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鋁型材在工業領域的消費量僅在世界上占30%,隨著經濟發展和工業技術水平的提高,鋁型材在工業領域的消費具有很大潛力。到2013年底,我國共有鋁型材企業900多家,設備生產能力1300多萬噸,擠壓材實際產量1050多萬噸。從產品結構看,鋁合金管棒材有190萬噸,鋁型材860萬噸。鋁型材中,建筑型材有600萬噸以上(約占70%),工業型材為260萬噸(約占30%)左右。產量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環渤海灣工業發達區域。
未來10~15年中國仍將處于城鎮化、工業化快速發展的階段,預計在2015年前后,中國的城鎮化水平將超過50%,加上從現在至2020年我國舊有建筑更新、改造對建筑鋁型材的需求進入高速增長階段,中國的鋁型材產量有望達到1100萬噸,鋁合金建筑型材產量有望達到800萬噸/年左右,工業鋁型材達到300萬噸左右。
據倫敦4月20日消息,國際鋁業協會(IAI)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不包括中國)3月原鋁日均產量降至68,100噸,2月產量修正值為68,200噸。
全球(不包括中國)3月原鋁總產量為211.2萬噸,高于2月修正值191萬噸。
中國3月原鋁日均產量增至82,700噸,2月為78,700噸。
IAI稱,中國3月原鋁產量為256.3萬噸,高于2月的220.3萬噸。
外媒4月20日消息,摩根士丹利分析師Joel Crane在報告中稱,中國近來宣布對工業部門的電價補貼料是現貨氧化鋁價格上揚的主要原因。
摩根士丹利稱,澳大利亞現貨出口價格已經漲至每噸342.25美元,此前觸及每噸334美元的六個月低點。
該投行稱,中國國內鋁土礦庫存為3000萬噸。中國對氧化鋁進口市場的依賴性料增強。
4月16日,英國商品研究所(CRU)分析師在一研究報告中指出,受中國需求刺激,馬來西亞今年鋁土礦出口預計增長至800萬噸。馬來西亞已部分取代印尼,成為中國的主要供應國。
海關數據顯示,2月份,中國從馬來西亞進口鋁土礦69萬噸,較1月份增長超過一倍,而去年進口總計為327萬噸。分析師指出,馬來西亞鋁土礦只能解決中國的“短期供應”,而2016年以后的缺口將由澳大利亞、西非和中南美的供應來補足。
未來五年內,中國對第三方供應商的鋁礬土需求料增長50.9%,達到5140萬噸。第三方供應商指的是獨立的礦產商和冶煉廠,出售庫存中過剩的鋁土礦。
為進一步加強對鋁型材質量的監管,提高企業產品質量主體責任意識,保障廣大消費者合法權益。4月9日,陜西省西安市質監局閻良分局組織執法人員聯合市質檢院工作人員對轄區內鋁型材生產及經銷單位進行了專項監督抽查。
執法人員分別對西安飛機工業鋁業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市閻良區三環實業有限公司、西安西航實業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進行了檢查,共抽取樣品6個。
下一步,分局執法人員將按照檢驗結果,依法嚴厲查處生產銷售不合格鋁型材的行為。
3月原鋁產量觸及紀錄高位的256萬噸,刷新2014年12月創下的218萬噸前一紀錄新高,同比增幅達到8%。
今年一季度,原鋁產量同比攀升7.5%,至751萬噸。招商期貨此前預計,中國今年將新增430萬噸鋁產能,多數在一季度和四季度。鋁價持穩支撐冶煉廠生產。中國3月現貨鋁價格上漲近3%。
中國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中國3月精煉銅出口17,598噸,同比上升25.87%;精煉銅進口306,710噸,同比下降5.45%。
原鋁出口15,620噸,同比上升75.17% ;原鋁進口10,631噸,同比下降74.21% 。
未鍛壓鎳進口5,774噸,同比下降52.2%;
精煉鋅進口40,894噸,同比下降40.02%。
白銀進口220.9噸;
鈀進口2.23噸。
據道瓊斯倫敦4月22日消息,世界金屬統計局(WBMS)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1-2月全球鋁市供應短缺29,0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