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廣東省部分鋁型材企業采訪獲悉,今年以來,鋁型材行業隨著東南季風一起春暖花開,產銷兩旺,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勢頭。和目前舉步維艱的電解鋁以及鋁板帶行業相比,簡直是冰火兩重天。
在豪美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綠蔭環繞的廠區內,記者看到,車間里熱火朝天,工人們有條不紊在生產線上忙碌著。銀光閃亮的鋁型材,流轉在擠壓和表面處理生產線上,一種特別的韻味在南國濕潤的空氣中律動,明快的節奏感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起《詩經·芣苡》里的句子。一輛輛滿載鋁型材的貨車,不斷地從成品庫里開出,駛向全國各地。
豪美鋁業總經辦主任宋紅星介紹,從去年底以來,該公司一直在滿負荷生產,工人們兩班倒,人休息機器不停,仍然忙不過來,有些訂單根本不敢接。宋紅星笑言,目前,他們的銷售人員不是在跑市場,而是在跑生產。因為生產跟不上,很多業務要找生產部門“走關系”。
在金橋鋁材集團有限公司廣東臺山生產基地,各種用途的工業鋁材玲瑯滿目,記者感覺有點目不暇接。董事長伍積輝說,隨著鋁應用的日益廣泛,工業鋁型材的市場越來越大,該公司的產品90%以上轉為工業鋁型材,建筑型材除了兩家國外的固定訂單,已經基本不接。今年以來,金橋的生產和銷售和去年同期相比都有很大的增幅。4月18日,記者到達金橋的時候,正好趕上金橋鋁材30周年慶典,該廠新建的合金廠房也在這一天啟用投入生產。伍積輝介紹,2012年,金橋鋁材銷售量達到6萬噸,銷售額突破20億港元。按今年的發展勢頭,肯定能超過去年的水平。
華昌鋁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武衛社介紹,今年一季度,該公司產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超過20%。鳳鋁鋁業有限公司總經辦主任林玉金更加言簡意賅,用一句話回答了記者的提問:“我們廠今年的形勢非常好,沒有見過這么好的發展勢頭。”
在電解鋁和鋁板帶行業哀鴻遍野的背景下,鋁型材這邊風景獨好。對于這種“氣候不齊”的現象,究其原因,宋紅星認為,應歸功于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鎮化建設的拉動。他介紹,目前,豪美鋁業的年產量大約9萬噸左右,其中工業型材約占25%,建筑型材占75%。全部產品大約只有四分之一供出口,其余的全部內銷,廣東、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份的需求尤為旺盛。武衛社也認為,城鎮化建設的加快,對鋁型材市場產生了巨大的拉動作用,尤其在二、三線城市表現特別明顯。武衛社說,前不久去四川出差,沿途映入眼簾的都是連續不斷的建筑工地。他認為,鋁型材的國內市場很大,至少8~10年內,這種市場潛力不會枯竭,就看企業怎么去開發了。
別具意味的是,盡管大家都一致看好今年的鋁型材市場,記者在廣東清遠一家規模較小的鋁材廠看到卻是另一番愁云慘霧的景象:產品賣不出去,企業面臨支撐不下去的困境。面對記者的疑惑,該廠老板解釋原因:用工成本增加、企業社會負擔太重、鋁材生產廠家太多、市場競爭激烈。
宋紅星說,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鋁型材早過了20世紀80年代只要生產出來就不愁沒人要的時代。隨著市場機制的日益成熟和競爭的激烈化,企業規模、產品質量和品牌、銷售網絡和渠道成為鋁型材企業決勝市場的決定因素。他斷言,即使在目前產銷兩旺的形勢下,仍然有部分小企業度日如年,苦苦支撐。今后幾年內,這部分小廠可能都會被淹沒在市場大潮中,被迫關閉。
在豪美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綠蔭環繞的廠區內,記者看到,車間里熱火朝天,工人們有條不紊在生產線上忙碌著。銀光閃亮的鋁型材,流轉在擠壓和表面處理生產線上,一種特別的韻味在南國濕潤的空氣中律動,明快的節奏感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起《詩經·芣苡》里的句子。一輛輛滿載鋁型材的貨車,不斷地從成品庫里開出,駛向全國各地。
豪美鋁業總經辦主任宋紅星介紹,從去年底以來,該公司一直在滿負荷生產,工人們兩班倒,人休息機器不停,仍然忙不過來,有些訂單根本不敢接。宋紅星笑言,目前,他們的銷售人員不是在跑市場,而是在跑生產。因為生產跟不上,很多業務要找生產部門“走關系”。
在金橋鋁材集團有限公司廣東臺山生產基地,各種用途的工業鋁材玲瑯滿目,記者感覺有點目不暇接。董事長伍積輝說,隨著鋁應用的日益廣泛,工業鋁型材的市場越來越大,該公司的產品90%以上轉為工業鋁型材,建筑型材除了兩家國外的固定訂單,已經基本不接。今年以來,金橋的生產和銷售和去年同期相比都有很大的增幅。4月18日,記者到達金橋的時候,正好趕上金橋鋁材30周年慶典,該廠新建的合金廠房也在這一天啟用投入生產。伍積輝介紹,2012年,金橋鋁材銷售量達到6萬噸,銷售額突破20億港元。按今年的發展勢頭,肯定能超過去年的水平。
華昌鋁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武衛社介紹,今年一季度,該公司產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超過20%。鳳鋁鋁業有限公司總經辦主任林玉金更加言簡意賅,用一句話回答了記者的提問:“我們廠今年的形勢非常好,沒有見過這么好的發展勢頭。”
在電解鋁和鋁板帶行業哀鴻遍野的背景下,鋁型材這邊風景獨好。對于這種“氣候不齊”的現象,究其原因,宋紅星認為,應歸功于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鎮化建設的拉動。他介紹,目前,豪美鋁業的年產量大約9萬噸左右,其中工業型材約占25%,建筑型材占75%。全部產品大約只有四分之一供出口,其余的全部內銷,廣東、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份的需求尤為旺盛。武衛社也認為,城鎮化建設的加快,對鋁型材市場產生了巨大的拉動作用,尤其在二、三線城市表現特別明顯。武衛社說,前不久去四川出差,沿途映入眼簾的都是連續不斷的建筑工地。他認為,鋁型材的國內市場很大,至少8~10年內,這種市場潛力不會枯竭,就看企業怎么去開發了。
別具意味的是,盡管大家都一致看好今年的鋁型材市場,記者在廣東清遠一家規模較小的鋁材廠看到卻是另一番愁云慘霧的景象:產品賣不出去,企業面臨支撐不下去的困境。面對記者的疑惑,該廠老板解釋原因:用工成本增加、企業社會負擔太重、鋁材生產廠家太多、市場競爭激烈。
宋紅星說,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鋁型材早過了20世紀80年代只要生產出來就不愁沒人要的時代。隨著市場機制的日益成熟和競爭的激烈化,企業規模、產品質量和品牌、銷售網絡和渠道成為鋁型材企業決勝市場的決定因素。他斷言,即使在目前產銷兩旺的形勢下,仍然有部分小企業度日如年,苦苦支撐。今后幾年內,這部分小廠可能都會被淹沒在市場大潮中,被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