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吱……沙沙……”,走到輕合金公司修模一班門口,這樣地聲音已傳到耳朵里,他們有的正在修模,有的邊查閱書籍邊打磨,有的拿著鋁錘在敲打著,各項工作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據了解,這個班組有9個人組成,他們愛學習、愛鉆研、愛拼搏,在公司開展的修模能手競賽活動中,他們累計21人次獲得名次;在公司“質量之星”評比中,他們累計9人次獲得獎勵;在車間級優秀班組評選中,他們多次獲得此項榮譽,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屬于自己的精彩。
技術,張強是“大拿”
提起張強,就連模具項目部的技術人員都對他豎起大拇指。他從業20余年,先后在叢林、南山等模具公司工作,思維豐富、技術過硬是他的特點。
鋁材擠壓生產時,時常會產生一種名為粗晶環的缺陷。這是由于鋁合金經過模具時,流速不均勻等原因造成,會引起韌性和抗拉性下降,無法達到客戶要求。張強根據多年經驗,通過在導流槽打磨斜坡,大大減少模具盲區,促使金屬流動更加均勻。幾次下來,他的幾個徒弟也巧熟于心,產品質量穩步提升,生產中下機率也逐漸下降,車間因此對他們進行表彰獎勵。
擠壓大直徑薄壁管材的時候,經常會出現模具冒鋁現象,這也成為生產最大難題。張強翻書本、查資料,配合模具技術人員通過更改模具結構,經過反復打磨、拋光、試驗,此現象才逐漸消除。他們在摸索實驗中發現,設計中存在不足之處,經過協力改進,生產接續得到了保障。
學習,黨相旭是榜樣
操作能手光榮榜上,修模一班青工黨相旭曾連續六個月蟬聯第一名,今年春節,公司主要負責人登門慰問,黨相旭這樣說:“畢竟‘打鐵還需自身硬’,大家都想把活干好,光聽光看也不行,書本上的知識還是不能丟下。在生產現場做一個有心人,在生活中也要做一個會動腦子的人,這就是我的目標。”
“黨相旭勤奮好學,成為我們班的標桿性員工,我們一定要以他為榜樣。”青工小劉贊嘆道。受黨相旭啟發,模具一班每天利用班前班后會時間,學習每日一題、必知必會等知識,班組學習氣氛高漲,面貌煥然一新。
學到手還要善于應用。一次科研開發的模具試模完成后,壁厚超差0.5毫米。此時正值傍晚,光線陰暗,工作難度大,干起來相當棘手。黨相旭知道后,火速趕往現場,憑借學到的知識和“好眼力”,輕磨細拋,把誤差控制在0.01毫米。歷經四小時,順利完成任務后,他會心地笑了。
工作,王慶甘當“排頭雁”
一身烏黑的牛仔工作服,補丁多得都數不過來,還有幾個殘破的小洞。如果不說他是班長王慶,恐怕沒人能猜出來。
鋁材擠壓生產過程中,模具需要加熱到450℃。為縮減成本,避免因分流洞流速等原因下機,必須由修模工近距離燒焊修理,作業環境惡劣,時間漫長。王慶總是不做聲地第一個去拿焊機,任誰都搶不走。臉太熱就用涼水洗洗臉,衣服燒破了就用布捂上繼續干。為此,他的脖子上有幾道燒焊留下的“紅印”,每每提起這個,他感到更加自豪。
鋁材模具生產一定產量后,工作帶磨損嚴重,修復困難,需經人工打磨數個小時,生產任務急時,常常需要加班延點。王慶總是“沖”在最前面,為此老婆經常責怪他說:“你是班長,安排其他員工干就得了。”王慶卻說:“正因為我是班長,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遇事推諉,怎么對得起兄弟們。”自此,老婆再不多說,班組的兄弟也更加敬佩他,各項工作按照計劃順利推進。(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