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報記者張艷利、任雪梅、文倩報道:7日召開的全市工業轉型升級攻堅戰動員大會指出,未來三年,我市將以工業轉型升級提質為主戰場,乘勢而上,打好攻堅戰。同時,會議還公布《佛山市工業轉型升級攻堅戰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5~2017)》征求意見稿(下稱行動方案)和《佛山制造2025行動計劃》。以大瀝為中心的鋁材產業鏈,正在產業轉型升級的風口上,企業越來越重視綠色、環保、智能化,是否可以搭上佛山工業升級的順風車?
在昨日的動員大會上,副市長宋德平對工業轉型升級攻堅戰三年行動工作進行了部署。佛山工業轉型升級攻堅戰三年行動的總體目標是,到2017年末,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從2014年的4249.23億元增長到5500億元,年均增長9%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從2014年的25.66萬元/人提升到29萬元/人左右。

行動方案指出,要重點強化企業自主創新地位,打造工業轉型升級新引擎; 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重塑工業轉型升級新優勢,加快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建設,培育工業轉型升級新增長極;推動制造業智能化,拓展工業轉型升級新路徑;推進工業綠色發展,形成工業轉型升級新模式。
根據方案,至2017年末,佛山工業企業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工程實驗室440家,比2014年末增加75家左右,涌現出一批創新能力、規模與品牌位居世界前列的創新型領軍企業。
設立規模100億元的發展基金
對于現在有企業創新意愿不足,缺資金、人才,市委書記劉悅倫表示,政府就要搭建平臺,優化服務,讓企業敢于創新善于創新實現轉型升級。
據了解,為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2015年~2017年,全市計劃統籌帶動124億元,集中支持工業轉型升級。一是財政安排企業技術改造資金24億元,通過事后獎補、貸款貼息、撥貸聯動、設備租賃等方式支持工業企業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二是設立規模達到100億元的工業轉型升級產業發展基金。計劃三年安排財政資金24億元,帶動社會資金投入76億元,通過股權投資、貼息、事后獎補等方式,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效應,進一步激活現有各類財政專項資金的帶動作用,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工業轉型升級攻堅行動。
會上,市長魯毅還鼓勵佛山企業積極爭取省級工業轉型升級扶持資金。據悉,2015~2017年省級工業轉型升級扶持項目資金為516億元。
劉悅倫還表示,可以先在某個行業做示范,再全行業推廣。比如維尚家具率先實現了“互聯網+”和智能化,為什么不能在家具行業推廣經驗?“在全行業推廣開來,未來我們佛山的智能家具產業可能在全世界、全國都領先。”劉悅倫說,在家電、陶瓷裝備制造、紡織等行業也一樣,通過創新企業示范帶頭全行業帶動起來,發展潛力無限。
積極推動企業實現機器換人
全世界范圍內已掀起新一輪的工業革命浪潮,發達國家紛紛推出再工業化,工業發展已經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信息化、智能化成為必然選擇。
市長魯毅在7日的動員大會上表示,在這樣的國際大背景下,新一輪工業革命對佛山市的企業來說,是一次難得的機遇,只有搶抓機遇,加快轉型升級,就有希望搭上新一輪工業革命的快車,甚至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大大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實現彎道超車。
其中,機器換人成為重要抓手。我市為推動制造業智能化,拓展工業轉型升級新路徑,還將打造機器人等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基地,實施“百企智能制造提升工程”和“機器人領跑”專項行動,發展智能制造服務業新業態和智能產品產業。
另外,對標“中國制造2025”發展規劃,借鑒德國工業4.0經驗做法,結合佛山實際,我市還制訂《佛山制造2025行動計劃》,提出以實施創新驅動為導向,以推進智能制造為核心,以強化工業基礎為重要支撐,以提升質量品牌為重要抓手,以發展綠色制造為重要方向,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裝備、汽車制造業、新能源裝備、節能環保裝備、生產性服務業”六大領域,推動家電、金屬材料加工、陶瓷、紡織服裝、家具、食品飲料等傳統行業改造提升,實現我市制造業跨越式發展。
根據我市實施的機器換人方案,到2017年,要帶動3000家以上企業完成機器換人,促進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0%以上完成新一輪技術改造。
機器換人方案
到2017年,要帶動3000家以上企業完成機器換人,促進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0%以上完成新一輪技術改造。
抓好10家大型骨干企業改造示范項目,帶動100家以上傳統產業的規模以上企業完成自動化改造,抓好50家大型骨干企業應用示范項目,帶動500家以上傳統產業的規模以上企業完成自動化改造。
中小微企業轉型則抓好100家勞動密集型企業示范項目,帶動2000家以上企業實施機器換人。
“錯過‘互聯網+’ 落后一個時代”
在佛山工業轉型升級中,“互聯網+”可以發揮怎樣的作用?昨日,全市工業轉型升級攻堅動員大會上,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志豪結合舉辦中國“互聯網+”博覽會,推進“互聯網+”制造業、“互聯網+”安全生產等重點行動,就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對于佛山產業轉型升級的意義進行解讀。
“如果錯過一次機會,就會落后一個時代。”黃志豪說,對“舉全市之力”在佛山全面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舉辦中國“互聯網+”博覽會,市委市政府“已經形成共識”。
中國工程院將落子佛山 建“互聯網+”智能制造研究院
將于9月11日至15日舉辦的中國“互聯網+”博覽會,是佛山“互聯網+”行動計劃的第一重點。屆時,博覽會將同時進行第二屆機器人與智能裝備博覽會、中德工業4.0高峰論壇,目前市經信部門也正籌備天智網與佛山裝備制造業對接會等。
“我們的目標不僅要把佛山打造成為一個全國性‘互聯網+’的展示中心,還要謀劃建設10個‘互聯網+’ 專題產業園區或孵化器。”黃志豪透露,其中一個頗具分量的孵化器,就是中國工程院已準備在南海建立的“互聯網+”智能制造研究院。
此外,還將在全市范圍舉辦100場互聯網創新創業活動;孵化培育1000家“互聯網+”創新型企業; 支持1萬家佛山傳統企業與互聯網企業實現跨界融合;推動佛山32個鎮(街道),以專業鎮角度,開展各具特色的“互聯網+”行動計劃。
“市科技、經信部門針對互聯網+示范企業的扶持政策,正在加緊制定,將盡快出臺。”黃志豪說。
力促產業轉型升級 首推“互聯網+”制造業
“佛山推進‘互聯網+’,關鍵是要帶動產業轉型升級,首先要推進實施‘互聯網+’制造業。”黃志豪介紹,目前佛山還同時著手研究推進“互聯網+”金融,通過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切實破解由于銀企信息不對稱造成對實體經濟支持不足的困境。
“互聯網+”浪潮撲面而來,佛山各區都有一批可與之融合發展的重點領域。比如禪城的紡織服裝、陶瓷、建筑材料;南海的金融、高端裝備制造、鋁型材; 順德家電、家具以及跨境電子貿易;高明的服裝、電器;三水的建材、飲料行業等。
而此前佛山市科技、經信部門在調研中發現,凡提早介入“互聯網+”領域的傳統行業企業,增長都非常快。黃志豪也表示,各級政府要主動推動“互聯網+”與產業的融合發展,加快推進“互聯網+”在各自重點行業領域的應用。“現在,不同地區面對同一個互聯網,已沒有地域上的優劣勢之分。誰先運用互聯網+,誰就贏得先機。”
同步提升質量與安全 啟動“互聯網+”安全生產
“工業生產的質量、效益與安全生產同步提升,是佛山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體現,然而政府監管與企業履行主體責任間仍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這已成為當前佛山安全生產的主要矛盾。”
黃志豪透露,作為佛山“互聯網+”行動計劃十大重點行動之一,“互聯網+”安全生產行動計劃,下周將在全市范圍正式啟動。
目前市政府正謀劃整合資源,將在市安監局組建一個安全生產非現場監管中心。核心手段就是利用互聯網技術,對各區、鎮、村、企業等的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問題改進、管理到位與否等等,進行實時監控,嚴格管理。“只有安全生產水平提高了,佛山工業的轉型升級、工業質量的提高才有保障。”
企業反響:
佛山市技術創新協會秘書長黃志海:創新需要行業間交叉協作
我回去后將會向協會企業重點宣傳主要精神,無論是本土企業,還是引進的海歸企業,把相關政策細化到一些具體的技改、創新項目,尤其是一些企業的重大技術項目,要讓他們可以用好省市的支持政策,增強技改的積極性。
會上書記市長反復提到的事前申報和事后獎補,以前我們都知道得太少,像企業技改可以租賃設備,以前更是沒聽說過。之前我們有企業投7000多萬元進行技改,如果早知道可以租賃設備,就可以節省一些投入。
如今創新并不是一個領域單獨可以完成的,需要不同行業交叉協作。所以在落實扶持政策的同時,也希望政府部門可以在資源整合和促進信息交互方面做一些協助和推動。
中南機械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毛衛東:政府技改扶持振奮人心
制造業轉型壓力巨大,市里面也有很多好的扶持政策。會上,創新金融服務為制造業服務被多次提及,如引入融資租賃公司,通過租賃形式緩解會員企業購銷設備資金難題等,印象尤為深刻。制造業企業大多是一步一個腳印走來的,不是暴利行業。許多企業在設備升級過程中缺乏資金,通過租賃設備的方式,能夠促進更多的企業進行技術改造。
中南機械的核心業務是精密機械制造,近幾年來雖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技術改造,但還有許多工序是由工人來作業的,機器換人需求巨大。聽到市長魯毅介紹省里有75億元技改扶持資金,佛山市區三年投入24億元技改扶持資金,我很興奮,未來公司將積極申報技改項目,加大技改投入,進一步實現生產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此外,中南機械也正在向智能領域發力,與華南理工大學合作進軍3D打印產業。
廣東東方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謝威煒:下一步進軍智能物流
過去企業的智造轉型是自發性的,如今有了政府來協調的話,心里更加有底。
我們企業已經進行一些工業4.0的探索,去年也收購了一些歐洲的企業,完善了我們的產業鏈。目前在智能制造上我們也一直“在路上”,今年我們已經在工業物流上進行了一些智能化的探索。今年2月份我們還在上海的機械展會上推出了我們的聯動機,目前我們的自動化產業鏈已經比較完善了,在下一步運作中的目標是成為智能物流的解決方案商。民企每邁一步都要花真金白銀去投入,希望政府能多多支持我們。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到5500億
為貫徹落實省工業轉型升級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加快我市工業創新驅動轉型升級,我市公布《佛山市工業轉型升級攻堅戰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5-2017年)》的征求意見稿。在昨日的動員大會上,副市長宋德平對工業轉型升級攻堅戰三年行動工作進行了部署。佛山工業轉型升級攻堅戰三年行動的總體目標是,到2017年末,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從2014年的4249.23億元增長到5500億元,年均增長9%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從2014年的25.66萬元/人提升到29萬元/人左右。

行動方案指出,要重點強化企業自主創新地位,打造工業轉型升級新引擎; 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重塑工業轉型升級新優勢,加快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建設,培育工業轉型升級新增長極;推動制造業智能化,拓展工業轉型升級新路徑;推進工業綠色發展,形成工業轉型升級新模式。
根據方案,至2017年末,佛山工業企業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工程實驗室440家,比2014年末增加75家左右,涌現出一批創新能力、規模與品牌位居世界前列的創新型領軍企業。
設立規模100億元的發展基金

對于現在有企業創新意愿不足,缺資金、人才,市委書記劉悅倫表示,政府就要搭建平臺,優化服務,讓企業敢于創新善于創新實現轉型升級。
據了解,為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2015年~2017年,全市計劃統籌帶動124億元,集中支持工業轉型升級。一是財政安排企業技術改造資金24億元,通過事后獎補、貸款貼息、撥貸聯動、設備租賃等方式支持工業企業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二是設立規模達到100億元的工業轉型升級產業發展基金。計劃三年安排財政資金24億元,帶動社會資金投入76億元,通過股權投資、貼息、事后獎補等方式,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效應,進一步激活現有各類財政專項資金的帶動作用,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工業轉型升級攻堅行動。
會上,市長魯毅還鼓勵佛山企業積極爭取省級工業轉型升級扶持資金。據悉,2015~2017年省級工業轉型升級扶持項目資金為516億元。
劉悅倫還表示,可以先在某個行業做示范,再全行業推廣。比如維尚家具率先實現了“互聯網+”和智能化,為什么不能在家具行業推廣經驗?“在全行業推廣開來,未來我們佛山的智能家具產業可能在全世界、全國都領先。”劉悅倫說,在家電、陶瓷裝備制造、紡織等行業也一樣,通過創新企業示范帶頭全行業帶動起來,發展潛力無限。
積極推動企業實現機器換人
全世界范圍內已掀起新一輪的工業革命浪潮,發達國家紛紛推出再工業化,工業發展已經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信息化、智能化成為必然選擇。
市長魯毅在7日的動員大會上表示,在這樣的國際大背景下,新一輪工業革命對佛山市的企業來說,是一次難得的機遇,只有搶抓機遇,加快轉型升級,就有希望搭上新一輪工業革命的快車,甚至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大大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實現彎道超車。
其中,機器換人成為重要抓手。我市為推動制造業智能化,拓展工業轉型升級新路徑,還將打造機器人等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基地,實施“百企智能制造提升工程”和“機器人領跑”專項行動,發展智能制造服務業新業態和智能產品產業。
另外,對標“中國制造2025”發展規劃,借鑒德國工業4.0經驗做法,結合佛山實際,我市還制訂《佛山制造2025行動計劃》,提出以實施創新驅動為導向,以推進智能制造為核心,以強化工業基礎為重要支撐,以提升質量品牌為重要抓手,以發展綠色制造為重要方向,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裝備、汽車制造業、新能源裝備、節能環保裝備、生產性服務業”六大領域,推動家電、金屬材料加工、陶瓷、紡織服裝、家具、食品飲料等傳統行業改造提升,實現我市制造業跨越式發展。
根據我市實施的機器換人方案,到2017年,要帶動3000家以上企業完成機器換人,促進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0%以上完成新一輪技術改造。
機器換人方案
到2017年,要帶動3000家以上企業完成機器換人,促進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0%以上完成新一輪技術改造。
抓好10家大型骨干企業改造示范項目,帶動100家以上傳統產業的規模以上企業完成自動化改造,抓好50家大型骨干企業應用示范項目,帶動500家以上傳統產業的規模以上企業完成自動化改造。
中小微企業轉型則抓好100家勞動密集型企業示范項目,帶動2000家以上企業實施機器換人。
“錯過‘互聯網+’ 落后一個時代”
在佛山工業轉型升級中,“互聯網+”可以發揮怎樣的作用?昨日,全市工業轉型升級攻堅動員大會上,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志豪結合舉辦中國“互聯網+”博覽會,推進“互聯網+”制造業、“互聯網+”安全生產等重點行動,就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對于佛山產業轉型升級的意義進行解讀。
“如果錯過一次機會,就會落后一個時代。”黃志豪說,對“舉全市之力”在佛山全面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舉辦中國“互聯網+”博覽會,市委市政府“已經形成共識”。
中國工程院將落子佛山 建“互聯網+”智能制造研究院
將于9月11日至15日舉辦的中國“互聯網+”博覽會,是佛山“互聯網+”行動計劃的第一重點。屆時,博覽會將同時進行第二屆機器人與智能裝備博覽會、中德工業4.0高峰論壇,目前市經信部門也正籌備天智網與佛山裝備制造業對接會等。
“我們的目標不僅要把佛山打造成為一個全國性‘互聯網+’的展示中心,還要謀劃建設10個‘互聯網+’ 專題產業園區或孵化器。”黃志豪透露,其中一個頗具分量的孵化器,就是中國工程院已準備在南海建立的“互聯網+”智能制造研究院。
此外,還將在全市范圍舉辦100場互聯網創新創業活動;孵化培育1000家“互聯網+”創新型企業; 支持1萬家佛山傳統企業與互聯網企業實現跨界融合;推動佛山32個鎮(街道),以專業鎮角度,開展各具特色的“互聯網+”行動計劃。
“市科技、經信部門針對互聯網+示范企業的扶持政策,正在加緊制定,將盡快出臺。”黃志豪說。
力促產業轉型升級 首推“互聯網+”制造業
“佛山推進‘互聯網+’,關鍵是要帶動產業轉型升級,首先要推進實施‘互聯網+’制造業。”黃志豪介紹,目前佛山還同時著手研究推進“互聯網+”金融,通過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切實破解由于銀企信息不對稱造成對實體經濟支持不足的困境。
“互聯網+”浪潮撲面而來,佛山各區都有一批可與之融合發展的重點領域。比如禪城的紡織服裝、陶瓷、建筑材料;南海的金融、高端裝備制造、鋁型材; 順德家電、家具以及跨境電子貿易;高明的服裝、電器;三水的建材、飲料行業等。
而此前佛山市科技、經信部門在調研中發現,凡提早介入“互聯網+”領域的傳統行業企業,增長都非常快。黃志豪也表示,各級政府要主動推動“互聯網+”與產業的融合發展,加快推進“互聯網+”在各自重點行業領域的應用。“現在,不同地區面對同一個互聯網,已沒有地域上的優劣勢之分。誰先運用互聯網+,誰就贏得先機。”
同步提升質量與安全 啟動“互聯網+”安全生產
“工業生產的質量、效益與安全生產同步提升,是佛山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體現,然而政府監管與企業履行主體責任間仍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這已成為當前佛山安全生產的主要矛盾。”
黃志豪透露,作為佛山“互聯網+”行動計劃十大重點行動之一,“互聯網+”安全生產行動計劃,下周將在全市范圍正式啟動。
目前市政府正謀劃整合資源,將在市安監局組建一個安全生產非現場監管中心。核心手段就是利用互聯網技術,對各區、鎮、村、企業等的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問題改進、管理到位與否等等,進行實時監控,嚴格管理。“只有安全生產水平提高了,佛山工業的轉型升級、工業質量的提高才有保障。”
企業反響:
佛山市技術創新協會秘書長黃志海:創新需要行業間交叉協作
我回去后將會向協會企業重點宣傳主要精神,無論是本土企業,還是引進的海歸企業,把相關政策細化到一些具體的技改、創新項目,尤其是一些企業的重大技術項目,要讓他們可以用好省市的支持政策,增強技改的積極性。
會上書記市長反復提到的事前申報和事后獎補,以前我們都知道得太少,像企業技改可以租賃設備,以前更是沒聽說過。之前我們有企業投7000多萬元進行技改,如果早知道可以租賃設備,就可以節省一些投入。
如今創新并不是一個領域單獨可以完成的,需要不同行業交叉協作。所以在落實扶持政策的同時,也希望政府部門可以在資源整合和促進信息交互方面做一些協助和推動。
中南機械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毛衛東:政府技改扶持振奮人心
制造業轉型壓力巨大,市里面也有很多好的扶持政策。會上,創新金融服務為制造業服務被多次提及,如引入融資租賃公司,通過租賃形式緩解會員企業購銷設備資金難題等,印象尤為深刻。制造業企業大多是一步一個腳印走來的,不是暴利行業。許多企業在設備升級過程中缺乏資金,通過租賃設備的方式,能夠促進更多的企業進行技術改造。
中南機械的核心業務是精密機械制造,近幾年來雖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技術改造,但還有許多工序是由工人來作業的,機器換人需求巨大。聽到市長魯毅介紹省里有75億元技改扶持資金,佛山市區三年投入24億元技改扶持資金,我很興奮,未來公司將積極申報技改項目,加大技改投入,進一步實現生產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此外,中南機械也正在向智能領域發力,與華南理工大學合作進軍3D打印產業。
廣東東方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謝威煒:下一步進軍智能物流
過去企業的智造轉型是自發性的,如今有了政府來協調的話,心里更加有底。
我們企業已經進行一些工業4.0的探索,去年也收購了一些歐洲的企業,完善了我們的產業鏈。目前在智能制造上我們也一直“在路上”,今年我們已經在工業物流上進行了一些智能化的探索。今年2月份我們還在上海的機械展會上推出了我們的聯動機,目前我們的自動化產業鏈已經比較完善了,在下一步運作中的目標是成為智能物流的解決方案商。民企每邁一步都要花真金白銀去投入,希望政府能多多支持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