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以后,國內氧化鋁價格持續走低,市場供應增加,廣西地區氧化鋁價格率先跌破2600元/噸,目前當地氧化鋁報價在2550元/噸,較6月報價跌幅超過50元/噸。
短期內氧化鋁價格下跌主要受國內電解鋁價格下跌影響,根據統計的滬期鋁5月的三月期鋁收盤價均價為16078元/噸,6月該均價為15703元/噸,價格下跌375元/噸,而進入7月后,前9天的價格為15587元/噸。而上海有色網統計的國內現貨鋁價中,5月均價在16037元/噸,6月為15781元/噸,價格下跌256元/噸,7月前9天價格為15648元/噸,現貨價格較期鋁價格抗跌。而依賴期鋁定價的國內氧化鋁價格無疑在6月和7月簽訂長單時價格下挫,按照17.5%計算,氧化鋁價格下浮在66元/噸。
除此之外,國內進口氧化鋁總量仍處于增加態勢,5月國內氧化鋁進口總量近72萬噸,為去年同期進口量的5倍,而據上海有色網調研,6月氧化鋁進口量料仍維持高位,連云港氧化鋁吞吐量仍處于上升態勢。
低價進口氧化鋁充斥市場,同樣對國內氧化鋁價格產生壓力。港口進口氧化鋁自提價格也跌至2650-2700元/噸,較前期價格下跌50元/噸。
日本貿易公司丸紅商社(Marubeni Corp)周二表示,截至6月底,日本三大主要港口的鋁庫存為232,900噸,較前一個月223,200噸增長4.3%,較2011年同期的228,600噸增長1.9%。
丸紅商社主要從橫濱、名古屋及大阪三大港口收集數據。
據莫斯科7月10日消息,俄羅斯聯邦海關服務部周二報告稱,俄羅斯1-5月鋁出口量較上年同期增加17%,至157.2萬噸。同期鋁出口額為31.71億美元,高于上年同期的28.01億美元。
俄羅斯1-5月向非獨聯體國家出口鋁154.5萬噸,較上年同期增加16%,出口額為31.04億美元;該國向獨聯體國家出口鋁27,800噸,出口額為6700萬美元。
近期對國內24家鋁型材廠進行了月度調研,結果顯示,6月有5成鋁型材廠減少原料備貨,4成維持庫存常態,僅1成企業增加原料采購。
數據顯示,鋁型材廠6月開工率環比繼續下滑,企業目前手上新訂單保有天數由上月的15天降至本月的11天。除訂單下降造成的企業減少原料采購之外,6月末的鋁價大幅下跌也是各企業減少原料采購的另一原因。受鋁廠電價補貼影響,6月鋁價從月中的最高15900元/噸降至月末低點的15290元/噸,本著“買張不買跌”心態的型材廠立即減少鋁錠等原料的采購。6月5成鋁型材廠減少原料庫存,4成維持現狀。
由于7月訂單有所增加或型材廠意欲低價囤貨,約1成企業6月原料庫存增加。
短期內氧化鋁價格下跌主要受國內電解鋁價格下跌影響,根據統計的滬期鋁5月的三月期鋁收盤價均價為16078元/噸,6月該均價為15703元/噸,價格下跌375元/噸,而進入7月后,前9天的價格為15587元/噸。而上海有色網統計的國內現貨鋁價中,5月均價在16037元/噸,6月為15781元/噸,價格下跌256元/噸,7月前9天價格為15648元/噸,現貨價格較期鋁價格抗跌。而依賴期鋁定價的國內氧化鋁價格無疑在6月和7月簽訂長單時價格下挫,按照17.5%計算,氧化鋁價格下浮在66元/噸。
除此之外,國內進口氧化鋁總量仍處于增加態勢,5月國內氧化鋁進口總量近72萬噸,為去年同期進口量的5倍,而據上海有色網調研,6月氧化鋁進口量料仍維持高位,連云港氧化鋁吞吐量仍處于上升態勢。
低價進口氧化鋁充斥市場,同樣對國內氧化鋁價格產生壓力。港口進口氧化鋁自提價格也跌至2650-2700元/噸,較前期價格下跌50元/噸。
日本貿易公司丸紅商社(Marubeni Corp)周二表示,截至6月底,日本三大主要港口的鋁庫存為232,900噸,較前一個月223,200噸增長4.3%,較2011年同期的228,600噸增長1.9%。
丸紅商社主要從橫濱、名古屋及大阪三大港口收集數據。
據莫斯科7月10日消息,俄羅斯聯邦海關服務部周二報告稱,俄羅斯1-5月鋁出口量較上年同期增加17%,至157.2萬噸。同期鋁出口額為31.71億美元,高于上年同期的28.01億美元。
俄羅斯1-5月向非獨聯體國家出口鋁154.5萬噸,較上年同期增加16%,出口額為31.04億美元;該國向獨聯體國家出口鋁27,800噸,出口額為6700萬美元。
近期對國內24家鋁型材廠進行了月度調研,結果顯示,6月有5成鋁型材廠減少原料備貨,4成維持庫存常態,僅1成企業增加原料采購。
數據顯示,鋁型材廠6月開工率環比繼續下滑,企業目前手上新訂單保有天數由上月的15天降至本月的11天。除訂單下降造成的企業減少原料采購之外,6月末的鋁價大幅下跌也是各企業減少原料采購的另一原因。受鋁廠電價補貼影響,6月鋁價從月中的最高15900元/噸降至月末低點的15290元/噸,本著“買張不買跌”心態的型材廠立即減少鋁錠等原料的采購。6月5成鋁型材廠減少原料庫存,4成維持現狀。
由于7月訂單有所增加或型材廠意欲低價囤貨,約1成企業6月原料庫存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