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29日,他專程到北京拜會了中國石化(600028,股吧)發展計劃部負責人,就連云港1200萬噸/年煉油項目進行交流,希望上述項目在春節前上報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進而獲得審批。
據了解,連云港30萬噸級原油碼頭報告已上報。該項目還關聯著連云港港口30萬噸級的鐵礦石碼頭項目,以及配套的約1000萬噸的鋼鐵項目。
這些項目,都可能納入國家發改委編制的“十二五”重點產業生產力布局和調整規劃。國家發改委將在2011年1月份形成規劃初稿,3月底報國務院審批,因此各地盡早上報重點產業生產力布局和調整的思路,則非常重要。
記者獲悉,國家發改委編制的上述規劃,涉及到鋼鐵、石化等九個重點行業。該規劃對這些行業的布局導向和結構調整將進行部署。除了上述煉化一體化項目主要集中在沿海外,鋼鐵、有色等產業布局也會給以說明。比如鋼鐵企業未來將實現以沿海為主、沿江適度發展的態勢,這些會使得全國的產業布局發生重大變化。
“有一些產業,比如鋁業基地,向資源、能源豐富的西部轉移,將是一個趨勢,中東部的基地實際上已經名存實亡。”一位有色專家對記者說。
發改委編制重點產業布局和調整規劃
產能過剩行業在實施總量調控的同時,新的項目審批會謹慎,同時這也警示地方一些項目不能盲目發展。
2011年的1月5日,對于安徽產業部門的人士來說,比較特殊。
這一天是安徽各地上報給省發改委產業處材料的最后期限。這些材料涉及到“十二五”有關重點產業生產力布局和調整規劃。
安徽發改委要求,各地需要將輕工、裝備行業投資在2億元以上,鋼鐵、有色、化工等行業投資在5億元以上的在建、擬建和謀劃項目上報,并就這些重點產業的布局和調整規劃提出建議。
安徽發改委產業處的人士指出,安徽將對上述建議和材料匯總,編制成安徽省的產業布局和調整規劃后,盡早上報給國家發改委,以便這些項目能被國家發改委認可。
國家發改委將根據各地上報的項目,重點布局一批產業基地、重大工程和項目,并在“十二五”期間給予重點支持。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正司級巡視員熊必琳此前對此指出,重大項目是結合生產力布局來考慮的,像鋼鐵、石化、有色金屬、造船,這些重大產業項目在生產力布局中要充分考慮產業基地的建設。
“這些重大項目對資源、能源供給等外部條件都有一定要求,比如鋼鐵,有一半以上鐵礦石是依賴進口的,因此布局上要充分考慮這些產業對能源、資源需求的要求和特點。”
記者了解到,上述規劃屬于“十二五”17大專項規劃之一,作為金融危機時期的9大產業振興規劃的延續,其編制的主線,按照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劉鐵男的說法,即要堅持工業發展由大到強轉變,加大調整力度,堅持調整存量為主,處理好全局與局部、存量與增量之間的關系。
同時規劃編制要“體現與主體功能區規劃實施和節能減排相結合,與區域發展戰略相結合,要與城鎮化和城鎮功能調整相結合,要與體制創新和布局調整相結合”。
一位地方發改委人士告訴記者,上述規劃涉及到未來5年主要工業行業的新增項目發展。其中產能過剩行業在實施總量調控的同時,新的項目審批會謹慎,同時這也警示地方一些項目不能盲目發展。“比如煤化工沒說不發展,但是要冷靜,像玉米深加項目將被全面關停。”這位人士引用發改委對上述規劃一次討論會的提法時說。
國家發改委產業司陳斌司長此前曾指出,純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技術目前全世界都不足夠成熟,各地不宜盲目投資擴大動力電池的生產;全國汽車產量今年或可超過1700萬輛,城市交通壓力越來越大,解決這個問題,不宜控制買車,而是要用各種手段控制使用車。
部分行業面臨新洗牌
今后五年對鋼鐵行業,已經提出加快沿海基地建設,優化生產力布局的要求,具體是“加快沿海、沿江適度、內陸轉移”。
受上述規劃編制的影響,部分行業的布局或將面臨洗牌。
以鋼鐵為例,今后五年對鋼鐵行業,已經提出加快沿?;亟ㄔO,優化生產力布局的要求,具體是“加快沿海、沿江適度、內陸轉移”。
對此,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學院教授許中波告訴記者,目前在沿海中廣東、江蘇的鋼鐵從外來調入很多,適應需要,在該兩地繼續建設鋼鐵廠也有必要。比如湛江的鋼鐵項目,還有連云港的鋼鐵項目,都有發展的需要。“連云港鋼鐵先上500萬噸,沒有問題。”他說。
他強調,由于臺海局勢穩定,福建加快海西地區發展,可能也需要鋼鐵項目,就地建廠也有必要。
根據此前鋼鐵產業振興規劃強調,在減少或不增加產能的前提下,加快調整鋼鐵產業布局,要建設沿海鋼鐵基地,同時推進城市鋼廠搬遷。
其中沿海鋼鐵基地建設,包括湛江、防城港沿海鋼鐵精品基地;結合濟鋼、萊鋼、青鋼壓縮產能和搬遷,推動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建設。結合杭鋼搬遷等,論證寧波鋼鐵續建項目。同時內陸除了北京外,廣州、杭州、合肥、撫順、青島、重慶、石家莊等城市鋼廠搬遷要加快推進和研究。
許中波認為,目前合肥、廣州、重慶等多個鋼鐵廠都已經和正在完成搬遷,預計此后在新基地的產能將擴大。“在沿海整體鋼鐵布局可能增加的情況下,內陸新址的鋼鐵廠也會大擴容,比如重慶鋼鐵(601005,股吧)廠的產能可能在新地址達到1000萬噸,是以前市區產能的3倍。所以未來的鋼鐵格局是沿海有大的發展,內陸部分地區也會有發展。”他說。
有色、石化等行業,在國家進行新的產業布局后,全國的整體產業分布也會有變化。據悉,目前在19個千萬噸以上煉油項目中,大連石化和鎮海煉化兩家煉油企業煉能達到2000萬噸/年。另有一批千萬噸級煉油基地正在加緊建設或籌劃。
中國石油(601857,股吧)和化學工業協會信息部祝昉指出,未來沿海會有2-3個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產能會在2000千萬噸以上。廣西利用中緬原油管道運輸的原油,也會有大的煉化能力。“至于內地,像新疆等地,在進口原油或擴大產油后,煉化能力提高,也會有可能。”
至于有色金屬領域,國家此前的振興規劃已經提出,在能源豐富的中西部,特別是具有水電優勢的地區,推進鋁電聯營方式;在資源、能源和環境容量好的地區經核準建設鋁工業基地。對此一位冶金專家指出,目前像新疆、云南的煤炭和水能分別豐富,在這些地區建設電解鋁等項目比較合適。
以前的山東、山西、廣西、河南、貴州作為鋁業基地的提法,實際上已經難以符合實際。“目前內蒙古、青海、寧夏都在大力發展鋁業,因為有能源,并不為錯。未來新疆、云南加入進來,使得西部成為鋁業基地,將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