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第三方權威機構測算,中國工業鋁擠壓材消耗量的年增長率約為13%,由此可得出,2016年中國工業鋁擠壓材消耗量約為6038千噸,而及至2020年,這一數字將飆升至9461千噸,遠超全球除中國以外地區的工業鋁擠壓材年消耗總量4760千噸。鋁擠壓設備的配置是工業鋁型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由于成本高昂,歐美的老牌鋁企往往設備陳舊,用的還是十幾年乃至幾十年前的生產線。據公開資料顯示,薩帕、海德魯、凱撒、加鋁等老牌國際企業,其擠壓機規模多在50MN以下,2000年以后增加的新型設備屈指可數,大多數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甚至是六七十年代的機器。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45MN以上的擠壓機,占世界總數的60%。同時裝機水平也是最高的,因為96%以上的大擠壓機都是2002年以后建設的。更細致地講,從全球75MN以上大型鋁擠壓機分布情況來看,中國忠旺在數量和產能上占據絕對優勢。數據顯示,75MN以上大型鋁擠壓機在中國忠旺就擁有21臺,其中4臺為125MN臥式油壓雙動鋁擠壓機。除此以外,中國忠旺于2012年訂購的兩臺225MN 單動臥式鋁擠壓機也將逐步投產。這將進一步鞏固中國忠旺在高精密、大截面工業鋁型材生產方面的領先優勢。
中國忠旺于近日完成的大型鋁擠壓機“擴容”工程充分表明了其對工業鋁型材業務的重視程度。本次新進的有75MN、90MN、125MN等大型擠壓機。截至目前,上述擠壓機均已投入試運行。作為中國忠旺的核心業務,工業鋁型材肩負著鞏固既有基礎,延伸產業價值鏈的任務。隨著高端大截面工業鋁型材產品在中國市場的應用逐漸增加,中國忠旺所進行的設備投入將有助于其把握市場商機。
國家《有色金屬工業“十二五”(2011-2015)發展規劃》中提出了多項產業升級政策,鼓勵高性能鋁合金材料的應用,促進制造業走向高端。同時,中國城鎮化建設的加速將使高端鋁產品擁有更廣闊的使用范圍,這都有助于促進中國忠旺工業鋁型材業務的發展。
資本運作貢獻一半
在國內化解產能過剩的政策下,鋁的供需在未來兩到三年內能夠逐漸實現平衡,鋁價有望出現回暖。在這種大背景下,中國鋁業去年大力開展降本增效動作,取得一定效果。根據年報,在成本支出控制方面,中國鋁業去年氧化鋁產品制造成本同比下降9.39%,電解鋁產品制造成本同比下降5.72%左右,成本下降增加收益53.32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在中國鋁業扭虧過程中,通過資本運作帶來的收益占到一半貢獻。去年5月,中國鋁業向母公司中鋁出售貴州分公司氧化鋁生產線及西北鋁加工分公司等資產,6月又出售鋁加工企業股權、中鋁河南鋁業有限公司及中鋁青島輕金屬有限公司的債權。4個月后,中國鋁業又向中鋁轉讓了中鋁鐵礦65%的股權。
年報也顯示,2013年中鋁鋁業處置鋁加工企業股權債權、資產及貴州分公司氧化鋁生產線產生收益6.26億元,處置中鋁鐵礦股權產生投資收益54.13億元,其他非經常性損益同比增加人民幣8.14億元。
礦業資產將成亮點
經過2013年的資本運作,中國鋁業已經基本剔除了鋁加工業務板塊,目前主要業務為鋁土礦的開采、氧化鋁、原鋁的生產及銷售。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在經過2013年業務調整后,非經營性利好已經出盡,中鋁公司2014年需要做出更多努力。
事實上,2014年中鋁公司在礦業資產方面帶給市場的憧憬更多。目前中鋁公司主要礦業資產包括銅礦、稀土、鋁土礦以及鐵礦石。其中最受關注的當屬秘魯特羅莫克銅礦,這是中鋁公司海外礦產中最先投產的項目。資料顯示,該銅礦在去年12月正式投產,并將在2014年第三季度達到全額產能,服務年限將超過30年,達產后年產銅金屬規模可達20萬噸。中鋁礦業的招股說明書顯示,預計該項目所生產銅的經營現金成本為每噸約1508.8美元,遠低于秘魯及智利主要銅礦約3624美元至3963美元的成本。
中鋁公司董事長熊維平表示,未來,鋁、銅、稀有稀土將是中鋁的主業。而電解鋁等不具優勢的業務將不再是重點,電解鋁、氧化鋁、一般冶煉、工程貿易等競爭類業務一定會推到市場中。這部分業務不排除采取和民企合作的形式,中鋁可以控股,也可以參股。對控股企業中鋁會采用央企民營的形式,由央企控股,采用民營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