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解鋁需求來看目前正是頂峰,加之上半年受出口退稅政策傳聞影響,電解鋁出口同比大增,導致目前出現暫時的供應緊張
“現在電解鋁市場屬于賣方市場,很多公司沒有庫存”,潘家柱告訴記者,協會調研發現目前很多公司都是將近滿負荷生產,但是產品仍然供不應求,前來采購鋁錠的企業都必須先付款才發貨,否則根本買不到鋁錠。
然而政府層面并不認可這一說法。4月20日,工信部公布《關于遏制電解鋁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清理、嚴格控制電解鋁擬建項目,取消地方出臺的對電解鋁的各項優惠政策,嚴禁以各種方式盲目擴大電解鋁的產能。
然而國際有色金屬鋁市場價格不斷攀升帶來的可觀利潤以及建設該類項目對該地區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拉動效應,使得這一政策在地方政府層面“石沉大海”。相當多的地方政府除去在地方財稅、土地、電價等方面給予電解鋁項目優惠政策扶持外,還以地方建設重大項目的名目幫助電解鋁項目“改頭換面”,代為其向國家申請批建。
產能產量急速擴張的中國鋁行業,遭遇了今年國內外經濟形勢低迷、終端消費疲軟的境況,陷入了困境。電解鋁及許多鋁加工產品紛紛出現過剩,企業經營出現虧損。
電解鋁企業全面虧損
地方政府電價補貼助生存
今年以來,國內電解鋁企業的日子十分艱難。一方面,歐債危機不斷惡化,國際經濟低迷,鋁價不斷下跌,另一方面,電價上漲、人工成本增加、原輔材料上漲等,兩頭受擠壓的電解鋁企業經營壓力不斷加大,一些企業開始減產,電解鋁行業再現全行業虧損。
電解鋁企業的困境已經引起了一些地方政府的重視,一些地方政府正在醞釀對電價進行補貼,以幫助電解鋁企業擺脫困境。中孚實業旗下的林州市林豐鋁電責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建斌告訴記者,盡管正式文件還未下達,但從上周起,該公司所在的地方政府已經開始給予當地電解鋁企業每千瓦時0.1元的電價補貼。據悉,該項優惠將持續一年時間。
“我們企業已經虧損半年多了,每生產一噸電解鋁要虧1000元左右,地方政府電費補貼后,我們每噸可盈利幾百元。”王建斌說。
廣西投資集團銀海鋁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良也表示,該單位所屬地方政府也正在考慮對當地電解鋁企業電價進行補貼。“因為虧損嚴重,我們已經減產了一半產能,得到電價補貼后,我們將逐漸恢復產能。”陳良說道。
據我的有色網調研,河南、四川、陜西等省市的地方政府有計劃給該地電解鋁企業進行電價補貼。
我的有色網李旬表示,今年電力相比往年并不緊張,一些地區電力出現相對“過剩”,一些地方政府協同電力公司,對處于困境的耗能大戶電解鋁企業給予一定的電價補貼,既可助電解鋁企業擺脫困境,也可提高發電企業積極性。他指出,得到補貼的部分減產企業產量可能會有所恢復,短期內對局部地區的鋁價或會產生影響,但總體影響不大。由于受到成本的支撐,目前鋁價下跌空間不大。
加工費下降
鋁箔企業生存艱難
利潤水平曾經處于鋁加工行業前列的鋁箔行業,近年來隨著產能的逐漸釋放,已經出現過剩,行業競爭也日漸加劇。
“目前還能盈利的鋁箔企業沒有幾家了,我們企業僅僅能持平。”江陰新仁科技有限公司營銷副總經理范文慧說。他表示,由于產量過剩,企業之間競爭加劇,加工費也不斷下降。“兩年前,家用箔加工費在1萬元左右,但目前競爭過于激烈,一些企業不斷降低加工費,已經降到了5000元。”
華北鋁業公司劉文天也表示,該公司鋁箔產品加工費已下滑了約10%,企業目前已經出現虧損。
“鋁箔企業本來就已經是微利,現在加工費再下降,企業的日子就更艱難了。”范文慧表示,一季度國內價格相對于LME 價格偏低,國內鋁箔出口企業尚可利用國內外價差盈利,但隨著國內外鋁價比值的回升,已經不利于企業出口,該公司出口訂單已經出現了下滑。
對于下半年的消費市場,范文慧并不樂觀。他認為,國內從6月1日起執行的新家電節能補貼政策對鋁材消費市場的提振作用有限,前一輪家電下鄉等政策的推行已經令不少消費者進行了超前消費。“目前國內外形勢不樂觀,信心的建立比較困難。”范文慧說。
在行業分析師看來,這輪鋁價上漲本質上跟美元貶值有關,并不能反映下游需求有實質性好轉,電解鋁行業嚴重的供過于求狀況不可能短期扭轉,此輪漲價并不能持續。
業內分析師向記者表示,電解鋁生產沒有淡旺季,但需求來看目前正是頂峰,加之上半年受出口退稅政策傳聞影響,電解鋁出口同比大增,導致目前出現暫時的供應緊張,但預計到4季度,又會重新回到供過于求的局面。
采訪中記者所接觸的多個有色金屬分析師都表示,當前中國宏觀經濟走勢不明朗,房地產、家電等行業對鋁產品的需求正在減弱,今年下半年市場對鋁產品需求是否能夠持續還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