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電解鋁階梯電價政策醞釀許久。幾個月之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工信部在相關座談會上已有所透露,希望以此使高耗能、高排放的鋁冶煉行業實現節能減排。
今年7月,工信部發布公告稱,為化解電解鋁產能過剩矛盾,新增項目必須要有氧化鋁原料供應保證,并落實電力供應、交通運輸等內外部條件。鼓勵電解鋁企業通過重組實現水電鋁、煤電鋁或鋁電一體化。
“與公告相比,此次的電價政策更進一步,好處更多。”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告訴記者,公告有關水電鋁、煤電鋁或鋁電一體化主要為化解產能過剩,達不到節能降耗的目的。而階梯電價將在這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通知》還要求各地規范電解鋁企業與發電企業電力直接交易行為。鋁液電解交流電耗高于每噸13700千瓦時或未完成節能考核目標的,不得與電力企業進行電力直接交易;不高于每噸13350千瓦時的,省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支持其參與電力直接交易。
林伯強認為,這也對當前的大用戶直購電起到積極影響,改變過去一刀切的做法,可以說進一步理順了大用戶直購電的機制。
國際鋁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世界鋁產量達4650萬噸,同比增長4.2%。其中,中國鋁產量近2200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47%。
2013年,全球日均鋁產量13.62萬噸,同比增長5.7%。
2013年12月,我國原鋁產量193.18萬噸,同比增長12.5%,環比下降1.1%。
2013年全年累計原鋁產量2,195.64萬噸,同比增長11.6%。
2013年國內新增產能持續提振原鋁產量,目前產能西移步伐仍在推進,新疆、內蒙古等電力成本低的地方成為遷移中心,鋁行業的成本重心下滑,長期基本面惡化趨勢未有改變。
12月,新疆地區電解鋁產量為27.4萬噸,同比增長95.9%,連續6個月產量在20萬噸之上,占全國產量的12.4%,僅次于河南產量。得益于資源豐富、電力成本低等優勢,西部地區電解鋁企業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這直接導致新疆等西部地區的電解鋁產能持續擴張,加之中東部地區電解鋁減產規模有限,未來國內電解鋁產量仍將處于高位。
今年起,每年一季度,湖北省經信委將對省內所有電解鋁生產企業上一年鋁液生產量及其耗電量進行統計、核查,確定其噸鋁液電解交流電耗,并在網上公示。
湖北省物價局將在每年4月15日前明確所有電解鋁生產企業應執行的電價標準,向社會公布,并報國家有關部門備案。省級電網企業應根據省物價局公布的企業名單和電價標準,按照抄見的鋁液電解用電量(含來自于自備電廠電量)及時收取加價電費。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對電解鋁生產企業自備電廠自發自用電量將收取相應的政府性基金、附加和系統備用費,不得減免。
2013年前三季度,廣東省共出口未鍛造的鋁及鋁材(以下簡稱“鋁品”)59.8萬噸,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1.3%;價值18.9億美元,增長0.3%;出口平均價格為每噸3161美元,下跌1%。其中,鋁材出口49.5萬噸,增加8.7%;未鍛造的鋁(包括鋁合金)出口10.3萬噸,下降23.6%。
2014中國鋁價低迷持續,因具有成本優勢的新工廠將投入運營。
新工廠有較低的成本結構,大多坐落在中國西部地區,可利用電價較低的優勢,因該地區煤炭供應充足。很多新的鋁廠擁有自己的電廠,以控制電價,因為電價占生產總成本的大部分。
2013年及2014年新增產能將使供應本已過剩的市場競爭變得更加激烈。
中國政府在2013年10月公布新的指導方針,提供更詳細的措施控制鋁業持續的產能過剩狀況,這些措施包括通過階梯電價關閉能效低的工廠并禁止政府津貼,政府亦打算通過推廣輕型交通工具來提高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