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集團公司、電鋁公司連續召開了改革發展工作會和經濟工作現場會,會議學習了龍礦集團應對挑戰、戰勝危機的先進經驗,特別是龍礦集團“敢于直面問題、變不可能為可能”、“吃干榨凈、干毛巾也要擰出水”的氣魄和舉措,給人帶來深深的震撼。再看鋁行業產能過剩、熊途漫漫,回望科澳鋁業成本倒掛、連年虧損,殘酷的現狀猶如烈日驕陽下在沙漠中負重苦行,要想生存下去,唯有歃血自救,置之死地而后生。人不自救天難救,天不救我我自救。
一、正確認識當前形勢,正視生死存亡危機
由于歷史沿革和兗礦輝煌發展的過去,廣大職工群眾從未真正認識到兗礦面臨的形勢嚴峻程度,科澳鋁業的干部職工也尚未真正感受生死存亡的煎熬。這既有國有企業機制體制的原因,也有不能、不肯正視問題的原因,而制約科澳鋁業生存發展的原因無外乎以下三點:
(一)先天不足,致命。電鋁產業創建之初,集團公司鼎力支持,全體電鋁人埋頭苦干、自力更生,硬是在一片河灘荒地中,跨越產業阻隔成功延伸了產業鏈,實現了煤炭、電力就地轉換,打通了煤電鋁產業鏈。開拓者還戰略性的上馬了兩家自備電廠,這為電鋁產業實現當年投產、當年達產、當年見效以及連續5年盈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由于受當時國家政策和行業建設經驗不足等影響,我們在整個產業鏈布局上相對分散,用電方式為過網轉供,無形之中大大增加了生產成本。特別是對比其他新進上馬鋁電解企業集中建廠、自備電廠直供電力等優勢,我們的電力成本遠遠超出同行業平均水平,幾乎是全國鋁電解行業最高,這就是先天不足,是生死存亡的致命原因。
(二)自身虛弱,要命。自2003年建成投產12年來,受槽型設計、系統配置所制約,關鍵技術指標上遲遲沒有大的突破。諸如鋁錠綜合交流單耗、陽極毛耗、氧化鋁毛耗、氟化鋁毛耗等等,均落后于行業平均水平,完全成本比行業先進水平差距甚大。再看經營指標,今年前七個月,雖然同比減虧2865萬元,減幅17.63%,但實際虧損額巨大,完成全年降本減虧目標壓力山大。再看有些管理人員循規蹈矩、默守陳規、求穩怕亂的精神狀態,部分干部職工面對跑冒滴漏的熟視無睹和發工資、領工資的慣性思維等等。這些狀況如果沒有根本性徹底扭轉,會要了企業的命。
(三)時不與我,苦命。縱觀當前國內外經濟發展,各行各業都處于轉型發展期,在全力發展新興產業的前提下,高耗能、高污染、產能嚴重過剩的電解鋁行業只會面臨一輪又一輪的經濟、環保、安全壓力,短期內不會有實質性好轉,可謂天時不與我。而根據省國資要求,集團將改建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重心必然由傳統生產經營向生產經營、投資管理并重轉移,作為虧損企業的科澳鋁業再想依靠傳統的生產、改擴建、延伸產業鏈等模式爭取集團公司資金支持已不可能,可謂地利不予我。鋁電解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庫存大幅高企、鋁價持續探底,嚴重壓縮了我們的生存發展空間,真是苦命。
二、立即實施“自救工程”,實現噸鋁成本再降1000元
講形勢難不是叫苦,而是要認清形勢并戰勝形勢;苦命人不認命,認命就意味著等死。在集團公司改革發展工作會上,董事長、黨委書記李希勇指出:困難挑戰面前,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全體干部職工要樹立“人不自救天難救,天不救我我自救”的思想,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氣,抓緊實施“自救工程”,實現噸鋁成本同比上半年再降1000元,在生死存亡之際,殺出一條血路,保住一線生機。
(一)嚴守四條高壓線,保命。安全、環保、廉政、穩定是企業生存發展不可逾越的紅線和不可碰觸的底線,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必須堅守。在安全管理上,要以全面貫徹落實集團公司、電鋁公司安全生產會議精神為主線,深入開展安全專項整治活動,毫不動搖的實現安全生產年。在環保管理上,開展環保風險點動態巡查,消除環境污染事故風險,加強危險固廢管理處置,確保氟化物、顆粒物平均排放量、濃度及大修渣安全處置率全面達標。在廉政建設上,以“三嚴三實”活動為抓手,堅持“制度管人、流程管事、規則約束、獎懲并重”,按照“三容三不容”的原則,落實黨風廉政責任書,完善生產經營決策議事制度,徹底杜絕不正之風。在維護大局穩定上,總結經驗教訓,加大形勢任務教育力度和政策法規宣教力度,秉承“堅持依法依規,崇尚以人為本,有效化解矛盾,杜絕以訪謀利”原則,用公平正義之心,爭取廣大干部職工的理解支持,團結一致,共度難關。
(二)實施“自救工程”,拼命。學習龍礦集團“成本跟著價格走”、“干毛巾也要擰出水”的先進經驗,以完成集團公司、電鋁公司全年考核指標為底線,拼命實施“自救工程”,實現噸鋁成本再降1000元。實現這一目標,就要糾正干部職工滿足節約現狀,歇歇腳、喘喘氣的思想,要真正意識到節約無處不在,節約大有潛力可挖。要持續深化“雙創”活動和“90項”重點工作,本著“全面、均衡、嚴控”原則,調整優化作業方式;突出“基礎創新,集成創新,引進吸收創新”相結合,有效實施技術創新;學習陽極公司先進經驗,加強現場管理,徹底杜絕跑冒滴漏;要深化“2015人才工程”小改小革領銜立項,學習龍礦集團,采取“回頭看”方式檢驗成果成績;積極采取置換、短單換長單等方式,力爭主要原材料采購成本再降1000萬;采取額度控制、庫存共享等方式,確保輔材費用比年度計劃降低5%—10%;推行零基預算,全力壓縮可控費用。要深化內部市場化建設,自8月份起,以“自救工程”噸鋁成本12600元倒逼測算工資,引導全體干部職工深挖內潛,拼命確保企業生存。
(三)積極協同聯動,救命。完成噸鋁成本再降1000元“自救工程”,要積極搭乘集團改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東風,還要發揮電鋁產業鏈優勢,上下聯動,協調發展。對上,要根據集團公司改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需要,創新商業模式,打破固有思維。要千方百計解決供電方式和運營體制,瞄準“直供電”、“直購電”等政策導向,突破障礙,發揮真正意義上的自備電優勢。在電鋁產業內部,首要樹立一家人、一盤棋,主動擔責、絕不推責的意識,要有凡事拒絕借口,多查擺自身原因的胸懷和氣度。通過全流程、全方位的優化,切實發揮產業鏈協調聯動效應,實現企業由“生產加工型”向“多元增效型”過渡。
三、把握關鍵環節,打通企業生存命門
形勢已清,目標已定,行動要快,動作要準。在深入實施“自救工程”,實現生死突圍過程中,要堅定保生存信心,不要被困難嚇破膽、嚇丟魂;要迅速降低“兩金”占用,確保資金鏈不斷裂;要帶好干部職工隊伍,為實現生死突圍集聚力量。
(一)命運,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回顧科澳鋁業投產12年來,企業命運與行業命運緊密相連,可謂波折起伏,命運多舛。客觀分析當前的電解鋁行業,“二八原則”體現的淋漓盡致,在全行業整體虧損的形勢下,20%的產能尚有盈利,80%的企業連年虧損;未來隨著行業虧損加劇,會有20%的企業倒閉,只有80%的企業能夠活下來,而活下來的企業自然剩者為王,不再有生存之憂。縱觀全國87家電解鋁在產企業中(注:103家鋁廠已有16家產能閑置),我們已無任何優勢可言,僅從供用電方式上已失三分先機。但只要全體科澳人能夠眾志成城、全力以赴,嚴守安全、環保、廉政、穩定四條高壓線,拼命實現噸鋁成本再降1000元“自救工程”,命運的天平必然會偏向于我們。
(二)命脈,嚴守資金鏈不斷裂。要切實樹立自力更生的觀念,尤其是在資金鏈管控上,要打破背靠兗礦大樹好乘涼的固有思維,以壯士斷腕、刮骨療傷的勇氣,迅速降低“兩金”占用。目前,經營壓力和市場風險巨大,必須立即加大銷售回款力度,力爭8月份庫存控制20000噸,9月份控制在15000噸,10月份控制在10000噸以內,年底控制在5000噸以內。銷售過程中,加強實地調研和網絡平臺詢價調研,研判賣出價格;把握階段性高點,合理增量出貨;堅持“先款后貨”,規避經營風險;適時開展套期保值,最大限度鎖定虧損限額,避免虧損持續擴大。
(三)命根,愛企如家的干部職工隊伍。投產12年來,培養鍛煉了一批熟悉了解鋁電解專業知識的技術人才隊伍和愛崗敬業的干部職工隊伍,1200名科澳人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一路堅守、砥礪前行,這是企業賴以生存發展的根本。公司上上下下要正確認識企業和自己、集體和個人的關系,真正意識到大荒之年,工作崗位和機會的重要性,體會有活干有事做的幸福。各級管理人員務必以“三嚴三實”為標準,自覺做到“守紀律、懂規矩、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努力成為有擔當、有悟性、有胸懷、有干勁的“四有”型領導干部。廣大職工要珍惜企業提供的工作平臺,繼續發揚愛崗敬業精神,立足崗位,投身公司“自救工程”,匯聚起破困求生的強大力量。(作者系科澳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
一、正確認識當前形勢,正視生死存亡危機
由于歷史沿革和兗礦輝煌發展的過去,廣大職工群眾從未真正認識到兗礦面臨的形勢嚴峻程度,科澳鋁業的干部職工也尚未真正感受生死存亡的煎熬。這既有國有企業機制體制的原因,也有不能、不肯正視問題的原因,而制約科澳鋁業生存發展的原因無外乎以下三點:
(一)先天不足,致命。電鋁產業創建之初,集團公司鼎力支持,全體電鋁人埋頭苦干、自力更生,硬是在一片河灘荒地中,跨越產業阻隔成功延伸了產業鏈,實現了煤炭、電力就地轉換,打通了煤電鋁產業鏈。開拓者還戰略性的上馬了兩家自備電廠,這為電鋁產業實現當年投產、當年達產、當年見效以及連續5年盈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由于受當時國家政策和行業建設經驗不足等影響,我們在整個產業鏈布局上相對分散,用電方式為過網轉供,無形之中大大增加了生產成本。特別是對比其他新進上馬鋁電解企業集中建廠、自備電廠直供電力等優勢,我們的電力成本遠遠超出同行業平均水平,幾乎是全國鋁電解行業最高,這就是先天不足,是生死存亡的致命原因。
(二)自身虛弱,要命。自2003年建成投產12年來,受槽型設計、系統配置所制約,關鍵技術指標上遲遲沒有大的突破。諸如鋁錠綜合交流單耗、陽極毛耗、氧化鋁毛耗、氟化鋁毛耗等等,均落后于行業平均水平,完全成本比行業先進水平差距甚大。再看經營指標,今年前七個月,雖然同比減虧2865萬元,減幅17.63%,但實際虧損額巨大,完成全年降本減虧目標壓力山大。再看有些管理人員循規蹈矩、默守陳規、求穩怕亂的精神狀態,部分干部職工面對跑冒滴漏的熟視無睹和發工資、領工資的慣性思維等等。這些狀況如果沒有根本性徹底扭轉,會要了企業的命。
(三)時不與我,苦命。縱觀當前國內外經濟發展,各行各業都處于轉型發展期,在全力發展新興產業的前提下,高耗能、高污染、產能嚴重過剩的電解鋁行業只會面臨一輪又一輪的經濟、環保、安全壓力,短期內不會有實質性好轉,可謂天時不與我。而根據省國資要求,集團將改建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重心必然由傳統生產經營向生產經營、投資管理并重轉移,作為虧損企業的科澳鋁業再想依靠傳統的生產、改擴建、延伸產業鏈等模式爭取集團公司資金支持已不可能,可謂地利不予我。鋁電解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庫存大幅高企、鋁價持續探底,嚴重壓縮了我們的生存發展空間,真是苦命。
二、立即實施“自救工程”,實現噸鋁成本再降1000元
講形勢難不是叫苦,而是要認清形勢并戰勝形勢;苦命人不認命,認命就意味著等死。在集團公司改革發展工作會上,董事長、黨委書記李希勇指出:困難挑戰面前,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全體干部職工要樹立“人不自救天難救,天不救我我自救”的思想,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氣,抓緊實施“自救工程”,實現噸鋁成本同比上半年再降1000元,在生死存亡之際,殺出一條血路,保住一線生機。
(一)嚴守四條高壓線,保命。安全、環保、廉政、穩定是企業生存發展不可逾越的紅線和不可碰觸的底線,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必須堅守。在安全管理上,要以全面貫徹落實集團公司、電鋁公司安全生產會議精神為主線,深入開展安全專項整治活動,毫不動搖的實現安全生產年。在環保管理上,開展環保風險點動態巡查,消除環境污染事故風險,加強危險固廢管理處置,確保氟化物、顆粒物平均排放量、濃度及大修渣安全處置率全面達標。在廉政建設上,以“三嚴三實”活動為抓手,堅持“制度管人、流程管事、規則約束、獎懲并重”,按照“三容三不容”的原則,落實黨風廉政責任書,完善生產經營決策議事制度,徹底杜絕不正之風。在維護大局穩定上,總結經驗教訓,加大形勢任務教育力度和政策法規宣教力度,秉承“堅持依法依規,崇尚以人為本,有效化解矛盾,杜絕以訪謀利”原則,用公平正義之心,爭取廣大干部職工的理解支持,團結一致,共度難關。
(二)實施“自救工程”,拼命。學習龍礦集團“成本跟著價格走”、“干毛巾也要擰出水”的先進經驗,以完成集團公司、電鋁公司全年考核指標為底線,拼命實施“自救工程”,實現噸鋁成本再降1000元。實現這一目標,就要糾正干部職工滿足節約現狀,歇歇腳、喘喘氣的思想,要真正意識到節約無處不在,節約大有潛力可挖。要持續深化“雙創”活動和“90項”重點工作,本著“全面、均衡、嚴控”原則,調整優化作業方式;突出“基礎創新,集成創新,引進吸收創新”相結合,有效實施技術創新;學習陽極公司先進經驗,加強現場管理,徹底杜絕跑冒滴漏;要深化“2015人才工程”小改小革領銜立項,學習龍礦集團,采取“回頭看”方式檢驗成果成績;積極采取置換、短單換長單等方式,力爭主要原材料采購成本再降1000萬;采取額度控制、庫存共享等方式,確保輔材費用比年度計劃降低5%—10%;推行零基預算,全力壓縮可控費用。要深化內部市場化建設,自8月份起,以“自救工程”噸鋁成本12600元倒逼測算工資,引導全體干部職工深挖內潛,拼命確保企業生存。
(三)積極協同聯動,救命。完成噸鋁成本再降1000元“自救工程”,要積極搭乘集團改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東風,還要發揮電鋁產業鏈優勢,上下聯動,協調發展。對上,要根據集團公司改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需要,創新商業模式,打破固有思維。要千方百計解決供電方式和運營體制,瞄準“直供電”、“直購電”等政策導向,突破障礙,發揮真正意義上的自備電優勢。在電鋁產業內部,首要樹立一家人、一盤棋,主動擔責、絕不推責的意識,要有凡事拒絕借口,多查擺自身原因的胸懷和氣度。通過全流程、全方位的優化,切實發揮產業鏈協調聯動效應,實現企業由“生產加工型”向“多元增效型”過渡。
三、把握關鍵環節,打通企業生存命門
形勢已清,目標已定,行動要快,動作要準。在深入實施“自救工程”,實現生死突圍過程中,要堅定保生存信心,不要被困難嚇破膽、嚇丟魂;要迅速降低“兩金”占用,確保資金鏈不斷裂;要帶好干部職工隊伍,為實現生死突圍集聚力量。
(一)命運,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回顧科澳鋁業投產12年來,企業命運與行業命運緊密相連,可謂波折起伏,命運多舛。客觀分析當前的電解鋁行業,“二八原則”體現的淋漓盡致,在全行業整體虧損的形勢下,20%的產能尚有盈利,80%的企業連年虧損;未來隨著行業虧損加劇,會有20%的企業倒閉,只有80%的企業能夠活下來,而活下來的企業自然剩者為王,不再有生存之憂。縱觀全國87家電解鋁在產企業中(注:103家鋁廠已有16家產能閑置),我們已無任何優勢可言,僅從供用電方式上已失三分先機。但只要全體科澳人能夠眾志成城、全力以赴,嚴守安全、環保、廉政、穩定四條高壓線,拼命實現噸鋁成本再降1000元“自救工程”,命運的天平必然會偏向于我們。
(二)命脈,嚴守資金鏈不斷裂。要切實樹立自力更生的觀念,尤其是在資金鏈管控上,要打破背靠兗礦大樹好乘涼的固有思維,以壯士斷腕、刮骨療傷的勇氣,迅速降低“兩金”占用。目前,經營壓力和市場風險巨大,必須立即加大銷售回款力度,力爭8月份庫存控制20000噸,9月份控制在15000噸,10月份控制在10000噸以內,年底控制在5000噸以內。銷售過程中,加強實地調研和網絡平臺詢價調研,研判賣出價格;把握階段性高點,合理增量出貨;堅持“先款后貨”,規避經營風險;適時開展套期保值,最大限度鎖定虧損限額,避免虧損持續擴大。
(三)命根,愛企如家的干部職工隊伍。投產12年來,培養鍛煉了一批熟悉了解鋁電解專業知識的技術人才隊伍和愛崗敬業的干部職工隊伍,1200名科澳人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一路堅守、砥礪前行,這是企業賴以生存發展的根本。公司上上下下要正確認識企業和自己、集體和個人的關系,真正意識到大荒之年,工作崗位和機會的重要性,體會有活干有事做的幸福。各級管理人員務必以“三嚴三實”為標準,自覺做到“守紀律、懂規矩、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努力成為有擔當、有悟性、有胸懷、有干勁的“四有”型領導干部。廣大職工要珍惜企業提供的工作平臺,繼續發揚愛崗敬業精神,立足崗位,投身公司“自救工程”,匯聚起破困求生的強大力量。(作者系科澳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