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是誰做的決策,有請湖南相關部門對桃源縣污染問題展開調查追責,給受害者和社會公眾一個負責任交代。
《新京報》報道,湖南常德市桃源縣盤塘鎮、陬市鎮等地地處丘陵地帶,曾是生態環境優美的地方。2001年,占地2450畝的晟通集團常德產業園開工建設,鋁產品粗加工等高污染高能耗項目陸續上馬。產業園給當地生態環境帶來難以挽回的創傷,一些在此世代生息的農民被迫背井離鄉。
桃源縣據說是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的創作原型,曾經山清水秀,物產豐饒,但如今,高污染項目的引進使得當地生態涂炭,村莊被工業廢渣環繞,樹木成批枯死,農作物大量減產,十多個村民先后得了癌癥死去,還有很多人身體虛弱,全身酸疼無力,卻查不出什么病來。
“世外桃源”千瘡百孔,尤其是記者拍攝的那一幅幅污染圖片更是令人震撼。面對此情此景,人們不禁要問,高污染項目何以會引入這片凈土?
據悉,該項目2001年開工,湖南省人大環資委監督處處長劉帥稱,桃源是自然保護區,也是農業大縣,生態非常好。因為電解鋁行業總體上都是能耗高、污染重的行業,當年上馬創元鋁業,很多專家并不同意。
既然有這么多反對意見,項目為何能上馬?當時的環評又是如何通過的?而且桃源環保局還承認,2003年項目投產,初期相關環保配套設施不完善,污染的確比較嚴重。允許工廠邊生產邊污染,明顯是為違法行為開綠燈,環保局怎可如此膽大妄為?
當地官方稱,他們現在很重視治污,對于遭污染戕害的農民,也給予了補償。可是,再怎么治污,能還原本來的綠水青山嗎?給再多的錢,能讓受污染摧殘的人們恢復健康,讓患癌死亡者復生嗎?這些善后的措施,固然必要,但更重要的是,弄清是誰把高污染項目引入“世外桃源”,對決策官員追責。
上月,國務院下發關于加強環境監管執法的通知,其中提到,實施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官員盲目決策要追責。此一規定理當言出必行,有請湖南相關部門對桃源縣污染問題展開調查追責,給受害者和社會公眾一個負責任交代。
□韓涵(媒體人)
據新華社電 針對近期輿論強烈關注的湖南桃源鋁廠污染事件,記者7日獲悉,桃源縣確認創元鋁業廢渣處理存在問題,將督促其做好整改。湖南省環保廳等各級環保部門已介入開展深入調查。
群眾反映創元鋁業“三廢”造成嚴重污染
據了解,當地有群眾反映,創元鋁業自2003年4月首條生產線投產以來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渣給周邊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村民用被污染的水灌溉后,“水稻嚴重減產,蔬菜等農作物也長不活”,下游“十幾人先后得了癌癥死去,還有很多人身體虛弱,全身酸疼無力,卻查不出什么病來”。相關圖片則顯示,衛生防護區內生長的植物果實因為遭到污染,外形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
大壩建設不符合環評要求,存在安全隱患
桃源縣7日稱,湖南省環境監測中心和常德市環境監測站隨機取樣監測數據、廠方在線監測系統數據顯示,該廠“廢氣、廢水排放符合或優于國家標準”。
但廢渣處理方面,創元鋁業存在三大問題:一是該企業電解鋁廢料填埋場建設與環評報告不符,企業未按環評要求施工。二是填埋場未建設固化處理設施,未按要求對廢渣進行預處理后填埋。三是大壩建設不符合環評要求。廢渣從壩尾開始堆存,存在安全隱患。
多部門加強對創元鋁業環保監管力度
據介紹,桃源縣相關部門負責人已召開緊急會議,就創元鋁業環境污染問題進行專題研究,并成立由環保、衛生、職防、農業、水利等部門組成的專門工作班子啟動相關工作。當地稱將按照《環保法》的要求加強對創元鋁業環境保護工作的監管力度,督促該企業搞好整改。同時,依法依規盡快完成衛生防護距離內住戶的搬遷。
另據了解,環保部華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湖南省環保廳、常德市環保局均已介入此事,將對企業污染情況進行實地調查核實。
■ 背景
12月6日,新京報以《回不去的家園》為題,率先披露了湖南桃源鋁廠污染事件。據報道,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盤塘鎮、陬市鎮、架橋鄉等地曾經環境優美。2001年,晟通集團常德產業園(創元鋁業)開建,產業園邊建設、邊生產、邊治污,給當地生態環境帶來難以挽回的創傷。多名住戶表示面對污染愿意搬遷,鎮政府并沒有確認搬遷時間和補償方案。盤塘鎮盛產橘子,自從廠子建成生產后,橘子大量減產。
在桃源縣陬市鎮和架橋鄉之間堆滿了有毒危險固體廢料。村民過去直接用溪水灌溉農田,自從上游固廢大量堆砌后,村民再用這些水澆灌,發現水稻嚴重減產,蔬菜等農作物也長不活。陬市鎮青龍村連魚口組這幾年有十幾個人先后得癌癥死去,卻查不出什么原因。

一農戶向記者展示環境被污染后自家種植的葫蘆。新京報首席記者 陳杰 攝

新京報12月6日關于湖南桃源鋁廠污染事件的版面。
■ “晟通常德鋁產業園污染沅江居民得癌”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