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員轉變觀念
2010年,貴州鋁廠黨委深入開展“轉觀念、調結構、抓改革、促發展”主題活動,促進廣大員工逐步樹立“適者生存、公平競爭、顧客第一”意識。
從3月1日起,在17000多名員工中廣泛開展了為期一個半月的“全方位深度結構調整是中鋁貴州企業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大討論,圍繞“員工個人、家庭、企業三者關系是什么?”,“改革是企業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企業破產了對誰的傷害最大?”等問題進行討論、發放問卷、民意調查。統一了思想激發了熱情,為改革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從2010年7月開始,機構改革、干部競聘、崗位瘦身、大班組整合、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各項改革有序鋪開、穩步推進。
調整戰略部署大項目
企業領導班子審時度勢,提出了“就地優化調整存量,突圍科學發展增量”的戰略思路。并于12月26日與省政府簽署了建設年產100萬噸氧化鋁、40萬噸電解鋁的煤電鋁一體化項目,年采200萬噸鋁土礦山項目,15萬噸鋁板帶加工和5萬噸高性能鋁合金材料產業化項目協議。
此后又與貴州華電塘寨發電有限公司簽訂了共同出資建設4×300MW級發電機組自備電廠工程的合作意向協議書。與貴州省人民政府簽署了《加快貴州鋁工業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貴州中鋁鋁業有限公司15萬噸鋁板帶項目在貴陽市白云區鋁工業園區奠基。
管理創新激活內生動力
近年來,中鋁貴州企業通過管理對標,找出差距迎頭趕上。
2010年7月,優化企業組織機構設置和人力資源配置的管理改革工作在全面展開,實行干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機制。同時在熱電廠進行崗位“瘦身”試點,在電解鋁廠啟動大班組建設。
在貴州鋁廠,積極推動后勤服務市場化改革。首先,對職工醫院進行股份制改革,貴州鋁廠以職工醫院凈資產為股權,與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進行股份制合作,實現了職工醫院與企業分離,員工身份進行置換,企業人徹底變成社會人。僅此一項,每年可為企業減少補貼1100萬元。
貴州鋁廠還對賓館實行模擬法人獨立經營,逐步實現“服務經營型”到“經營服務型”的轉變,通過市場化運作,從貴陽市兩百多家賓館脫穎而出,成為貴陽市黨政機關定點飯店,原來80%以上收入依靠企業,現在80%以上的收入來自市場。還與專業幼教機構合作,將企業五所幼兒園的資產進行租賃經營,企業每年可減少650萬元費用支出。
2011年新年伊始,中鋁企業又推行維修隊伍市場化運作,鼓勵和扶持后勤服務單位和輔助單位“走出去”增收創效,在維修單位(崗位)推行檢修時間與等待時間不同報酬的績效分配機制,加大正向激勵比重。
技術創新助推企業發展
2008年冰雪凝凍災害和2009年金融危機的雙重打擊,使貴州鋁廠背負著沉重的歷史包袱,為此該廠提出二次創業,依托技術創新尋求突破。
2010年,“新型高強度鋁合金熔鑄錠項目”取得重大突破,高強度鋁合金新材料在幾家軍工企業進行了負荷試驗,產品耐磨性、耐壓性、可塑性等關鍵技術綜合指標目前最好,國家天文臺在關鍵材料上首次應用。截至目前,該項目已獲得國家121項發明專利申請和11項國際專利,是貴州鋁廠獲得發明專利申請最多的一個項目。目前,貴州鋁廠正全力以赴,集中做好中試生產線建設、小扁錠產品試制以及新材料標準制訂工作。
貴州分公司依靠技術創新,對原有生產效能低、環境污染嚴重的工藝和設備進行大規模改造,積極淘汰落后產能,采用清潔生產工藝,提高“三廢”治理水平和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成功開發了“鋁工業廢水治理與資源化技術開發及應用”、“鋁工業廢水處理回用技術”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并運用于生產實踐,率先在國內同行業中實現了工業廢水“零排放”。
在氧化鋁生產方面,采用氧化鋁流態沸騰焙燒爐節等新技術新工藝,對生產流程進行改造,氧化鋁綜合能耗從1425公斤標煤/噸降低到目前的1049公斤標煤/噸,氧化鋁新水單耗從7.09噸下降到目前的1.29噸。在電解鋁生產方面,采用最新“電解槽三度尋優控制技術”,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不斷優化。通過推進“異型陰極鋁電解槽技術開發與產業化”節能降耗項目,實現阻流塊電解槽噸鋁節電200度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