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csgo大姐姐awp,三年电影手机在线观看免费 ,极品教师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国产sm主人调教女m视频

推廣 熱搜: 擠壓  鋁型材  鋁門  鋁合金  鋁板  電解鋁  2010  鋁行業  有色金屬   
 

礦產勘查應對鋁銅等有色金屬危機

   日期:2011-04-19     瀏覽:2500    評論:0    

     鋁等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 孫肇均 方維萱

  一、我國鋁等有色金屬工業現狀與對礦物原料的需求形勢

  鋁等有色金屬是重要的戰略基礎原材料,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各個領域,保持穩定的鋁等有色金屬生產供給和資源儲備是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保證。我國鋁等有色金屬工業自新中國建立以來得到了跨越性發展,2002年鋁等有色金屬工業銷售收入2690億元,實現利稅187億元,實現利潤80.5億元。10種鋁等有色金屬總產量達到1012萬噸,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位。

  我國鋁等有色金屬工業的產業關聯度很高。據統計,在我國現有124個產業中,有113個部門使用鋁等有色金屬產品,占91%。我國鋁等有色金屬的消費水平同GDP的相關性很強,銅、鋁、鉛、鋅等主要鋁等有色金屬的消費量與GDP的線性相關系數均超過0.9,其中鋁達到0.933,銅為0.921,鋅則達到0.967。同樣,我國鋁等有色金屬生產量與GDP的線性相關系數也均超過0.9。由此可見,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拉動了市場對鋁等有色金屬產品的高需求。目前,我國鋁等有色金屬工業總體已具較強實力,生產規模居世界前列。電解鋁年生產能力達到500萬噸,全球領先;陽極銅冶煉能力超過130萬噸/年,居世界第三位;礦產鉛鋅冶煉能力居世界第一位;鎢、錫、銻、稀土、鎂等具有資源優勢的金屬產量占有全球50%以上的市場份額。

  鋁等有色金屬礦山企業蓬勃發展。從1949年的28家至2002年達3548戶,鋁等有色金屬產量從1.3萬噸增長到1012萬噸,為國民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國主要鋁等有色金屬國有礦山(縣級以上)已達911座。其中原中央直屬礦山194座,地方國有礦山717座。

  雖然鋁等有色金屬工業有了長足的發展,但仍然不能滿足我國國民經濟飛速發展的需要。我國礦山企業生產的原料自給率低,并且逐漸下降,以銅鋁原料表現最為明顯,1995~2002年,我國自產銅精礦的自給率約在35%~43%;自產氧化鋁的自給率從約70%逐漸下降到55%左右。由于礦物原料自給率逐年下降,導致鋁等有色金屬進出口貿易逆差居高不下。2002年鋁等有色金屬進出口貿易額為167.84億美元,進出口貿易逆差達51.33億美元。其中銅鋁產品的大量進口是貿易逆差的主要原因,占鋁等有色金屬進口總額的85.67%。

  大宗鋁等有色金屬(銅鋁鉛鋅)對國際原料市場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銅原料買主國和氧化鋁進口國,55%以上的銅精礦和30%以上的氧化鋁需要進口。2002年我國進口銅精礦152.60萬噸,進口廢雜銅300.33萬噸(約有50%的廢雜銅可直接生產銅材產品),銅原料進口量可生產精銅150萬噸;全年進口氧化鋁457萬噸,進口鋅精礦78萬噸,進口鉛精礦38.9萬噸。過去我國具傳統優勢的鎢和錫精礦也開始進口,2002年進口鎢精礦1853噸,進口錫精礦3159噸。

  我國鋁等有色金屬工業呈“倒寶塔形”結構,即加工能力>冶煉能力>采選能力>新增探明接替資源量。到2002年底,我國12種常用鋁等有色金屬(銅、鋁、鉛、鋅、鎳、錫、銻、汞、鎂、鈦、鎢、鉬)礦山原料年生產能力883.42萬噸,而綜合冶煉能力高達2055.55萬噸,礦山建設嚴重滯后于冶煉。我國自產鋁等有色金屬礦物原料短缺必將嚴重影響鋁等有色金屬工業的整體效益和今后鋁等有色金屬產量調控目標任務的完成。

  綜上所述,我國鋁等有色金屬工業蓬勃發展,但大宗鋁等有色金屬的礦物原料自給率逐漸下降,國內礦物原料供應短缺已成為制約鋁等有色金屬工業發展的瓶頸,滿足我國經濟飛速增長對鋁等有色金屬的市場需求,實現鋁等有色金屬工業的持續發展任重而道遠。探索我國鋁等有色金屬礦業持續發展及其相關問題的新途徑,研究培育扶持我國商業性地質工作和礦權市場建設的新政策體系,是十分緊迫和急需優先開展研究的課題。

  二、鋁等有色金屬工業對地質勘查的需要與存在問題

  1.鋁等有色金屬的需求量持續上升,拉動對礦產勘查需要快速增長

  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市場對鋁等有色金屬的需求量總體呈現持續上升勢頭,預計在未來5~10年的時間內,我國銅、鋁等主要鋁等有色金屬的需求量仍將保持5%左右的年均增長度。盡管再生鋁等有色金屬利用水平會有較大提升,但對礦產資源的需求仍將快速穩定增長。

  我國現有鋁等有色金屬礦山原料生產已經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對海外鋁等有色金屬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目前國內陰極銅產量的60%以上,原鋁產量的40%左右,精煉鉛產量的20%,鋅錠產量的15%是利用進口原料生產的。但是當前我國建設海外鋁等有色金屬原料基地的工作剛剛起步,僅贊比亞謙比西銅礦正式投產,蒙古圖木爾廷鋅礦開始基建,大部分進口原料是國際跨國公司進行貿易,存在較大風險。因此,必須首先重視我國鋁等有色金屬礦山資源問題,探索解決鋁等有色金屬礦業發展戰略的有效途徑,同時,積極開拓海外鋁等有色金屬原料基地建設,滿足我國經濟發展對鋁等有色金屬原料的市場需求。

  但因我國銅等鋁等有色金屬保有儲量和資源量有限,因此,對鋁等有色金屬礦產的地質勘查工作提出了緊迫任務,即:尋找和探明新的鋁等有色金屬資源和礦產地,促進穩定現有鋁等有色金屬工業持續發展。

  2.我國大部分鋁等有色金屬礦山都面臨著嚴重的資源短缺

  大多數大中型鋁等有色金屬礦山已進入中晚期,可采儲量急劇下降。2000年主要鋁等有色金屬縣級以上國有礦山已達911座,三分之二的礦山經過幾十年的開采,進入中-晚期,可采儲量和礦石品位急劇下降,不少礦山資源枯竭或嚴重危機,使礦山生產陷于困境。根據主要鋁等有色金屬礦山保有儲量和產能預測,到2010年縣級以上鋁等有色金屬礦山約有一半要關閉,將消失產能約40%,到2020年則僅有不足20%能維持。加入WTO,中國許多礦山企業將受到嚴重沖擊,預計會有更多的鋁等有色金屬礦山被迫關閉。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礦山生產能力的過快消失,給我國本已短缺的鋁等有色金屬礦產資源供給體系造成嚴重壓力。

  國內市場對鋁等有色金屬的需求量總體呈現持續上升勢頭,而我國鋁等有色金屬礦山卻出現可采資源短缺,盡快解決鋁等有色金屬礦山的可采資源危機問題,對商業性礦產地質勘查工作需求迫在眉睫,預測在今后仍然會維持對商業性礦產地質勘查成果的高需求狀態。在鋁等有色金屬危機礦山深部和近外圍(指預期探明的資源量/儲量開發時能夠有效地利用現有礦山生產系統和選冶系統)實施新一輪找礦工作,有助于探索推動商業性礦產地質勘查發展,新增資源量/基礎儲量,緩解鋁等有色金屬礦山資源危機問題,促進鋁等有色金屬產能穩定。

  經濟可采的礦產資源是礦山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在礦業全球化市場競爭中,擁有充足的后備資源是地質礦業公司主要核心競爭力之一。如何有效地解決礦產勘查與礦業開發之間關系、增強我國鋁等有色金屬礦山企業核心競爭力等問題是解決我國鋁等有色金屬工業發展的癥結的關鍵所在。

  積極推進商業性礦產勘查工作和礦權市場建設可能是解決我國鋁等有色金屬工業發展癥結的有效途徑,從解決資源問題為突破口,解決鋁等有色金屬礦山發展的問題,以適應全球化礦業市場競爭。

  3.鋁等有色金屬礦山深部和外圍找礦潛力巨大,但商業性地質找礦發展過慢

  生產礦山周圍一直是世界礦產勘查的重點區。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發現的巨型礦床中,大多是在老礦山附近找到的。中國地質礦產信息研究院(1998)統計表明:國外70年代以發現的100個貴重、鋁等有色金屬大型—超大型礦床,至少有58%是在已知礦床周圍發現的;北美39個巨型斑巖銅礦床中,90%是在已知礦區附近發現的。如智利的楚基卡馬塔銅礦,在其礦區的南、北兩側均發現了巨型銅礦床,使銅儲量達到5838萬噸,成為世界最大的銅礦床;印度尼西亞在埃茨貝格銅礦山以北3千米處發現了格拉斯貝格巨型銅金礦,增加銅953萬噸、金1217噸、銀2062噸;澳大利亞在昆士蘭州郎士爾鉛鋅礦田中發現了世紀鉛鋅礦床,增加鉛鋅儲量1600萬噸。

  與國外相比我國礦山找礦潛力更大。主要表現在:

 ?。?)礦山深部找礦潛力巨大。我國過去的勘探深度一般不到500米,而礦業發達國家許多礦山勘探開采深度大于1000米,如南非的蘭德金礦開采深度已達4000米、巴伯頓金礦采礦深度達3800米,澳大利亞的芒特艾薩銅多金屬礦開采深度達2600米,在3000米深度又發現了儲量>300萬噸的富銅礦床。從深500~1000米我國現行技術條件下的可采深度范圍內(如遼寧紅透山銅礦開采深度達1100米),還應存在深部的第二找礦空間,如銅陵冬瓜山特大型銅礦床的產出深度就在1000米左右,凡口鉛鋅礦在500米以下也找到了100萬噸以上的可采金屬儲量。

  (2)礦區(近)外圍找礦潛力巨大。我國多數生產礦山所利用的礦床是五六十年代勘探的,受當時成礦理論和勘查方法的局限,導致現有生產礦區外圍還存在大量勘查空白區和遠景地,需要應用新理論新方法重新評價,如水口山礦區,70年代后期在老區(老鴉巢、鴨公塘)的外圍,經綜合研究又發現了紅層下隱伏的康家灣大型鉛鋅礦床(鉛鋅150萬噸、金46噸、銀1600噸),成為水口山礦務局目前惟一的接續礦山。其他如凡口礦區西帶鉛鋅礦床、銀山礦區的九區銅硫礦床和東川礦田原屬“無礦帶”的穿天坡礦段的發現等,都是老礦山近外圍成功的找礦事例。

 ?。?)新礦種、新類型礦床(體)找礦潛力巨大。過去地質勘查多是單一的就礦找礦,對新類型新礦種重視不夠,近年來在銅鉛鋅等礦區附近找到了許多大型金、銀礦床,充分證明了新類型礦床的找礦前景。如遼寧青城子鉛鋅礦在硐老山空之時,經綜合研究勘查,又在礦區附近發現了大型小佟家堡子金礦、高家堡子大型銀礦床以及桃源、白云等大中型金礦床,使青城子一躍而成為找礦前景大、開發條件好的超大型金銀多金屬礦田;水口山礦區繼康家灣隱伏大型鉛鋅礦床發現之后,又發現了龍王山、老鴉巢、仙人巖等金礦床,新增金資源量65噸以上。

  以上分析表明,我國許多老礦山周圍仍具有巨大找礦潛力。原有色地質勘查總局組織的我國老礦山新一輪找礦前景調研表明:縣級以上鋁等有色金屬礦山中約三分之一的礦山有較大找礦潛力,三分之一礦山有待進一步做工作,三分之一礦山基本上無進一步的工作價值。

  雖然鋁等有色金屬礦山深部和外圍找礦潛力巨大,但由于諸多因素制約,商業性地質找礦發展過慢,主要因素如下:

  (1)鋁等有色金屬資源勘查和開發涉及到普查選區→詳查找礦→礦床勘探→生產探礦→礦山開采→選冶加工→閉坑→礦山復墾等一系列過程,從中國鋁等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解散后,原有體制消失,現今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體制尚不完善,礦產資源勘查與礦業開發脫節。

 ?。?)商業性礦產地質工作處于起步狀態,礦山企業投資能力十分有限;地質勘查單位擁有礦山外圍遠景區的勘查權,礦權市場不健全,礦權交易渠道不暢通,因此,多方合作局面一時難以實現。

 ?。?)因投資體制限制和資金短缺,探礦工程的實物工作量嚴重下降,即使有找礦遠景的地區一時也難以取得重大找礦突破。

  4.探索研究新體制和有關政策體系是解決我國鋁等有色金屬工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

  探明資源快速消耗并且沒有新增儲量、礦山保有儲量不足是造成我國大部分鋁等有色金屬礦山陷入資源危機的直接原因,開展鋁等有色金屬危機礦山新一輪找礦工作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有效途徑。但造成我國大部分鋁等有色金屬礦山陷入資源危機困境有著深刻的體制原因和政策原因。

  礦山可采資源的獲取屬于商業性地質工作,然而如何扶持和發展商業性地質工作是當前地質界面臨的一大理論與實踐課題。按照市場經濟規律來運作真正意義上的商業性地質工作,我國目前還存在著無完善的資本市場、無完善的礦權市場、缺乏完善的鼓勵投資商業性地質工作的政策和化解風險的機制等障礙與困難。

  與國際礦業大國相比,我國基本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大型礦業公司,即集探礦、采礦、冶煉、加工、貿易于一體;掌握和控制大量資源;全球化跨地區和跨國家在產品、資本和資源上多重經營運作的大型礦業公司。

  由此可見,拯救鋁等有色金屬礦山,推動礦山企業健康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需要開展鋁等有色金屬礦山新一輪找礦工作,以解燃眉之急;更需要增強礦山企業自身的造血功能,從體制、機制和政策層面重塑鋁等有色金屬礦山,實現我國鋁等有色金屬工業的可持續發展。探索研究如何激勵礦山探礦和獲取新資源的積極性,維持合理的勘查活動和支出水平,以彌補因開采而耗竭的儲量;如何活躍礦業權市場,扶持商業性地質工作的發展,促進商業性礦產勘查與礦山資源開發的有機結合;如何實現資源的集約型開發和高效綜合利用,推動現有“一礦一企”型礦山向具有國內外市場競爭力的礦業公司轉變等等,均是亟待研究的重要政策問題。

  在深刻認識礦產勘查和礦業開發自身規律的基礎上,通過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利用政策杠桿調控和引導地勘單位和礦山企業走向良性循環的發展道路,是解決鋁等有色金屬礦業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

  三、商業性礦產地質工作滯后的基本原因分析

  我國探礦權和采礦權市場建設已向基本成熟方向邁進。目前,全國一半以上的?。▍^、市)出臺了規范和培育探礦權、采礦權市場建設的政策措施,三分之二的?。▍^、市)結合當地實際,實行了以競爭方式出讓探礦權采礦權。

  我國的探礦權、采礦權市場建設步伐近年來明顯加快,到2002年,招標、拍賣和掛牌的礦權約1383個;1998年至2002年上半年,全國共設置探礦權18939個,回收國家出資已探明礦產地的探礦權(48個),采礦權(5787個),價款達5.6億元。無疑,隨著礦權市場建設的逐步完善,對商業性礦產地質工作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然而,依據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和與國外礦業市場和礦業經濟相比較,商業性礦產地質工作滯后的基本原因主要有如下5個方面:

  1.商業性礦產地質工作和礦權市場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

  國外礦權市場和礦業經濟曾經歷了長期發展和完善,但我國礦權市場還處于起步的狀況,因此,不能簡單地把礦產地質勘查工作推向這個市場,并稱其為“商業性礦產地質工作”;需要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在國家層面給予大力扶植和培育,通過完善礦權市場建設,推動商業性礦產地質工作蓬勃發展。

  2.礦產地質勘查項目缺少多元化投資體系

  國外礦業開發和礦產地質勘查的投資體制多元化,在完善的行業規則和風險投資機制下,大部分成熟的礦產地質勘查項目可以直接在資本市場進行募集資金;但我國大部分礦產地質勘查項目投資體制單一(國家投資),現今礦產地質勘查項目有投資多元化趨勢,但仍然很不完善。

  3.在法律上定義的商業性礦產地質工作的概念、內涵和外延不明確,適應國際礦業市場的各類人才缺乏

  在國外,從野外調研選區、普查、可行性研究等一系列過程,社會公眾、自然投資者、地質勘探公司或投資公司均可進行投資;到完成銀行融資可行性研究報告后,銀行可通過有關規則進行資金募集和資信等多種渠道吸引投資進行礦產開發。但目前在中國還缺少這一系列過程的完整案例,因此,社會公眾、地勘單位和政府部門等對這一系列過程尚沒有完善的理念和規則。缺乏相應的人才和完善的政策不僅是現實情況,也是制約今后商業性礦產地質工作發展和礦權市場建設的問題,如什么是“商業性礦產地質工作”?它的概念、內涵和外延是什么?如何在法律上明確定義“商業性礦產地質工作”和“公益性地質工作”的邊界等一系列問題仍然還在研討之中;“實行公益性、基礎性地質調查評價和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同商業性礦產資源勘查分開運行”又增加了一系列新邊界需要重新分解。

  4.需要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平等競爭的條件

  在現今過渡時期,需要繼續完善法規、嚴格執法,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平等競爭的條件。

  5.缺少支持商業性礦產地質工作的投資機構、投資渠道和投資新政策體系

  礦產地質勘查是高風險的投資項目,而且投資周期長,一般國內投資機構對此項目的投資興趣不高;盡管近年來投資有所增加,但與國外和國內其他行業相比,公眾和投資機構的投資行為和資金流向仍然很低。

  商業性礦產地質項目不能在國內的股市直接募集資金,因此,投資來源渠道很有限,多限于一些經濟效益好的大型礦山企業,但這些礦山企業為數不多,而且長期的投資能力有限。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的實施促進了公益性地質工作發展;我國大型鋁等有色金屬礦山企業生產供給鋁等有色金屬,滿足市場需求,而且經濟成分主體多為國有控股企業,國家卻對商業性礦產地質工作目前投資極少,也缺少相應的鼓勵投資流向的新優惠政策,制約了商業性礦產地質工作的發展。

  6.鋁等有色金屬資源耗竭與補償機制不完善

  礦產資源補償費和礦產資源稅由礦產開發企業上繳,但直接返還用于商業性礦產地質項目的卻不多,地勘單位使用這些資金探獲的資源量/儲量被礦山企業生產利用的也不多,因此,這些資金和成果與上繳者、分配部門和使用者之間缺少良性回路。

  四、推進商業性礦產地質工作和礦權市場建設的建議

  1.制定鼓勵與推進商業性地質勘查工作的相關政策

  適合中國現實國情和國際礦業投資的相關政策可以從宏觀層面上提高投資者對礦產勘查投資的興趣,促進商業性地質勘查工作的發展。首先允許礦產勘查費用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歸并資源稅和礦產資源補償費,如新疆自治區政府制訂的有關政策中明確“在該礦產進入商業性開采后可作為遞延資產于稅前逐年分期攤銷”、“礦山企業綜合開采回收礦產資源,對伴生礦產減半征收礦產資源補償費”等,近3年來,促進了中方和外方在新疆投資開展礦產地質勘查的積極性,并取得了初步效果。

  其次,制訂促進商業性礦產資源勘查的激勵機制。我國其他行業的改革取得顯著的成功;長期以來,由于我國體制決定了地質勘查單位和礦山企業的經濟屬性,與其他行業相比而言,地質勘查行業和鋁等有色金屬礦業相對滯后,需要國家制訂一些激勵機制,培育和扶持他們逐漸進入良性市場機制中。如以中外合營方式勘查和開采鋁等有色金屬(我國限制性礦種除外),經正式評估后,中方單位可以以探礦權或采礦權折價入股,并代表國家進行資產經營,在一段時間內(如5~8年)資產經營所獲得的效益返還給中方單位,并在資產經營過程保證國有資產的保值,其后可以按一定比例分成上繳國家,以保證國有資產的增值。

  第三,對允許的商業性地質勘查投資的礦種和區域進行規劃,并通過政府部門進行公開發布和公示,公開這些礦種和區域的公益性地質工作成果。

  2.積極培育和建立礦業權市場

  依法規范探礦權和采礦權的出讓和轉讓,規范培育礦權市場,改善商業性礦產勘查開發投資環境。

  從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角度,促進礦權交易平臺建設,提供法定的礦權擁有單位與購買方進行交易的機會和場所,如本次會議就是一個國際通行的礦權交易平臺,值得長期堅持開展該項活動。

  設立合乎法律的商業性和日常性礦權交易中介和咨詢服務機構,促進建立商務網絡系統,提高商務信息流通和轉讓的速度,中國礦業聯合會和中國鋁等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礦產地質分會在這方面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對現有礦權評估公司實行信譽和資信制度,特別需重視發展對國外投資機構和投資者的咨詢服務,促進行業規范和職業道德建設,做好這方面的工作,有利于提高礦權轉讓的公正性、科學性和合理性;有利于投資公司獲取正確的投資依據,有利于成果的合理轉讓,促進礦權市場建設。

  3.設立國家礦產勘查風險基金

  設立國家礦產勘查風險基金可以有助于降低礦產地質勘查的風險性,對國家急需的緊缺礦種實現直接的宏觀調控,鼓勵和導向投資機構或投資者對國內商業性礦產地質勘查項目的投資行為,同時鼓勵和導向我國大型礦山企業集團在境外建立鋁等有色金屬資源供應基地。

  國家礦產勘查風險基金的基金來源:國家財政增加對鋁等有色金屬礦產勘查的投資或從中央使用的資源補償費和從中央財政支出的全國礦產勘查費中提出少量資金。同時要求擬申請風險基金項目的申請單位必須匹配相應的資金、必須創造條件吸收社會各方面的資金,三者之間有一定的投資額度和比例要求,最終取得的礦產勘查成果(礦權地)依據出資比例和貢獻大小以股份制進行分配和持有。

  國家礦產勘查風險基金由國家委派的投資公司參照企業運行機制進行管理,項目篩選和確定由申請單位或中介機構負責完成,國家政府職能部門最終進行審批,以保證投資方向正確,選擇項目恰當。

  4.培育大型礦業公司的若干政策

  解決鋁等有色金屬礦山資源危機和實現資源持續供給的三個可能途徑為:(1)礦山企業自己探礦,擴大本區的資源。(2)通過有效途徑和股份合作制,在國內外取得可供開發的新資源。(3)引入國際礦業市場機制,礦山企業-地勘單位(礦權擁有者)聯合和兼并、大型礦山企業之間合并與相互控股、大型礦山企業對小型礦山的合并和控股性經營等,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有效開發,增強地質礦業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但要實現以上的可能途徑,除需要國家制訂出導向性的優惠政策外。資源戰略是大型礦業公司發展戰略的核心。扶持和培育大型礦業公司最主要的是要解決如何幫助礦業公司盡可能多地控制和占有國內外的資源和改變體制與機制,實現由“一礦一企”的礦山企業向大型礦業公司轉變,建議制訂如下政策措施:

  (1)鼓勵和促進礦業公司實施大資源戰略的政策措施。包括礦產勘查與礦業開發相結合,地勘單位和商業性地質勘查工作如何融入礦業公司的問題;提高礦業公司投資接續資源尋找和勘查新資源積極性的鼓勵政策;投資國外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各類扶持政策等。

 ?。?)創新和完善扶持和培育大型礦業公司的政策措施,實現由“一礦一企”的礦山企業向具有國內外市場競爭力的礦業公司轉型。如吸引公眾和多方資金投入礦業開發,促使礦業公司資金來源多樣化、股東多元化的鼓勵政策;礦山通過兼并、控參股等方式擴大可采資源擁有,做大礦業公司的相關政策措施等。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
網站首頁  |  鋁材QQ群大全  |  大瀝著名鋁企  |  鋁錠手機短信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  |  粵ICP備18150991號  |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邻水| 新密市| 屯门区| 陕西省| 南投市| 凤凰县| 常山县| 顺平县| 平山县| 桦甸市| 都昌县| 余庆县| 公主岭市| 皋兰县| 天津市| 吉安县| 泾阳县| 灵武市| 将乐县| 云阳县| 温宿县| 竹山县| 定日县| 景谷| 方山县| 淮滨县| 米泉市| 罗城| 明星| 琼中| 托克逊县| 昭通市| 庆阳市| 玛曲县| 华容县| 全椒县| 林芝县| 凤翔县| 临安市| 文登市| 余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