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上海1月21日電---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傅自應周四表示,今年中國的外部需求不太可能大幅增加.而中國依賴低成本出口不可持續(xù),應加快對外貿易戰(zhàn)略轉型.
他在北京一論壇上稱,去年12月出口回升并不代表一個新的趨勢,今年中國外貿出口主要的著重點是:保份額,加大市場,爭取對外貿易有一定幅度恢復性的增長,保持中國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同時調結構,提高產品競爭力,促進進出口平衡發(fā)展.
"為此今年國家將保持政策的連續(xù)性,進一步落實好出口退稅、出口信用保險、出口信貸等各項政策措施,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完善政策,更具有針對性和持續(xù)性."他表示.
他并預計,今年世界經濟發(fā)展將會好于去年,新興經濟體的表現肯定要好于發(fā)達國家.不過各國政府在經濟刺激退出策略的協(xié)調存在困難,預計今年全球貨幣匯率變動將較為頻繁,貿易保護主義將上升.
中國2009年全年出口下降16%,進口下降11.2%;貿易順差1,960.7億美元,同比減少34.2%.
**中國依賴低成本出口不可持續(xù)**
傅自應認為,世界經濟將可能進入一個較長的低速增長期,國際需求和全球貿易增長短時間內難以恢復到金融危機前的水平.與此同時,後危機時代中國企業(yè)將面臨外部市場競爭、內部結構調整等多方面壓力.
他說,"金融危機後發(fā)達國家提出了重振制造業(yè),這將使我國在中高端市場領域面臨競爭,在傳統(tǒng)低端產品領域面臨發(fā)展中國家的挑戰(zhàn)."
傅自應指出,目前中國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主要表現在價格競爭力上,這主要得益于較低的勞動力、土地、資源等要素價格.
而未來一段時間,中國將要解決經濟協(xié)調發(fā)展的問題,這必將面臨資源、勞動力等基礎要素價格進一步調整分配關系,特別是初次分配關系,"國內要素價格上升將是一個長期的趨勢,未來再依靠傳統(tǒng)要素價格的優(yōu)勢開展國際競爭將難以為繼."
他表示,為此必須加快對外貿易的戰(zhàn)略轉型.一是從規(guī)模速度到質量效益轉型,利用規(guī)模優(yōu)勢提升比較效益;二是從外生動力到內生動力的轉型,從外來資本轉向國內投資為主.
三是從市場廣度到市場深度轉型,加大品牌建設,提升產品質量;四是從低端要素往高端要素轉型,改變過度依賴低成本要素的競爭方式,大力發(fā)展服務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