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鋁合金表面無鉻處理市場巨大,吸引了包括德國賽德克、漢高,法國安美特、日本奧野等許多國外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國內外公司目前應用的技術主要包括三種:三價鉻鹽、高錳酸鹽和鋯鹽轉化膜技術。但是,這些技術存在著下述三個缺點而使它們的應用受到影響或限制:第一,處理過程中轉化液需要加熱到40℃,耗費能源;第二,只適用于一般鋁合金,對含有銅、鋅、硅量較高的其他鋁合金,如航天航空鋁合金、鑄造鋁合金該技術并不適用;第三,三價鉻鹽、高錳酸鹽和鋯鹽的濃度變化對轉化膜的質量影響非常大,因此,必須經常對這些鹽的濃度進行復雜的化學分析。
(1)綠色環(huán)保節(jié)能:a.鋁合金表面氟鋁酸鹽轉化膜制備技術不使用六價鉻鉻和磷酸鹽,生成的轉化膜也不含六價鉻和磷酸鹽。而轉化膜成分——氟鋁酸鹽,如,冰晶石,是鋁冶煉的助熔劑,因此,采用這種技術處理的鋁合金不僅環(huán)保,廢舊產品的回收也更為方便;b.氟鋁離子對鋁合金的強刻蝕性,使得氟鋁酸鹽轉化膜能夠在常溫條件下(1~40度)在鋁合金表面形成。
(2)高效高性能:氟離子對鋁的強刻蝕性以及氟鋁絡合離子的高度穩(wěn)定性,使得氟鋁酸鹽轉化膜常溫條件下短時間(1~5分鐘)就能夠在鋁合金表面形成。與傳統(tǒng)的鉻酸鹽轉化膜和磷化膜技術不同,氟鋁酸鹽轉化膜技術由于鋁合金表面被刻蝕的鋁離子本身參與了氟鋁酸鹽轉化膜的生成,使得膜層顆粒細小、致密,轉化膜與鋁合金本身基體結合牢固,耐蝕性能好、與有機涂層附著力強。
(3)工藝操作簡便:處理過程關鍵的控制條件是PH。雖然鋁刻蝕過程轉化液PH將上升,但由于氟鋁酸鹽轉化膜的形成與PH無關,結果使得轉化反應過程中轉化液的PH幾乎不發(fā)生變化。又由于轉化反應在常溫條件下進行,因此,生產處理過程工藝控制操作簡單,使用、維護方便。
(4)適用范圍廣、通用性好:通過在轉化液中加入配位化合物絡合反應過程中鋁合金表面溶解出來的銅、鋅、鎂等金屬離子,可以消除這些有害雜質對轉化膜形成的影響,因而該工藝不僅適用于一般鋁合金,還適用于銅、鋅或鎂含量較高的航天航空、鑄造等其他鋁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