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科爾沁工業園區被列為自治區第一批循環經濟示范區;2008年1月,在“內蒙古工業十強開發區”評選中,工業園區位列第三;2010年12月被國家工信部命名為國家級新型工業化(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化)示范基地。2010年,完成工業總產值541億元,增加值130億元,銷售收入520億元,實現稅金9.75億元,實現利潤28.8億元。園區用工總人數達到26500人。經濟總量繼續保持自治區開發區(工業園區)前三名。“十二五”期間,完成工業園區規劃建設,入駐企業將超過220戶,工業總產值達到1200億元,從業人員達到5萬人,實現建設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區的發展目標。
通遼市科爾沁區通過打造特色產業園,工業經濟走出一條創新發展的轉型升級之路。該區將科爾沁工業園區按照產業關聯度劃分為生物科技產業區和非資源裝備制造產業區。按照項目類別,在“兩區”的框架內,規劃出生物科技、硅砂及新能源、醫藥、原鋁及鋁后加工、綠色農畜產品深加工和新型裝備制造六大各具特色的產業園,形成了“兩區六園”的格局。
按照“兩區六園”的產業布局和功能劃分,生物科技產業園重點引進黃原膠、多元醇、氯堿化工;原鋁及鋁后加工產業園重點引進高品質鑄件、鋁材電纜、新型鋁基復合材料等工業鋁型材深加工項目,實現鋁錠到精鋁、工業鋁型材、高精板帶箔一條龍生產;綠色農畜產品深加工產業園重點扶持小雜糧、肉類精深加工項目;裝備制造產業園重點引進農機具制造、汽車鑄件、礦山機械制造等項目,構建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硅砂及新能源產業園以福耀玻璃、大林型砂等現有企業為基礎,力促迎新集團超薄玻璃、山東德能LED燈等項目建成投產;醫藥產業園,以蒙藥公司、東北六藥、通遼制藥等企業為基礎,力促臺灣超群生技醫藥、華北制藥通遼項目開工。
2007年2月,科爾沁工業園區被列為自治區第一批循環經濟示范區;2008年1月,在“內蒙古工業十強開發區”評選中,工業園區位列第三;2010年12月被國家工信部命名為國家級新型工業化(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化)示范基地。2010年,完成工業總產值541億元,增加值130億元,銷售收入520億元,實現稅金9.75億元,實現利潤28.8億元。園區用工總人數達到26500人。經濟總量繼續保持自治區開發區(工業園區)前三名。“十二五”期間,完成工業園區規劃建設,入駐企業將超過220戶,工業總產值達到1200億元,從業人員達到5萬人,實現建設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區的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