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忠旺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員說,"我們正在與包括商務部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在內的各機構密切合作,以捍衛我們的利益"。
忠旺是中國對美國最大的鋁擠壓材出口商,去年在美國的銷售額達到50億元人民幣,其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零部件和門窗框架。
"與美國同行相比較,我們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我們有較低的勞動力成本和管理成本,"該官員說,我們公司并沒有違反世界貿易組織的任何業務規定。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批準美國商務部5月對中國進口的鋁材進行調查,并且聲稱有足夠的證據表明從中國進口的鋁材損害了美國國內產業的利益。
美國商務部在接到來自美國鋼鐵聯盟和鋁型材公平貿易委員會的一份請愿書后,在4月開始進行調查,主要是針對于我國政府以出口退稅的形式補貼出口企業。該部計劃于6月作出的初步反補貼決定,并在9月做出反傾銷的決定。
美國的調查遵循歐洲聯盟和澳大利亞的相關規定,分別在去年7月和11月對從中國進口的鋁箔征收高達30%和對鋁擠壓材征收16%的反傾銷稅。
亞洲鋁業集團的中國出口部總經理Alex說,中國制造商出現在全球市場上只是10年前的事,但是他們相對于海外的競爭對手而言,擁有更先進的設備以及更高的行業集中度,從而幫助他們降低成本。
"認為我們的優勢來自政府的補貼,這是完全錯誤的想法"。Alex補充說,并且預計我國政府將采取行動捍衛自己的利益。
據美國政府的數據顯示,2009年從中國進口的的鋁擠壓材相對于2007年已經增長了90%,價值約5。14億美元。
"我們已經非常清楚這個調查的性質,如果被批準的話,我們必須在國內銷售原先出口于美國的商品,或者接受損失。"元生有色金屬有限公司,負責蘇州和東莞地區的一位高級管理人員談到。
許多國內鋁業公司表示,如果美國最終通過此提案,將會施加給他們超過10%的反傾銷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