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1.產量有小幅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呈現快速增長
上半年,中國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共計1529.5萬噸,同比增長31.3%,增速比一季度回落4.7個百分點。6月日均產量為8.98萬噸,環比增長4.1%。
上半年,中國有色金屬礦采選、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56億元,同比增長34.3%,增幅比全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高8.8個百分點。1~6月,中國有色金屬礦采選、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占全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比例為1.69%,較2009年1.54%的平均值高0.15個百分點。
2.出口環比呈下降趨勢,主要有色金屬產品進口量回落
上半年,中國共出口原鋁107594噸,同比增長1453.9%。整體來看,2010年以來,中國原鋁出口波動較大,在經歷了前3個月的低迷之后,4月出現了巨幅增長,但5月和6月又出現了下降趨勢。此外,與2009年同期相比,有巨幅增長,其中4月的增幅最大,為41155.1%。
上半年,中國共進口原鋁156021噸,同比下降84.5%。整體來看,除1月進口較多外,其余各月進口相對較低,6月的進口量更是達到了上半年的最低點。此外,進入3月以來,進口量就一直較2009年同期有較大下降。
3.現貨價格整體滑坡,購進價格同比上漲
上半年,1#電解銅的平均價格為57206元/噸。2010年以來,1#電解銅的價格走勢波動較大,2月出現滑落,而3~4月又開始回升,但5~6月再次出現價格探底的情況。上半年,有色金屬原材料購進價格同比上漲27.8%。整體來看,2010年以來,有色金屬原材料購進價格呈逐月下滑趨勢。
4.行業增加值增速回落,利潤同比大幅增長
上半年,有色金屬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6%,同比加快11.7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回落5.1個百分點。整體來看,2010年以來,有色金屬行業增加值同比增幅呈現逐月減少的趨勢。
1~5月,有色行業實現利潤595億元,同比增長2.4倍,2009年同期為下降71%。其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利潤175億元,增長1.3倍,2009年同期為下降52.2%;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利潤420億元,增長3.3倍,2009年同期為下降77.9%。
二、存在的問題
1.產能過剩,庫存過高
今年以來,國內氧化鋁生產商大力擴產,年內已確認投產的新增產能達到790萬噸,未能確認的有510萬噸,在建但不能投產的也有230萬噸。此外,到今年年底,我國電解鋁冶煉產能將超過2300萬噸,供應過剩的情況將會更加嚴重。上半年,37家公布年報的有色上市公司期末存貨總額約為799.97億元,同比增長35.02%,逼近2008年第三季度庫存的歷史高位。巨額庫存不但大量占用流動資金,也讓企業面臨較大的經營風險。
2.原材料對外依存度過高
由于資源匱乏,我國有色金屬行業原材料對外依存度很高,其中目前銅原料的對外依存度超過70%;鋁原料的對外依存度超過50%;鉛鋅原料的對外依存度也分別超過40%。而且,盡管我國每年都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的有色金屬資源,卻一直缺乏與進口量及市場份額對等的定價話語權。
3.電價調整將壓縮中國鋁業盈利空間
根據國家發改委、電監會、能源局聯合下發的《關于清理對高耗能企業優惠電價等問題的通知》,限期取消現行對電解鋁、鐵合金、電石等高耗能企業用電價格的優惠,因此將大幅上調中鋁的噸鋁成本。同時預計,該政策的實施,對中國電解鋁的供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貿易摩擦困擾行業發展
隨著我國有色金屬加工業的技術進步,產品質量顯著提高,高附加值的銅管材和鋁型材、鋁板帶、箔等產品出口量迅速增加,受到了國外用戶的歡迎。同時一些國家趁國際金融危機之際,濫用世貿規則,對我國銅鋁材產品進行貿易救濟調查。近年來,貿易摩擦案件數量之多、時間之頻繁、涉及金額之大、影響面之廣,都是前所未有的,對有色行業帶來巨大的影響。
三、對策建議
1.提高產業集中度
政策應支持大型骨干企業實施跨地區兼并重組、區域內重組和企業集團之間的重組;而從優化資源配置、節能減排考慮出發,應支持鋁企業與煤炭、電力企業進行跨行業的重組、鼓勵再生金屬企業間重組。
2.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必須高度關注世界有色金屬科技發展的新趨勢,抓住機遇,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著力突破制約行業發展的共性、關鍵技術;著力推進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產業結構調整中的支撐作用,造就一批擁有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
3.開發海外礦產資源
要通過地質勘探、并購重組等多種方式,形成長期穩定的礦產資源基地,提高我國資源保障能力。目前,我國有色金屬產業境外礦產資源開發和收購海外企業取得了積極進展,但總體上與國外跨國公司還存在差距。
4.積極應對貿易摩擦
要積極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組織企業展開行業自律是化解貿易爭端的有效途徑;要積極發揮我國有色企業在起訴國的消費用戶的力量;要充分發揮企業的積極性;必要時可采取相應的反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