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科澳鋁業投產以來經濟和市場形勢最為嚴峻的一年。外有產能嚴重過剩、鋁價持續探底,內有系統逐漸老化、單耗指標偏高,年度經濟工作擺布異常艱難。按照“降本減虧、自救保命”的經營工作主線,通過制度管人、流程管事、規則約束、獎懲并重,在安全生產、內部市場化建設、減員提效、降本增效等各方面全力突破,超額完成成本控制目標,實際比計劃減虧9220萬元。
安全生產“最穩”一年。該公司堅持“優化組織,調整結構;經濟生產,精益管控;周期運行,協同保安”的基本思路,規范制度流程,推行標準化管理,加強過程管控和獎懲力度,遏制了電氣運行事故頻發勢頭,環保排放達標率、外銷產品合格率、主要設備運行率保持“100%”,實現連續安全生產2187天;在保持經濟生產,縮減產量1.4萬噸基礎上,穩定了下游鋁液供應,杜絕了無計劃“六停”,電解槽平均槽齡延長至2150天以上,創投產以來最好水平。
噸鋁成本“最低”一年。該公司堅持“預算控制,量入為出;全面直購,源頭降本;杜絕外委,自我挖潛”的基本思路,采購源頭實施“遠近兼顧,長短結合”,消耗過程實施“定額把關,一事一議”,銷售末端實施“波段運作,動態調整”,氧化鋁采購降本、輔助材料節支、鋁錠銷售增效累計實現降本(增收)8475萬元,鋁錠完全成本預計完成13063元/噸,比年度計劃和去年同期分別降低437元/噸、532元/噸,比歷史最高點降低4500元/噸。
技術革新“最快”一年。該公司堅持“對標行業龍頭,引進吸收創新;突出核心指標,推進產研結合;瞄準新興市場,拓展產業領域”的基本思路,以“雙創”活動為載體,加快推進“國家電解鋁節能示范項目”,半石墨陰極應用、節能鋼棒研發、鋰鹽電解質添加、磁流體母線改造等重點科研項目全部試驗成功,計劃完成率100%,部分項目超額實現年度預期;電工圓鋁(合金)項目進入調研論證階段,力爭盡快確定生產意向,為公司產品結構轉型奠定基礎。
減虧合力“最強”一年。該公司堅持“內部市場,深化改革;全員攻堅,整體增效;苦練內功,鞏固基礎”的基本思路,精簡合并、逐步新增工作規則、要素市場等35項內控制度,進一步“強化管理”;以內部市場化建設深化改革,全力推進崗位貨幣化和內部要素市場結算運行,超額完成了集團公司“五項整頓”減員增效目標,進一步“提升活力”;加強困難形勢下員工信心教育,全體干部職工“不看工資看貢獻”,抱團取暖、艱苦奮斗的凝聚力顯著增強。(趙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