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中國鋁工業在面臨嚴峻挑戰的同時,亦有著空前的機遇,面對紛雜繁復的市場變化,如何實現破局、合作、發展是所有鋁企業亟需解決的共同課題。
5月22日,由中國有色金屬學會主辦的“新常態,新鋁業——中國鋁工業轉型與升級發展高峰論壇”在三門峽市天鵝湖國際大酒店舉行。副市長王振清出席論壇并致辭。
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理事長康義、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牛雄、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教授級高工謝水生等七位專家學者圍繞新常態下鋁工業如何轉型升級,分別進行了不同主題的學術演講和精彩分享。
為幫助更多企業在新常態下準確理解當前經濟及產業發展環境,適時把握上下游產業鏈的發展動向,充分利用融資、投資和上市等手段實現企業戰略轉型與產業升級,提升企業技術與裝備水平,加快推進新型鋁加工制造業基地建設和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推動中國鋁工業在新起點上加快轉型與升級發展,中國有色金屬學會聯合國家鋁及鋁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及業內權威機構,定于5月21-23日(第21屆中國(三門峽)國際黃河旅游節暨投資貿易洽談會期間)在河南省三門峽市舉辦“新常態,新鋁業——中國鋁工業轉型與升級發展高峰論壇”,旨在深度解讀新形勢下鋁工業發展的大政方針,多角度深入溝通鋁工業產業鏈條科學合理配置,系統化探討新常態下鋁工業轉型升級發展破局之道。屆時眾多媒體將進行深度專題報道,鋁工業產業鏈相關知名企業現場交流、互動,共商行業發展大計。

圖為:中國鋁工業轉型與升級發展高峰論壇現場
一、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中國有色金屬學會
承辦單位:三門峽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國家鋁及鋁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三門峽產業集聚區
澠池產業集聚區
湖濱工業園區
支持單位: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東北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
鄭州大學物理工程學院
陜西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二、時間地點
論壇時間:2015年5月21至23日。
論壇地點:河南省三門峽市天鵝湖國際大酒店。
三、論壇主題
破局 合作 發展
四、論壇議程
1、論壇開幕式;
2、新常態,新鋁業——行業專家主題演講;
3、破局新鋁業——鋁工業轉型與升級互動論壇;
4、“鋁”途光明三門峽——三門峽鋁工業發展戰略交流;
5、第一屆中國(三門峽)鋁業大會籌備會。
五、媒體支持
1、第21屆中國(三門峽)國際黃河旅游節暨投資貿易洽談會中央及省級相關媒體;
2、中國鋁業網、中鋁網、中國有色設備信息網等行業媒體。
六、參加人員
中國有色金屬學會領導,鋁行業著名專家及學者,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單位領導及負責人;為鋁行業提供設備、材料、服務等的中外企業管理和技術人員;金融、信息、市場分析等行業有關單位專業人員;政府官員、新聞媒體。
七、主要內容
1、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理事長康義致辭并作主題演講;
2、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牛熊、東北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院長張廷安等相關專家學者進行主題演講;
3、三門峽產業集聚區、澠池產業集聚區、湖濱工業園區發布招商項目;
4、國家鋁質檢中心與陜西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等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八、日程安排
1、第一天(5月21日):來賓及與會人員報到;
2、第二天(5月22日):大會演講、正式論壇;
3、第三天(5月23日):參觀考察。
九、其他事宜
1、本次會議為定向邀請參加,不收取會議費,會議統一安排食宿,住宿費用自理;
2、此次論壇將為明年要召開的中國鋁業大會做組織準備,適時成立中國鋁業大會籌備委員會,請有關單位務必高度重視。參會代表請把報名回執發至ysjs@china-mcc.com,或傳真至010-88796074,由于會議期間舉辦國際黃河旅游節暨投資貿易洽談會,酒店尤為緊張,所以沒有報名回執不能保證住宿,回執表見附件;
3、會場設置多媒體設備,請做市場推廣和學術交流的領導和代表準備好PPT講稿,務必提前一周交給會務組,以便會議交流;
4、為推動鋁工業發展,歡迎國內外有關公司及機構支持、贊助本次會議。我們將提供小型展位及大會發言等多種形式,為支持、贊助單位提供擴大市場、拓展業務的良機,贊助具體事宜,請與組委會聯系。
十、組委會聯系方式
地 址:北京市復興路12號 郵 編:100038
聯系人:陳 斌 手 機:13811493864
電 話:010-88797894 63971450 傳 真:010-88796074
郵 箱:ysjs@china-mcc.com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是黨中央做出的重大戰略判斷,集中體現了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隅”。“新常態”將對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我們必須密切關注、把握方向,全面認識新常態,主動適應新常態。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概括了新常態的九大基本特征,都與我們行業的實際密切相關。近年來,有色金屬行業的發展環境、發展動力和發展方式,都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有色金屬工業將從高速增長轉入中高速增長。從需求看,隨著經濟增速下降、國內投資與消費需求放緩、國際市場飽和,國內外有色金屬需求增速逐步放緩。從供給看,隨著資源環境約束收緊、中低端產品的過剩,有色金屬產能擴張的空間削弱。多年以來我國投資增速遠高于GDP增速、有色金屬投資增速又遠高于整個工業,這兩個“高于”的狀況都已經基本結束。供需兩方面的下行因素,導致最近兩年主要有色金屬生產、消費、投資增長率已經回落到一位數,預計今后還將有所下降。量變引發質變,這對全行業發展的方方面面都將產生深刻影響。
——有色金屬工業增長動力逐步發生深刻轉變。過去一個時期拉動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生產、消費快速增長的動力趨于削弱或消失。從競爭形態看,市場競爭由依靠數量擴張和價格競爭逐步轉向依靠質量提升、差異化競爭為主,簡單靠數量擴張的發展動力正在削弱。從成本結構看,隨著人口紅利結束、勞動力成本上升和資源環境約束收緊,過去依靠低勞動力和低環保投入維持的增長動力正在削弱。從政府政策來看,政府政策不再著眼于大規模刺激,而是側重于定向調控、區間調控,過去那種靠政府支持、批項目的發展動力正在削弱。發展動力從數量規模向質量效益轉變,從模仿向創新轉變,從依靠政策向依靠市場和法律轉變。
——有色金屬工業轉型升級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多年來,在依靠數量規模擴張的條件下,我們形成了一些習慣思維、習慣做法。在“吃老本”的同時,各方面有很多欠賬。雖然總量規模已經全球第一,但資源保障力、市場影響力、技術引導力和文化感召力與世界一流強國相比,仍存在差距。產業組織過于分散、上下游以及產學研用的協作不夠順暢、行業自治自律力度有待加強、創新能力不足、人才培養和管理提升的欠賬很大。這些問題,在高速發展時往往感覺不到,但再不重視,就會同新常態越來越不適應。同時,隨著經濟增速下調,各類隱性風險逐步顯性化,特別是產能擴張較快的行業,積累了不小的債務風險,一些老國企、資源枯竭企業還面臨人員安置、資產處置、社會保障方面的遺留問題。
這些趨勢表明,和整個中國經濟一樣,有色金屬工業也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新常態演化,這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機遇和風險同在,光明和曲折并存。2011年以來,我們提出“全面建設有色金屬工業強國”,實現依靠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提升驅動,這和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的要求是一致的。
適應新常態,要做到觀念上適應、認識上到位、方法上對路、工作上得力,增強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實現有色金屬工業發展從舊常態向新常態的平穩轉換。
要更新觀念認識。新常態不是短期的趨勢,而是長期性、根本性的變化。要在全行業凝聚共識,群策群力,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把中央的決策部署細化為指導行業企業發展的具體思路。
要增強戰略定力。新常態必然伴隨著以前沒有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甚至遇到一定的風險。對此,既要充分重視,增強憂患意識,又要看到這是發展階段轉換過程中必然要出現的現象。“生一弊,必潛一利”,新常態倒逼改革創新,將給中國經濟、給有色金屬工業帶來新的機遇和希望。要增強定力,不為一時一地得失所動,多做強基固本、著眼長遠的工作。
要埋頭苦干實干。“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來的,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一切難題,只有在實干中才能破解;一切機遇,只有在實干中才能把握。近年來,有色工業協會和全行業各單位一起,在推進科技進步、化解產能、擴大應用、節能減排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中許多已經取得顯著成效。要繼續咬定青山不放松,每件事都要善始善終,善做善成,堅定不移干下去。當前,最重要的是在結構調整、創新驅動、綠色發展三個方面力爭有所突破。
適應新常態,結構調整是根本。當前尤其要把化解電解鋁等行業產能過剩作為重點,深入調研,謀劃對策,善于分析預測,避免盲目發展,并通過擴大應用從根本上化解產能。
適應新常態,創新驅動是關鍵。我們不僅要靠創新驅動實現節能減排、擴大應用,更要靠創新驅動發展有色金屬新材料,占據未來競爭制高點,推動行業實現高端發展。科研方向、投資重點、質量管理和標準制定,都要圍繞創新驅動展開。
適應新常態,綠色發展是前提。這是有色金屬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一方面,要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宣傳、推廣綠色有色金屬材料;另一方面,要積極對傳統礦山、冶煉實施綠色改造,倡導綠色產業文化。
面對新常態,有色金屬行業發展已經進入關鍵的歷史轉折時期。我們要繼續以對全行業高度負責的態度,振奮精神做好各項工作,不斷交出建設有色金屬工業強國的滿意答卷。
5月22日,由中國有色金屬學會主辦的“新常態,新鋁業——中國鋁工業轉型與升級發展高峰論壇”在三門峽市天鵝湖國際大酒店舉行。副市長王振清出席論壇并致辭。
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理事長康義、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牛雄、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教授級高工謝水生等七位專家學者圍繞新常態下鋁工業如何轉型升級,分別進行了不同主題的學術演講和精彩分享。
為幫助更多企業在新常態下準確理解當前經濟及產業發展環境,適時把握上下游產業鏈的發展動向,充分利用融資、投資和上市等手段實現企業戰略轉型與產業升級,提升企業技術與裝備水平,加快推進新型鋁加工制造業基地建設和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推動中國鋁工業在新起點上加快轉型與升級發展,中國有色金屬學會聯合國家鋁及鋁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及業內權威機構,定于5月21-23日(第21屆中國(三門峽)國際黃河旅游節暨投資貿易洽談會期間)在河南省三門峽市舉辦“新常態,新鋁業——中國鋁工業轉型與升級發展高峰論壇”,旨在深度解讀新形勢下鋁工業發展的大政方針,多角度深入溝通鋁工業產業鏈條科學合理配置,系統化探討新常態下鋁工業轉型升級發展破局之道。屆時眾多媒體將進行深度專題報道,鋁工業產業鏈相關知名企業現場交流、互動,共商行業發展大計。

圖為:中國鋁工業轉型與升級發展高峰論壇現場
一、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中國有色金屬學會
承辦單位:三門峽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國家鋁及鋁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三門峽產業集聚區
澠池產業集聚區
湖濱工業園區
支持單位: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東北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
鄭州大學物理工程學院
陜西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二、時間地點
論壇時間:2015年5月21至23日。
論壇地點:河南省三門峽市天鵝湖國際大酒店。
三、論壇主題
破局 合作 發展
四、論壇議程
1、論壇開幕式;
2、新常態,新鋁業——行業專家主題演講;
3、破局新鋁業——鋁工業轉型與升級互動論壇;
4、“鋁”途光明三門峽——三門峽鋁工業發展戰略交流;
5、第一屆中國(三門峽)鋁業大會籌備會。
五、媒體支持
1、第21屆中國(三門峽)國際黃河旅游節暨投資貿易洽談會中央及省級相關媒體;
2、中國鋁業網、中鋁網、中國有色設備信息網等行業媒體。
六、參加人員
中國有色金屬學會領導,鋁行業著名專家及學者,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單位領導及負責人;為鋁行業提供設備、材料、服務等的中外企業管理和技術人員;金融、信息、市場分析等行業有關單位專業人員;政府官員、新聞媒體。
七、主要內容
1、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理事長康義致辭并作主題演講;
2、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牛熊、東北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院長張廷安等相關專家學者進行主題演講;
3、三門峽產業集聚區、澠池產業集聚區、湖濱工業園區發布招商項目;
4、國家鋁質檢中心與陜西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等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八、日程安排
1、第一天(5月21日):來賓及與會人員報到;
2、第二天(5月22日):大會演講、正式論壇;
3、第三天(5月23日):參觀考察。
九、其他事宜
1、本次會議為定向邀請參加,不收取會議費,會議統一安排食宿,住宿費用自理;
2、此次論壇將為明年要召開的中國鋁業大會做組織準備,適時成立中國鋁業大會籌備委員會,請有關單位務必高度重視。參會代表請把報名回執發至ysjs@china-mcc.com,或傳真至010-88796074,由于會議期間舉辦國際黃河旅游節暨投資貿易洽談會,酒店尤為緊張,所以沒有報名回執不能保證住宿,回執表見附件;
3、會場設置多媒體設備,請做市場推廣和學術交流的領導和代表準備好PPT講稿,務必提前一周交給會務組,以便會議交流;
4、為推動鋁工業發展,歡迎國內外有關公司及機構支持、贊助本次會議。我們將提供小型展位及大會發言等多種形式,為支持、贊助單位提供擴大市場、拓展業務的良機,贊助具體事宜,請與組委會聯系。
十、組委會聯系方式
地 址:北京市復興路12號 郵 編:100038
聯系人:陳 斌 手 機:13811493864
電 話:010-88797894 63971450 傳 真:010-88796074
郵 箱:ysjs@china-mcc.com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是黨中央做出的重大戰略判斷,集中體現了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隅”。“新常態”將對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我們必須密切關注、把握方向,全面認識新常態,主動適應新常態。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概括了新常態的九大基本特征,都與我們行業的實際密切相關。近年來,有色金屬行業的發展環境、發展動力和發展方式,都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有色金屬工業將從高速增長轉入中高速增長。從需求看,隨著經濟增速下降、國內投資與消費需求放緩、國際市場飽和,國內外有色金屬需求增速逐步放緩。從供給看,隨著資源環境約束收緊、中低端產品的過剩,有色金屬產能擴張的空間削弱。多年以來我國投資增速遠高于GDP增速、有色金屬投資增速又遠高于整個工業,這兩個“高于”的狀況都已經基本結束。供需兩方面的下行因素,導致最近兩年主要有色金屬生產、消費、投資增長率已經回落到一位數,預計今后還將有所下降。量變引發質變,這對全行業發展的方方面面都將產生深刻影響。
——有色金屬工業增長動力逐步發生深刻轉變。過去一個時期拉動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生產、消費快速增長的動力趨于削弱或消失。從競爭形態看,市場競爭由依靠數量擴張和價格競爭逐步轉向依靠質量提升、差異化競爭為主,簡單靠數量擴張的發展動力正在削弱。從成本結構看,隨著人口紅利結束、勞動力成本上升和資源環境約束收緊,過去依靠低勞動力和低環保投入維持的增長動力正在削弱。從政府政策來看,政府政策不再著眼于大規模刺激,而是側重于定向調控、區間調控,過去那種靠政府支持、批項目的發展動力正在削弱。發展動力從數量規模向質量效益轉變,從模仿向創新轉變,從依靠政策向依靠市場和法律轉變。
——有色金屬工業轉型升級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多年來,在依靠數量規模擴張的條件下,我們形成了一些習慣思維、習慣做法。在“吃老本”的同時,各方面有很多欠賬。雖然總量規模已經全球第一,但資源保障力、市場影響力、技術引導力和文化感召力與世界一流強國相比,仍存在差距。產業組織過于分散、上下游以及產學研用的協作不夠順暢、行業自治自律力度有待加強、創新能力不足、人才培養和管理提升的欠賬很大。這些問題,在高速發展時往往感覺不到,但再不重視,就會同新常態越來越不適應。同時,隨著經濟增速下調,各類隱性風險逐步顯性化,特別是產能擴張較快的行業,積累了不小的債務風險,一些老國企、資源枯竭企業還面臨人員安置、資產處置、社會保障方面的遺留問題。
這些趨勢表明,和整個中國經濟一樣,有色金屬工業也在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新常態演化,這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機遇和風險同在,光明和曲折并存。2011年以來,我們提出“全面建設有色金屬工業強國”,實現依靠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提升驅動,這和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的要求是一致的。
適應新常態,要做到觀念上適應、認識上到位、方法上對路、工作上得力,增強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實現有色金屬工業發展從舊常態向新常態的平穩轉換。
要更新觀念認識。新常態不是短期的趨勢,而是長期性、根本性的變化。要在全行業凝聚共識,群策群力,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把中央的決策部署細化為指導行業企業發展的具體思路。
要增強戰略定力。新常態必然伴隨著以前沒有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甚至遇到一定的風險。對此,既要充分重視,增強憂患意識,又要看到這是發展階段轉換過程中必然要出現的現象。“生一弊,必潛一利”,新常態倒逼改革創新,將給中國經濟、給有色金屬工業帶來新的機遇和希望。要增強定力,不為一時一地得失所動,多做強基固本、著眼長遠的工作。
要埋頭苦干實干。“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來的,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一切難題,只有在實干中才能破解;一切機遇,只有在實干中才能把握。近年來,有色工業協會和全行業各單位一起,在推進科技進步、化解產能、擴大應用、節能減排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中許多已經取得顯著成效。要繼續咬定青山不放松,每件事都要善始善終,善做善成,堅定不移干下去。當前,最重要的是在結構調整、創新驅動、綠色發展三個方面力爭有所突破。
適應新常態,結構調整是根本。當前尤其要把化解電解鋁等行業產能過剩作為重點,深入調研,謀劃對策,善于分析預測,避免盲目發展,并通過擴大應用從根本上化解產能。
適應新常態,創新驅動是關鍵。我們不僅要靠創新驅動實現節能減排、擴大應用,更要靠創新驅動發展有色金屬新材料,占據未來競爭制高點,推動行業實現高端發展。科研方向、投資重點、質量管理和標準制定,都要圍繞創新驅動展開。
適應新常態,綠色發展是前提。這是有色金屬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一方面,要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宣傳、推廣綠色有色金屬材料;另一方面,要積極對傳統礦山、冶煉實施綠色改造,倡導綠色產業文化。
面對新常態,有色金屬行業發展已經進入關鍵的歷史轉折時期。我們要繼續以對全行業高度負責的態度,振奮精神做好各項工作,不斷交出建設有色金屬工業強國的滿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