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電分廠,有這樣一個泵房,8人當中有7人是女工,她們成天圍著設備轉,掄扳手、卸螺絲、緊盤根,天天跟油漬打交道,該班組技術指標控制得當,現場設備清潔如新,連續十年零事故。工作起來,她們個個是可以爬高下低的“女漢子”,她們是中國鋁業山西分公司水電分廠一車間廠南泵房的工人們,今年5月,該泵房被山西省勞動競賽委員會授予“工人先鋒號”稱號。
在廠南泵房,工人們的平均年齡都在43歲以上,擔負著為山西企業140萬氧化鋁間壁、寬板、螺板三個系統供應循環冷卻水的任務,每天要對所轄的14臺水泵、7臺冷卻塔、3個調節池、3個吸水池進行點檢、維護和保養。
作為一名水泵工,眼看、手摸、鼻嗅是每天必須的功課??幢P根滴水是否正常,摸設備震動是否異常、聞設備有無異味,還要拿測溫儀對各臺水泵電機的軸承、接線盒和電機本體進行測溫,用螺絲刀對水泵震動、電機軸承聲音進行檢查,回到值班室還要對所有檢查情況進行記錄,每次巡檢下來都要半個小時左右。
隨著氣溫的升高,每年夏季來臨前,工人們都要對冷卻塔減速機進行檢查、加換油。4月21日早上7點,班長王愛竹一上班,就召集所有人開會。近日,降低循環水溫度成了班組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家一早就來了。“周建強,你帶個人負責領取新的機油,其余的人分成兩組對減速機進行放油清理。”
在班長王愛竹的帶領下,侯牡丹、梁桂紅拿著管鉗、螺絲刀、加油桶,向著班組里10余米高的冷卻塔進軍。通往冷卻塔的樓梯是懸空的,上下樓梯時只能放半只腳,因此必須抓好扶手。爬到冷卻塔上,王愛竹蹲下身子,打開80公分高的人孔,三個人依次踩著50公分寬的用鋼筋棍焊接而成的檢修過道進到了塔里。站在塔上,眼睛向下可以看到5米多深的填料,女工梁桂紅說:“剛開始爬這么高的地方還有點害怕,唯恐腳下閃失掉下去,現在早都習慣了。”
在偌大的機器面前,弱不禁風的女人這時候早已變成了“女漢子”,她們徑直走到減速機油箱前,減速機長期被水蒸氣籠罩,螺絲都已銹死,侯牡丹先往螺絲上噴了些螺栓松動劑,再拿管鉗用力卸螺絲,只見她憋著氣,兩手一起推,終于,卸下了螺絲,打開了油箱蓋,烏黑粘稠的臟油流了出來,她趕緊拿油桶接上,忙亂中,流了一手油。細心的梁桂紅時不時的拿螺絲刀通一通,在最后清理油箱底部時,還將結成塊的油泥一塊一塊摳出來。“這樣才能保證新加入的油不被污染變質,保證減速機正常運轉。”梁桂紅介紹說。
班組唯一的男同志周建強與女工楊愛榮去領油,別小看這領油的活,可是個費力氣的活。楊愛榮扶著25公斤的塑料桶,周建強手握油抽子,一下一下有節奏的把機油從180公斤的大油桶中抽到25公斤的塑料桶中,看著他熟練的動作,就像個合格的“賣油翁”。就這樣等6個桶加滿,他早已滿頭大汗,拿衣袖隨手一擦,左右各提一桶油,順著陡峭的鐵爬梯,將油運到10余米高的冷卻塔上,楊愛榮也像個“女漢子”一樣,提著一桶油跟著他往上上。來回幾趟下來,兩人胳膊都累得抬不起了,可還不能休息,又開始給減速機加油,油箱的加油孔很小,需要提著重10公斤的加油桶,保持一個姿勢不變,堅持近6分多鐘,才能將一桶油加完。每換完一臺塔,大家就像剛從水簾洞出來的孫猴子,衣服濕漉漉的,頭發一綹一綹貼在臉上、安全帽上都是污油,手套烏黑,沾滿了油漬和汗漬。
就這樣,她們放的放,加的加,有條不紊,配合默契,用了整整5個多小時,將7臺冷卻塔減速機做了全面檢查,更換機油200余公斤,為夏季冷卻塔運行打好了基礎。

圖為某鋁廠泵房一角
在保證設備正常運行的前提下,她們還精心維護著設備環境衛生,廠南崗位操作頻繁,每天操作任務多達二十幾項,開泵、停泵、泄壓、提壓、補水、開連通等等,經常造成堿疤遍布水泵、管道、泵座等部位,給維護設備帶來極大不便。4月底,她們重點對所轄的11臺水泵、防護罩、30余臺閥門、100余米管網、200余米護欄進行清潔,用鋼絲刷、砂紙進行除銹刷漆處理。她們憑借著女性特有的細心耐心,堅持每天擦洗設備,使得每一臺泵,每一塊瓷磚都干干凈凈,格外明亮。“我們班組里的女工們對待設備就像對待孩子一樣精心、細心,干起活來就跟女漢子似的,個個好樣!” 班組里唯一的一名男同志周建強豎起大拇指。
在班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供循環水量是2013年同期的2.4 倍,氯離子含量基本保持在354mg/L,懸浮物低于300mg/L,溫度平均低于38 度,各項指標均創歷史最好水平。
在廠南泵房,工人們的平均年齡都在43歲以上,擔負著為山西企業140萬氧化鋁間壁、寬板、螺板三個系統供應循環冷卻水的任務,每天要對所轄的14臺水泵、7臺冷卻塔、3個調節池、3個吸水池進行點檢、維護和保養。
作為一名水泵工,眼看、手摸、鼻嗅是每天必須的功課??幢P根滴水是否正常,摸設備震動是否異常、聞設備有無異味,還要拿測溫儀對各臺水泵電機的軸承、接線盒和電機本體進行測溫,用螺絲刀對水泵震動、電機軸承聲音進行檢查,回到值班室還要對所有檢查情況進行記錄,每次巡檢下來都要半個小時左右。
隨著氣溫的升高,每年夏季來臨前,工人們都要對冷卻塔減速機進行檢查、加換油。4月21日早上7點,班長王愛竹一上班,就召集所有人開會。近日,降低循環水溫度成了班組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家一早就來了。“周建強,你帶個人負責領取新的機油,其余的人分成兩組對減速機進行放油清理。”
在班長王愛竹的帶領下,侯牡丹、梁桂紅拿著管鉗、螺絲刀、加油桶,向著班組里10余米高的冷卻塔進軍。通往冷卻塔的樓梯是懸空的,上下樓梯時只能放半只腳,因此必須抓好扶手。爬到冷卻塔上,王愛竹蹲下身子,打開80公分高的人孔,三個人依次踩著50公分寬的用鋼筋棍焊接而成的檢修過道進到了塔里。站在塔上,眼睛向下可以看到5米多深的填料,女工梁桂紅說:“剛開始爬這么高的地方還有點害怕,唯恐腳下閃失掉下去,現在早都習慣了。”
在偌大的機器面前,弱不禁風的女人這時候早已變成了“女漢子”,她們徑直走到減速機油箱前,減速機長期被水蒸氣籠罩,螺絲都已銹死,侯牡丹先往螺絲上噴了些螺栓松動劑,再拿管鉗用力卸螺絲,只見她憋著氣,兩手一起推,終于,卸下了螺絲,打開了油箱蓋,烏黑粘稠的臟油流了出來,她趕緊拿油桶接上,忙亂中,流了一手油。細心的梁桂紅時不時的拿螺絲刀通一通,在最后清理油箱底部時,還將結成塊的油泥一塊一塊摳出來。“這樣才能保證新加入的油不被污染變質,保證減速機正常運轉。”梁桂紅介紹說。
班組唯一的男同志周建強與女工楊愛榮去領油,別小看這領油的活,可是個費力氣的活。楊愛榮扶著25公斤的塑料桶,周建強手握油抽子,一下一下有節奏的把機油從180公斤的大油桶中抽到25公斤的塑料桶中,看著他熟練的動作,就像個合格的“賣油翁”。就這樣等6個桶加滿,他早已滿頭大汗,拿衣袖隨手一擦,左右各提一桶油,順著陡峭的鐵爬梯,將油運到10余米高的冷卻塔上,楊愛榮也像個“女漢子”一樣,提著一桶油跟著他往上上。來回幾趟下來,兩人胳膊都累得抬不起了,可還不能休息,又開始給減速機加油,油箱的加油孔很小,需要提著重10公斤的加油桶,保持一個姿勢不變,堅持近6分多鐘,才能將一桶油加完。每換完一臺塔,大家就像剛從水簾洞出來的孫猴子,衣服濕漉漉的,頭發一綹一綹貼在臉上、安全帽上都是污油,手套烏黑,沾滿了油漬和汗漬。
就這樣,她們放的放,加的加,有條不紊,配合默契,用了整整5個多小時,將7臺冷卻塔減速機做了全面檢查,更換機油200余公斤,為夏季冷卻塔運行打好了基礎。

圖為某鋁廠泵房一角
在保證設備正常運行的前提下,她們還精心維護著設備環境衛生,廠南崗位操作頻繁,每天操作任務多達二十幾項,開泵、停泵、泄壓、提壓、補水、開連通等等,經常造成堿疤遍布水泵、管道、泵座等部位,給維護設備帶來極大不便。4月底,她們重點對所轄的11臺水泵、防護罩、30余臺閥門、100余米管網、200余米護欄進行清潔,用鋼絲刷、砂紙進行除銹刷漆處理。她們憑借著女性特有的細心耐心,堅持每天擦洗設備,使得每一臺泵,每一塊瓷磚都干干凈凈,格外明亮。“我們班組里的女工們對待設備就像對待孩子一樣精心、細心,干起活來就跟女漢子似的,個個好樣!” 班組里唯一的一名男同志周建強豎起大拇指。
在班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供循環水量是2013年同期的2.4 倍,氯離子含量基本保持在354mg/L,懸浮物低于300mg/L,溫度平均低于38 度,各項指標均創歷史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