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也是世界最大的鋁消費國。中國產能的增長有可能使去年已經下跌13%的鋁期貨價格繼續維持疲軟態勢。根據惠譽的報告,中國去年增加了產量,而世界其他地區的鋁產量合計減少了106萬噸。
“產能增長速度繼續超出需求增長,”報告稱。“鑒于嚴重供超市場出現的激烈競爭,2013年和2014年產能的大幅增加將使中國鋁價維持結構性低迷。”
惠譽稱,雖然中央政府自2003年以來一直在抑制鋁業產能,但是地方政府,尤其是中國西部地區的地方政府,為了追求經濟增長依然一直在批復新項目上馬,再者,周邊地區的煤炭資源也給這些新項目提供了便利的低成本能源。
香港時間16:37,倫敦金屬交易所三個月期鋁價格下跌0.3%至每噸1,756美元。該合約價格本月迄今已經累計下跌2.5%,去年12月2日還曾創出1,736.25美元的2009年7月以來最低水平。上海期貨交易所鋁期貨價格今日收跌0.7%,報每噸13,560元,本月迄今已累計下跌3.4%。
2014年1月13日,印度對原產于中國、韓國和泰國的鑄造鋁合金車輪或合金車輪作出反傾銷初裁(見下表)。涉案產品海關編碼為87087000、87082900、87089900、87149290、87149990、87089400。
2012年12月,印度對原產于中國、韓國和泰國的鑄造鋁合金車輪或合金車輪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印度對中國、韓國和泰國的鑄造鋁合金車輪或合金車輪作出的反傾銷初裁結果
惠譽在今日公布的一份新報告中稱,至少在未來兩年內,中國鋁價將維持在低水準,因具有成本優勢的新工廠將投入運營。
新工廠有較低的成本結構,大多坐落在中國西部地區,可利用電價較低的優勢,因該地區煤炭供應充足。很多新的鋁廠擁有自己的電廠,以控制電價,因為電價占生產總成本的大部分。
2013年及2014年新增產能將使供應本已過剩的市場競爭變得更加激烈。
中國政府在2013年10月公布新的指導方針,提供更詳細的措施控制鋁業持續的產能過剩狀況,這些措施包括通過階梯電價關閉能效低的工廠并禁止政府津貼,政府亦打算通過推廣輕型交通工具來提高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