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現轄禪城區、南海區、順德區、高明區和三水區,全市總面積3797.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35.06萬人,其中戶籍人口385.61萬人。
一、佛山——實力雄厚的現代制造基地
“佛山制造”譽滿海內外,形成了機械裝備、家用電器、陶瓷建材、金屬材料加工及制品、紡織服裝、電子信息、食品飲料、精細化工及醫藥、家居用品制造等優勢行業,光電、環保、新材料、新醫藥、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發展迅速,配套能力日趨完善的現代工業體系初步建立。
佛山制造
值得一提的是,原廣東“四小虎”之一——南海在佛山。改革開放以來,南海區委、區政府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2013年,南海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72億元,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46億元,綜合實力位列全國百強縣(區)前列。
說到南海區,就不能不提及為國人所熟知的南海鋁型材。鋁型材產業一直是南海的支柱產業之一。從90年代開始,南海以鋁型材行業為龍頭,帶動不銹鋼、銅材、金屬合金、電線電纜、再生全屬組成龐大的有色金屬產業集群。近年來,依托自身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南海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南海已成為國內外產業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完善的鋁型材產銷集散地和總部基地。
其次,南海區的紡織、內衣、五金、制鞋、玩具、小家電等產業在國內和省內占有較大市場份額,擁有強大的產業配套優勢和行業專業市場、行業技術創新中心等完善的中介服務體系。南海區的西樵、鹽步、大瀝分別榮獲“中國紡織面料名鎮”、“中國內衣名鎮”、“中國鋁材第一鎮”稱號。
鋁材生產設備
二、佛山——底蘊深厚的嶺南文化名城
佛山歷史底蘊深厚,是嶺南文化發祥地之一
佛山素有陶藝之鄉、粵劇之鄉、武術之鄉、廣紗中心、嶺南成藥之鄉、民間藝術之鄉等美譽,形成了秋色、“行通濟”等獨具特色的民俗。
每到傳統佳節,南海區的眾多優秀傳統民俗,如麥邊舞龍、舞青龍、龍舟說唱、佛鶴獅頭制作、傳統龍舟、官窯生菜會、轆木馬、樂安花燈會、大仙誕等,場面恢弘,無不讓當地民眾以及游客印象深刻、樂而忘返。
端午龍舟競賽
另外,南海區更是人文薈萃,才俊輩出。近代以來,南海孕育了維新運動領袖康有為;科學家詹天佑、鄒伯奇;民族實業家陳啟沅;武術名家黃飛鴻、葉問等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
三、佛山——宜居宜游的美麗城市
走組團城市發展道路
佛山以“1+2+5+X”組團式布局城市發展,形成強中心、多組團、扁平化的城市格局。歷經過多年建設,作為強中心的佛山新城呼之欲出,佛山中心組團輻射力、影響力、凝聚力持續增強。
佛山新城
在“廣佛同城”的大環境下,南海區打出了“廣佛同城,南海先行”的響亮口號,圍繞廣佛都市圈的建設,南海部署了東西部板塊的發展戰略,把城市化推向更高層次,一個全新的充滿活力的南海,將更加璀璨奪目。
嶺南旅游勝地
佛山旅游資源豐富,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以及人造文化游樂景觀五彩繽紛、多姿多彩。提到佛山的旅游,就不得不提起佛山新八景:2004年1月佛山從25個候選景點中,評出了佛山新八景。這新八景分別是:西樵疊翠(南海西樵山)、祖廟圣域(佛山祖廟)、清暉毓秀(順德清暉園)、古灶薪傳(禪城南風古灶)、花海奇觀(順德花卉世界)、云水荷香(三水荷花世界)、皂幕凌云(高明皂幕山)、南國桃源(南海南國桃園)。
另外,九江璜璣自然保護區、蘆苞祖廟、千燈湖、南海觀音寺、梁啟超故居 、康有為故居、李小龍祖居、黃飛鴻紀念館等等,每年成千上萬的游客匯聚于佛山,體會佛山的湖光山色與濃厚的嶺南文化氛圍。
南海南國桃園
南海西樵山
今天,南海千燈湖金融高新區高樓林立;祖廟商業中心以最嶺南風的國際范吸引世界各地游客;佛山新城一朵“世紀蓮”盛放于多個公建配套之中;大獅山產業高地雄起;季華路總部商業帶、綠島湖、三山新城、西樵聽音湖、廣佛板塊、順德良桂中心板塊相繼崛起,向人們展示著佛山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朝氣蓬勃的一面,她既有現代都市的時尚氣派,也不乏古色古香的迷人風韻。
可以肯定,在不久的將來,佛山人會驚喜地發現:傳統,其實很近;現代,就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