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礦電鋁科澳公司針對夏季高溫多雨,極端災害性天氣頻發的情況,突出重點、強化措施,層層動員,充分做好夏季“三防”工作,為夏季安全生產筑起堅實屏障。
該公司根據廠區臨近南沙河,地勢較低、高層建筑多、供電線路電壓等級高、電流大等實際情況,利用班前班后會、宣傳教育日等時間,引導員工充分認清夏季“三防”工作的重要性、艱巨性、復雜性,從維護公司安全發展大局的高度,切實增強安全危機意識、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各車間明確責任、指定專人,嚴格按照每周排查、日常巡查和雨前、雨中、雨后不間斷檢查相結合的原則,加強對本單位內部可能帶來的事故隱患進行經常性排查,嚴格落實防汛、防澇、防雷電、防大風、防中暑等安全措施,切實做好易由自然災害引發事故災難的防范工作,全面排查不留盲區。
該公司嚴格執行《山東省防御和減輕雷電災害管理規定》,各車間每周組織一次防雷電設施設備、接地保護防銹蝕、固定牢固等情況檢查并保留自檢記錄。聯系鄒城市氣象局完成公司內防雷設施設備的檢測工作,進一步落實防雷設施設備的屬地管理責任,各車間在5-8月份每月對屬地管理范圍內的防雷設施設備做一次遙測,并在每月10日前上報遙測結果。加強防雷電安全培訓,各單位加強防雷電安全常識的學習培訓,教育職工在雷雨天氣遠離鋁錠存放區。對全廠門窗、牌版、輕鋼結構廠房、彩鋼瓦建筑物等完好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排查,確保防風防雨效果。每月組織機電安全專項檢查,重點檢查供電線路、變壓器、高壓開關柜、高壓電纜等設備、設施,供電系統繼電保護整定值整定及校驗,確保靈敏可靠。加強廠區內外防洪清淤工作,完成了廠區內所有排水溝、沉淀池、低洼場所清淤工作,及廠外南墻防洪溝、鐵路橋下污水泵池、鐵路橋排水管路防腐,和雨水池、沉淀池、澄清池、調節池的清淤工作,全力以赴做好夏季“三防”工作。
兗礦鋁用陽極公司今年依托升級版的訂單式生產方式,一季度全面完成電鋁公司下達的收入、產銷等7項硬指標,業績排名電鋁公司第一。4月份公司賬面上首次有了30余萬元的盈利,職工的情緒空前高漲,廠子一掃過去常年虧損、質量不穩的頹勢。
公司總經理汪東去年11月競聘經營上任的第三天就跑去大西北搶訂單,爭取來3.6萬噸鋁用陽極碳塊大訂單的消息傳回家,職工們眼前一亮,看到競聘經營帶來了新轉機。
乘著外部大訂單的東風,陽極公司開始倒逼內部生產管理,一場創新創效的熱潮在每個員工的心中升騰起來。
大眾創新點多面廣
15年剛開始,焙燒車間在創新上就亮點很多。
車間焙燒工曹大慶看到生產炭塊表面粘料多、難清理,自動自發想點子,經過重新配比填充料和更改炭碗裝料比例多次實驗,提高了炭碗清理的速度。看到車間爐面燃燒系統火道拉火現象頻繁,導致系統多次停運,曹大慶又提出辦法:護面工每半小時檢查一次,重新優化燃燒架的溫度調整參數,出現拉火時分系統處理火星。建議被采納后,系統運行周期大大提高。
由焙燒車間開展的填充料篩分系統改造項目,實現了對填充料循環再利用。為此,還獲得了廠創新成果一等獎。在陽極公司一季度35項創新成果中,焙燒車間就占了10項。
公司班子還發揮收入的杠桿作用,提出“誰設計誰創新誰得利”、“誰修給誰錢”的激勵獎勵辦法,每名員工的積極性都得到充分調動。
在填充料篩分系統的改造過程中,篩分功能的設計制造全部由公司內部人來設計制造。“除了振動篩我們制造不來,其它全部利用廢料加工而來,這一項就節省大量外委費用。”汪東說。
“以前很多都要外委的活,現在全部都由我們自己的工人設計制作。”談起人的變化,汪東很是自豪。
汪東還告訴記者,現在公司的大學生創新激情也很強烈,他們利用業余時間,設計了自動清理器,將以前需要10多個人干的活,變成2、3個人就可以完成。現在圖紙已經設計出來,正在制作中。
公司發起的舉薦學科帶頭人活動,也是按照誰設計誰得利的原則來調動設計人員積極性。汪東補充說,公司很多項專利,都是我們員工立足現場實際設計發明出來的。
陽極公司還把工藝研究室與勞模創新工作室合二為一,所有課題都圍繞安全、生產、增效去探索。
全員創效積少成多
余熱煅燒車間通過小技改創造了大效益。
車間技術人員通過改變泵電機轉速等技改,實現了主控室遠程調節氨水投放量。車間副主任胡德才介紹說,改造后我們的氨水使用量由原來的每天10噸以上降為現在的6噸左右,節省了生產成本,而且車間通過調整下料量和控制煅燒帶位置,可以實現無天然氣煅燒?,F在余熱系統可以達到90萬度的月發電量。
“斗式提升機易發生堵料磨斷皮帶的現象,加裝報警保護后,實現堵料報警并自動停機,避免拉斷斗提皮帶,也減少了維修費用和檢修工作量。”技術主管趙榮對車間的每處技改都了如指掌。
成型車間管理人員主動放棄休班,想盡辦法提高系統連續運行能力,保證產量質量。他們前一天24小時值班、第二天仍在現場忙碌半天甚至一整天的現象已成常態。晝夜奮戰保證了成型機模具更換調試和關鍵設備維修等重大工作。車間的運行班、檢修班、返回料班用各種辦法提高工效。
從管理人員到班組,從班組再到個人,成型車間通過全員上陣實現了全員創效,元月份完成生塊產量10654塊,合計9908.22噸,順利實現車間生產任務開門紅。
“我們的全圓弧形生陽極制造專利技術,不僅降低單耗、電耗等成本,還具有產品合格率高、運輸無破損等6大好處”總經理汪東說,這項由廠自主創新的專利技術,帶來的不僅是巨大的效益,還有更強的市場競爭優勢。
2015年,陽極公司由訂單倒逼生產管理開始,通過激發大眾創新活力,到初步實現全員全崗位創效,一個“全員參與、全層級貫穿、全產業覆蓋、全流程融入”的多維度創新創效體系正在構建。
該公司根據廠區臨近南沙河,地勢較低、高層建筑多、供電線路電壓等級高、電流大等實際情況,利用班前班后會、宣傳教育日等時間,引導員工充分認清夏季“三防”工作的重要性、艱巨性、復雜性,從維護公司安全發展大局的高度,切實增強安全危機意識、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各車間明確責任、指定專人,嚴格按照每周排查、日常巡查和雨前、雨中、雨后不間斷檢查相結合的原則,加強對本單位內部可能帶來的事故隱患進行經常性排查,嚴格落實防汛、防澇、防雷電、防大風、防中暑等安全措施,切實做好易由自然災害引發事故災難的防范工作,全面排查不留盲區。
該公司嚴格執行《山東省防御和減輕雷電災害管理規定》,各車間每周組織一次防雷電設施設備、接地保護防銹蝕、固定牢固等情況檢查并保留自檢記錄。聯系鄒城市氣象局完成公司內防雷設施設備的檢測工作,進一步落實防雷設施設備的屬地管理責任,各車間在5-8月份每月對屬地管理范圍內的防雷設施設備做一次遙測,并在每月10日前上報遙測結果。加強防雷電安全培訓,各單位加強防雷電安全常識的學習培訓,教育職工在雷雨天氣遠離鋁錠存放區。對全廠門窗、牌版、輕鋼結構廠房、彩鋼瓦建筑物等完好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排查,確保防風防雨效果。每月組織機電安全專項檢查,重點檢查供電線路、變壓器、高壓開關柜、高壓電纜等設備、設施,供電系統繼電保護整定值整定及校驗,確保靈敏可靠。加強廠區內外防洪清淤工作,完成了廠區內所有排水溝、沉淀池、低洼場所清淤工作,及廠外南墻防洪溝、鐵路橋下污水泵池、鐵路橋排水管路防腐,和雨水池、沉淀池、澄清池、調節池的清淤工作,全力以赴做好夏季“三防”工作。
兗礦鋁用陽極公司今年依托升級版的訂單式生產方式,一季度全面完成電鋁公司下達的收入、產銷等7項硬指標,業績排名電鋁公司第一。4月份公司賬面上首次有了30余萬元的盈利,職工的情緒空前高漲,廠子一掃過去常年虧損、質量不穩的頹勢。
公司總經理汪東去年11月競聘經營上任的第三天就跑去大西北搶訂單,爭取來3.6萬噸鋁用陽極碳塊大訂單的消息傳回家,職工們眼前一亮,看到競聘經營帶來了新轉機。
乘著外部大訂單的東風,陽極公司開始倒逼內部生產管理,一場創新創效的熱潮在每個員工的心中升騰起來。
大眾創新點多面廣
15年剛開始,焙燒車間在創新上就亮點很多。
車間焙燒工曹大慶看到生產炭塊表面粘料多、難清理,自動自發想點子,經過重新配比填充料和更改炭碗裝料比例多次實驗,提高了炭碗清理的速度。看到車間爐面燃燒系統火道拉火現象頻繁,導致系統多次停運,曹大慶又提出辦法:護面工每半小時檢查一次,重新優化燃燒架的溫度調整參數,出現拉火時分系統處理火星。建議被采納后,系統運行周期大大提高。
由焙燒車間開展的填充料篩分系統改造項目,實現了對填充料循環再利用。為此,還獲得了廠創新成果一等獎。在陽極公司一季度35項創新成果中,焙燒車間就占了10項。
公司班子還發揮收入的杠桿作用,提出“誰設計誰創新誰得利”、“誰修給誰錢”的激勵獎勵辦法,每名員工的積極性都得到充分調動。
在填充料篩分系統的改造過程中,篩分功能的設計制造全部由公司內部人來設計制造。“除了振動篩我們制造不來,其它全部利用廢料加工而來,這一項就節省大量外委費用。”汪東說。
“以前很多都要外委的活,現在全部都由我們自己的工人設計制作。”談起人的變化,汪東很是自豪。
汪東還告訴記者,現在公司的大學生創新激情也很強烈,他們利用業余時間,設計了自動清理器,將以前需要10多個人干的活,變成2、3個人就可以完成。現在圖紙已經設計出來,正在制作中。
公司發起的舉薦學科帶頭人活動,也是按照誰設計誰得利的原則來調動設計人員積極性。汪東補充說,公司很多項專利,都是我們員工立足現場實際設計發明出來的。
陽極公司還把工藝研究室與勞模創新工作室合二為一,所有課題都圍繞安全、生產、增效去探索。
全員創效積少成多
余熱煅燒車間通過小技改創造了大效益。
車間技術人員通過改變泵電機轉速等技改,實現了主控室遠程調節氨水投放量。車間副主任胡德才介紹說,改造后我們的氨水使用量由原來的每天10噸以上降為現在的6噸左右,節省了生產成本,而且車間通過調整下料量和控制煅燒帶位置,可以實現無天然氣煅燒?,F在余熱系統可以達到90萬度的月發電量。
“斗式提升機易發生堵料磨斷皮帶的現象,加裝報警保護后,實現堵料報警并自動停機,避免拉斷斗提皮帶,也減少了維修費用和檢修工作量。”技術主管趙榮對車間的每處技改都了如指掌。
成型車間管理人員主動放棄休班,想盡辦法提高系統連續運行能力,保證產量質量。他們前一天24小時值班、第二天仍在現場忙碌半天甚至一整天的現象已成常態。晝夜奮戰保證了成型機模具更換調試和關鍵設備維修等重大工作。車間的運行班、檢修班、返回料班用各種辦法提高工效。
從管理人員到班組,從班組再到個人,成型車間通過全員上陣實現了全員創效,元月份完成生塊產量10654塊,合計9908.22噸,順利實現車間生產任務開門紅。
“我們的全圓弧形生陽極制造專利技術,不僅降低單耗、電耗等成本,還具有產品合格率高、運輸無破損等6大好處”總經理汪東說,這項由廠自主創新的專利技術,帶來的不僅是巨大的效益,還有更強的市場競爭優勢。
2015年,陽極公司由訂單倒逼生產管理開始,通過激發大眾創新活力,到初步實現全員全崗位創效,一個“全員參與、全層級貫穿、全產業覆蓋、全流程融入”的多維度創新創效體系正在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