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屬價格上漲0.1%,其中1#鎳、1#銅價格分別上漲1.2%和0.5%,A00鋁、1#鋅價格持平,1#錫、1#鉛價格分別下降1.7%和0.4%。
礦產品價格持平,其中鉛礦、錫礦價格分別下降0.8%和0.4%,鐵礦石、鋅礦等品種價格持平,銅礦價格上漲0.2%。
持續下跌的國內外電解鋁期貨市場,進入12月后迎來一波難能可貴的上漲行情,且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期鋁價格昨日已較本月初上漲超過4%,這在年底復蘇的有色金屬行情中格外搶眼。而據上海源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首席顧問、電解鋁行業資深專家荊雪林的分析,受化解過剩產能滯后效應影響,明年上半年國內電解鋁價格弱勢中緩慢尋底的可能性較大,且新崛起的新疆電解鋁產能正成為市場中不容小視的力量。
事實上,國際鋁業協會(IAI)的數據顯示,10月份除中國以外的全球鋁產量增長2.6萬噸至202.5萬噸,較2012年同期的208.4萬噸下滑5.9萬噸。世界金屬統計局數據則顯示,2013年1~9月全球鋁市供應過剩123萬噸。9月全球鋁需求為386.6萬噸,原鋁產量為401.2萬噸。
且據荊雪林介紹,由于具有得天獨厚的煤電優勢,新崛起的新疆電解鋁產業發展迅猛。今年10月份新疆電解鋁產量為28.6萬噸,已居全國第一,占全國比例15%,比今年6月產量增長60%。截至2013年末,新疆電解鋁建成產能將達445萬噸左右,占全國總產能的11.6%,且預計2014年電解鋁新增產能210萬噸左右,從而達到655萬噸左右。同時,擴張的新疆電解鋁產能對原料的旺盛需求還支撐了西南地區處于低位的氧化鋁價格。
另外,以新疆為代表的西北地區后期建設的電解鋁企業,在技術等方面都具備與內地鋁企業競爭的優勢,且在貸款方面的優勢也會比內地早期的鋁企業強。而國家化解過剩產能的政策也將對產能較小的鋁企業造成打擊,國內一些成本較高的鋁廠因貸款限制極難獲得政府補貼,減產、停槽現象已經出現。
“明年將是鋁企業的生死年,電解鋁行業的并購重組及結構調整將是來年的主要目標,而讓市場決定國內電解鋁行業命運的時刻已經來臨。”荊雪林判斷。
其實,國內電解鋁產業鏈也已在悄然發生結構性的轉型。如目前我們國家內地省份的鋁冶煉企業周邊地段,都有眾多的鋁材加工企業和型材企業等,以前鋁材加工則集中于華東、華南沿海地區。貼近冶煉廠加工的下游鋁制品及鋁材產品產量的快速提升,則是導致國內近期鋁錠庫存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而鋁水的直接加工,可節約生產成本800元/噸。
荊雪林預測,明年三季度末化解過剩產能政策效應的顯現可能驅使鋁價回升,而2014年國內電解鋁價格運行區間在13400~15400元/噸,LME鋁運行區間則在1700~2000美元/噸。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中國原鋁產量為1,953,587噸,同比增長15.5%,環比增長0.13%,10月份產量為1,951,134噸。
其中,河南省以284,114噸的原鋁產量位居首位,新疆以274,355噸的產量位居第二。
銅產量為654,803噸,環比增長2.6%。鋅、錫產量分別為503,426噸和15,301噸,環比增長0.97%和2.55%。 鉛產量為386,973噸,環比下降8.67%。鎳產量為30,822噸,環比增長16.12%。
丸紅商事周四稱,11月底日本三大港口的鋁庫存共計27.03萬噸,較之前一個月的26.16萬噸增加3%。
具體庫存內容如下(單位:噸)
2013年11月 2013年10月 2012年11月
橫濱 115,400 110,100 127,100
名古屋 138,900 135,500 129,700
大阪 16,000 16,000 16,000
總計 270,300 261,600 272,800
國內鋁工業已經形成鋁土礦-氧化鋁-電解鋁-鋁材這樣一個完整的工業流程。因此,本文在計算對外依存度時,考慮的量值具體包括國內鋁土礦、氧化鋁、電解鋁、鋁材以及再生鋁的產量、進出口量,以及國內電解鋁消費總量等。
1 鋁土礦
中國鋁土礦資源稟賦不佳,99%屬于難溶性的一水硬鋁石型礦石,并且可經濟利用的商品鋁土礦資源少。近10年國內氧化鋁項目盲目擴張,產能迅速增長,致使鋁土礦需求逐年攀升,國內鋁土礦產量難以滿足需求。截至目前,中國仍處于鋁土礦純進口狀態。2001-2010年,國內鋁土礦產量865萬t增長到2700萬t,年均增速達到13.8%。同期,國內鋁土礦進口由 40萬t飆升至3036萬t,年均增速達到61.6%(圖1)。
2 氧化鋁
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刺激原鋁需求大量增加,從而帶動氧化鋁需求呈現水漲船高之勢。2010年國內電解鋁產量1620萬t,國內氧化鋁產量僅能滿足89.4%電解鋁原料需求。2001-2010年,國內氧化鋁產量以22.3%的速度節節攀升,10年增長6倍,但依舊無法滿足需求。2001-2007年,氧化鋁進口量增長了53%,2008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電解鋁行業產能縮減引起氧化鋁進口數量下降,次年就迅速恢復到2007年水平。至2010年,由于是“十一五”收關之年,受節能減排壓力的影響,國內電解鋁部分產能被關閉,氧化鋁進口再次下降至431萬t。
3 電解鋁
中國地質科學院全球礦產資源戰略研究中心的研究認為中國鋁消費高速增長期開始于人均
GDP3000美元之時。2001年,我國人均GDP達到2909美元,接近鋁消費的起飛點。從該年開始,中國鋁消費進入一個快速飆升的時期。2010年,中國鋁消費1581萬t,較2001年 增長了4.5倍,占全球消費總量的45.5%,居世界第一位。該年國內電解鋁產量1620萬t,出口僅占4.7%,從歷史數據來看,2001-2010年國內電解鋁90%以上的產量都用于國內消費,個別年份甚至需要進口彌補(表1)。
4 鋁型材
2010年,中國生產鋁型材2016萬t,較2000年增長了9.3倍。2001-2010年,鋁材生產以25%的年均增速快速上升,2002-2005年,鋁材生產僅能滿足國內86-96%的需求。2006-2010年,中國鋁型材產量已經能夠完全滿足國內消費量(圖3)。2001-2010年,中國鋁合金和鋁材完成由凈進口國向凈出口國的轉變,而鋁金屬制品凈出口量年均增速則達到24.1%。
5 再生鋁
2010年我國再生鋁供應350萬t,較2001年增加3.4倍,2001-2010年國內再生鋁供應年均增速保持在17.8%(圖4)。由于國內再生鋁產業尚未產業化、規模化,長久以來國內再生鋁生產主要依靠進口廢鋁為主,2001-2010國內鋁及鋁合金廢碎料進口量增長了6.7倍,年均增速達到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