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年,全球鋁市供應過剩55.20萬噸。
WBMS亦報告,2013年前兩個月,全球原鋁需求為755.9萬噸,同比增長47.20萬噸。同期,全球原鋁產量增加6.5%至787.6萬噸。
今年2月,全球原鋁需求為374.6萬噸,產量為386.6萬噸。
有業內人士表示,有色金屬行業2012年身陷“寒冬”,走向“春天”仍待時日
隨著上市公司年報披露的節奏越發緊湊,從年報中展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高庫存的情況除了在紡織、服裝行業中暴露出來,還在有色金屬行業中體現出來。
昨日,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發現,在申銀萬國行業分類中的84家有色金屬上市公司中,已有58家公布2012年年報,而從庫存來看,總額達1294.66億元。庫存超百億元的共有5家,這五家分別是中國鋁業、江西銅業、云南銅業、紫金礦業和銅陵有色,而從這些公司的主營不難看出,銅、鋁企業的庫存高企問題仍十分嚴重。
需求過低致鋁、銅庫存高企
去年7月份以來,國內鋁期貨庫存持續增加,截至2012年11月23日,上海期貨交易所庫存高達46.57萬噸,當月新增鋁庫存2.04萬噸,是2010年11月以來最高水平。究其原因,全國主要地區的現貨鋁庫存總量保守估計已經達到120萬噸。高企的庫存印證了需求的疲軟,也抑制了鋁價的反彈。
而根據2013年4月12日的消息來看,鋁庫存還在不斷攀升,50.95萬噸的庫存刷新了上海期貨交易所的記錄。
通過上述數據可以看出,中國鋁業庫存較高,從有色金屬各上市公司的庫存來看,中國鋁業占據了頭名,255.96億元的庫存也顯示了鋁需求的低迷。
回顧整個2012年,內、外盤銅的期貨價格全年維持弱勢,庫存維持高位。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的期貨價格去年全年漲幅維持在5%左右,目前庫存也維持在32萬噸的高位;截至去年12月底,上海期貨交易所精煉銅庫存增加逾11萬噸至20.5萬噸,同比增加了一倍,而且其各月度同比增幅均為正,其中11月份同比增加達202%。
此外,截至去年年底,上海保稅區銅庫存量已升至100萬噸,幾乎是2012年3月份庫存量的兩倍,目前仍持續維持在高位。
有機構研究數據顯示,中國2012年實際精煉銅年消費量僅增加4.8%,至768萬噸。這一增長數據遠低于2008年的11.8%、2009年的19.6%、2010年的11.5%和2011年的7.8%。
需求低迷、庫存高企似乎成了有色金屬行業內公司的通病,從2012年年報數據來看,江西銅業、云南銅業、銅陵有色等主營業務都與銅有關,而上述三家公司2012年年報存貨分別為159.26億元、129.91億元和108.7億元,而從明細來看,江西銅業的原材料存貨就高達64.05億元,云南銅業原材料存貨為49.24億元,銅陵有色的原材料存貨為37.89億元,分別占其存貨總額的59.78%、62.1%和65.14%。
有色金屬行業陷產業“寒冬”
昨日,有行業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盈利角度觀察,整體上2012年有色金屬及各子行業的毛利率和凈資產回報率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盡管部分子行業,如貴金屬的金屬產品價格上漲,但價格漲幅不能覆蓋成本的漲幅,導致盈利能力下滑。
從數據來看,截至2012年12月28日,有色金屬價格綜合指數為44398元/噸,較年初1月份大幅下跌了4197元/噸,年內跌幅為8.64%;而較2011年年末下跌了405元,同比跌幅為0.90%。
從目前的統計數據來看,庫存超十億元的共有17家,包鋼稀土、廈門鎢業、中色股份等龍頭企業都在這17家的名單中。
數據顯示,目前已發2012年報有色金屬公司的平均毛利率只有8.16%,而2011年為12.79%。
另外,有色金屬公司運營方面情況也顯示行業2012年普遍不佳,但小金屬情況較好。此外,行業整體的資產負債率小幅上升,從2011年的40%上升至2012年的41%。這其中,基本金屬板塊資產負債率最高且上升幅度最大,小金屬板塊的負債率在連續三年上升之后出現下滑。
據記者統計,在已發布2012年年報的公司中,凈利潤下滑達兩位數的就有36家,占比超六成。其中中國鋁業凈利潤下滑達3559.94%。而2012年凈利潤降幅超100%的還有焦作萬方、精誠銅業、科力遠、*ST中鎢和常鋁股份。即便是同期業績增長的公司,水分也不少,多為非經常性損益所導致。如大元股份 2012年扭虧,但扣非后的凈利潤為-3197.90萬元,主營業務仍虧損。
有業內人士表示,有色金屬行業2012年身陷“寒冬”,但走向“春天”仍待時日。雖然宏觀經濟環境比2012年有所改善,但當前經濟由弱復蘇向強周期的行業傳導,需要更長的過程,意味著行業的溫和復蘇仍需等待,可能今年三季度才看到。如基本金屬方面價格進一步下跌空間可能有限,但高企的庫存和供應面釋放壓力將加大制約金屬價格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