬產業帶來政策利好。
在12月4日舉行的“中國有色金屬峰會暨上海有色網年會”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
會副會長尚福山表示,有色金屬“十二五”規劃建議已經提交。
他透露,“十二五”期間,將對銅、鋁、鉛、鋅等在內的10種有色金屬進行總量控制
,總產能控制在4100萬噸以內。小金屬的發展則將特別受到關注,在控制總量的同時,將
大力提升產品附加值,發展下游深加工產業。“生產量的控制上,一定要讓企業認識到,
只有東西少了,才能體現出這些金屬的稀有,而市場會在價格上對減產進行補償的。”尚
福山坦言。
永安期貨分析師張瑜表示,建議中提出總量控制在4100萬噸以內,這對金屬總量的增
長控制是十分明顯的。因為2010年10種有色金屬的產量基本要達到3100萬噸左右。從價格
上來講,產量增速的控制對于銅、鋁、鋅等的中長期價格肯定利好。從這些品種來看,目
前僅銅供應面臨短缺和偏緊,鋁存在嚴重過剩,而鋅也有過剩,對鋁和鋅而言,緩解過剩
格局是必要的。對產能進行適當限制,那么金屬價格就不會因大量過剩而引發大幅波動。
此外,淘汰落后也有利于行業的正常健康發展。總的來說,屬于利好。
上海中期分析師方俊峰還向記者表示:“在新的五年規劃初期,節能減排達標壓力不
會像現在那么厲害。現階段,不少地區仍為了節能減排達標限制部分金屬下游加工業開工
,但隨著新的五年規劃出臺在即,拉閘限電有望在一個月后好轉,因此不少有色金屬企業
已經準備在合適的點位入場備貨,預計年關前銅價不會大跌。”
短期抓住布局機會
不少分析師認為,基于有色金屬中期看漲,接近年底,正是多頭入場的好時機,但需
要掌握節奏。
曾超認為,隨著政策面的明朗及經濟數據的改善,有色金屬期貨中期上漲的力量并未
削弱。
不過,曾超強調,受困于國內緊縮政策壓力,在價格反彈后短期市場風險加大。12
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正式宣告國內貨幣政策從“寬松”向“穩健”轉變,12
月央行將繼續加息已無懸念。除政策面影響外,金屬的貿易及產量數據對市場短期價格均
有影響。由于10月國內銅進口量降幅較大,預期11月數據可能會有所回升。
曾超提醒投資者,本周國家統計局及海關均將發布11月數據,而11月國內CPI及新增
信貸創新高的可能性較大,市場操作需特別謹慎。但短期價格的調整卻可能是中長期布局
的機會,關鍵在于時機的選擇和持倉的控制,處理好短中長的關系。
方俊峰預測,在加息之前,期貨投資者較為警惕,而在加息后,利空出盡,有色金屬
價格有望繼續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