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13年全國金屬與非金屬覆蓋層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大瀝鎮舉行表彰會,南海區標準化研究與促進中心與廣東科富科技股份公司等受到表彰,會后眾多有色金屬專家及本土鋁材企業老板齊聚一堂,探討建立南海鋁材行業標準聯盟的可行性。
制定國標企業簽下大單
三流企業賣產品,二流企業賣品牌,一流企業賣標準。制定標準不僅能規范行業發展引領行業更新換代,也能提升制定者的知名度及市場占有率。當日獲表彰的廣東科富公司即是國家標準《鋼結構防護涂裝通用技術條件》的主導起草單位,多年來專注在有色金屬涂裝領域研究的該公司,開發出無鉻鋁皮膜劑和納米新材料“易耐美”,對業內技術實現了革命性的突破,還獲得兩項國家發明專利。
該公司總工程師鐘萍告訴記者,他們制定的國家標準去年已經發布,適用于鋼結構橋梁、水利、電力、交通運輸、工業與民用建筑、市政工程通用基礎設施,以及其他附屬鋼結構件防護涂裝和防護涂層維修涂裝工程。
參與制定國家標準,提高了企業的知名度,還為企業創造了經濟效益。鐘萍稱,去年參加中國在建的唯一一家七星級酒店的防腐工程競標時,廣東科富以國家標準制定者的優勢,打敗了其他強勁競爭對手而中標。


探討成立鋁材標準聯盟
當日下午,南海區質監局還邀請專家及企業召開研討會,探討南海成立鋁型材行業標準聯盟的可行性。由于鋁型材產品品類較多,專家們從鋁材生產工藝的共性難題——噴涂中的無鉻化技術作為切入點開題。
鉻作為一種耐腐蝕的金屬,常用于金屬的表面處理。但由于六價鉻可能導致皮膚過敏,造成遺傳性基因的損害,而且吸入還可能致癌,在歐盟的ROHS指令中對其含量有嚴格要求。為此,全世界都在研究無鉻處理工藝,近年來鋁企逐步采用相關無鉻化工藝,但是國內及市場上對此還無明確的標準要求。
“有的企業打著無鉻化的概念,但實際上采用的處理工藝,產生的污染或者含有的有毒物質,可能比鉻的危害性還要大,有的則是因為工藝不規范,導致影響了產品的性能。”廣東有色金屬學會鋁加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盧繼延說。因此行業需要一個明確的標準來規范,但是由于目前該技術的使用參差不齊,需要龍頭企業共同來探索和引導。
“我們也期待成立這樣的標準聯盟,來引領行業制定相關標準,這樣或可推動行業的進步。”廣亞鋁材總工程師潘學著說。南海區標研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會后將組織專家繼續深入企業調研,來探討如何成立標準聯盟,以及制定什么樣的聯盟標準。
南海大瀝鋁材全國聞名,建筑鋁材占全國三分之一市場,能否將區域品牌轉化成聯盟標準,引領全國鋁材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