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有色金屬資源勘探開發取得較大進展,“十一五”期間(2006-2010年),銅、鋁土礦、鉛、鋅查明儲量分別新增2116萬噸、6.5億噸、1919萬噸和3119萬噸,與2005年相比分別增長22.9%、39.4%、41.2%和25.7%。
我國銅資源和儲量
(一)累計查明銅資源儲量 據國土資源部全國礦產儲量數據庫2008年的統計數據,建國以來至2007年底,全國累計查明銅資源儲量8972萬噸。1985年至2000年查明資源儲量增長緩慢,15年間增加了約1000萬噸。2000年后恢復快速增長趨勢。
(二)查明銅資源儲量 截至2007年底,全國查明銅礦區1426處(其中有共伴生礦區187處),查明資源儲量7157萬噸。查明資源儲量中基礎儲量2932萬噸(其中儲量1504萬噸),資源量 4225萬噸。
(三)查明銅資源儲量的分布 銅查明資源儲量最多的三個省(區)為:江西1282萬噸(基礎儲量733萬噸)、云南省1052萬噸(基礎儲量253萬噸)、西藏1148萬噸(基礎儲量220萬噸);三省(區)查明資源儲量合計占全國的48.6%,基礎儲量合計占全國的 41.1%。在查明資源儲量中,以斑巖型礦床為主,占查明資源儲量的42.2%。余下依次為:矽卡巖型礦床占22.4%,海相火山巖型礦床占14.6%,砂頁巖型礦床占11.7%,銅鎳硫化物型礦床占6.2%,其他類型礦床占2.9%。
這是記者從6日在京召開的全國有色金屬礦業大會暨2012(第十屆)有色金屬礦業高層論壇上獲悉的。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尚福山為大會作工作報告時透露,中國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藏中銅資源基地、滇西有色金屬資源基地、東天山有色金屬資源基地、烏拉根鉛鋅資源基地、念青唐古拉山有色金屬資源基地和祁連塔拉有色金屬資源基地等新的資源接替基地。
另外,危機礦山接替、老礦山深部及近外圍找礦也取得突破。在國土資源部組織實施的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專項工作中,新增銅金屬量327萬噸、鉛鋅金屬量849萬噸、鋁土礦1641萬噸、鎢金屬量41萬噸、銻金屬33萬噸。
有色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銅、鉛、鋅、鎳、錫、銻等六種有色金屬精礦金屬產量825萬噸,同比增長18.0%,遠高于“十一五”期間年均9.3%的增長率。隨著一批新建礦山的投產,預計今后幾年中國主要有色金屬礦產品產量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
尚福山表示,中國仍處于推進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國際化和市場化階段,對有色金屬的需求將繼續增長,而國內現有查明儲量遠不能滿足需要。因此,加大礦業投入,提高礦產品產量,特別是提高銅、鋁、鉛鋅等大宗礦產品產量,基本不會存在市場過剩問題。
尚福山同時透露,近年來中國企業加快了境外有色金屬資源開發步伐,成為推動國際有色金屬礦業開發的重要力量。據有色協會統計,截至2011年底,中國境外權益銅資源儲量超過8000萬噸,權益鉛鋅資源儲量超過3000萬噸,權益鎳資源儲量超過600萬噸。
我國鋁土礦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華北地臺、揚子地臺、華南褶皺系及東南沿海四個成礦區都具有較好的鋁土礦成礦條件,尤以晉中-晉北、豫西-晉南、黔北-黔中三個成礦帶成礦條件較好,資源遠景也大;桂西-滇東及川南-黔北等成礦帶也有一定的遠景。有關部門根據已有地質條件和成礦條件分析,我國鋁土礦資源總量預計可達50億噸。我國銅資源和儲量
(一)累計查明銅資源儲量 據國土資源部全國礦產儲量數據庫2008年的統計數據,建國以來至2007年底,全國累計查明銅資源儲量8972萬噸。1985年至2000年查明資源儲量增長緩慢,15年間增加了約1000萬噸。2000年后恢復快速增長趨勢。
(二)查明銅資源儲量 截至2007年底,全國查明銅礦區1426處(其中有共伴生礦區187處),查明資源儲量7157萬噸。查明資源儲量中基礎儲量2932萬噸(其中儲量1504萬噸),資源量 4225萬噸。
(三)查明銅資源儲量的分布 銅查明資源儲量最多的三個省(區)為:江西1282萬噸(基礎儲量733萬噸)、云南省1052萬噸(基礎儲量253萬噸)、西藏1148萬噸(基礎儲量220萬噸);三省(區)查明資源儲量合計占全國的48.6%,基礎儲量合計占全國的 41.1%。在查明資源儲量中,以斑巖型礦床為主,占查明資源儲量的42.2%。余下依次為:矽卡巖型礦床占22.4%,海相火山巖型礦床占14.6%,砂頁巖型礦床占11.7%,銅鎳硫化物型礦床占6.2%,其他類型礦床占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