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持續嚴峻的經濟形勢,科澳鋁業將技術創新作為謀求生存發展的發力點,依靠管理提升和創新驅動,堅持“磨刀”“砍柴”兩不誤,積極培育支撐系統穩定運行的創新驅動力。
工藝對標,穩步調整。該公司確定“前期穩定、中期鞏固、后期提升”技術管理主線,對標同行業、同裝備競爭企業——“磨刀”,堅持走出去、引進來,借鑒統一先進工藝路線和生產管理模式,將指標差距視為降低成本的效益點,尋找制約瓶頸,剖析薄弱環節,借助“雙創“活動、90項重點工作,全力以赴推進指標優化、考核。重點圍繞電耗抓突破,遵循“提高電流效率、逐步穩定槽況”思路,逐步下調平均槽溫至957℃;更新大修槽內襯材料,新啟槽平均直流電耗同比降低230度/噸左右;累計完成67臺電解槽鋰鹽電解質塊添加,平均鋰鹽含量提高至0.86%,試驗槽直流電耗降至13180度/噸左右,電解槽況逐步好轉,各項經濟技術指標穩步向好。
試點帶動,前沿攻關。該公司立足“雙創”—— “砍柴”,創新實施“2015”人才工程,推進全石墨化陰極電解槽及磁流體改造降電耗技術攻關,全石墨化陰極試驗槽直流電耗達到12821度/噸比普通槽降低499度;累計完成6臺磁流體母線電解槽改造,直流電耗同比降低326度/噸;磁流體改造項目向運行槽過渡,計劃完成率100%。至2015年末,鋁錠交流電耗達到14230度/噸左右。
高端釋放,協同增效。該公司立足“產品拓展、協同增效”,克服生產環節復雜、原料配比標準高的困難,全面打通低鐵鋁生產“1號工程”流程,通過技術手段優化組合,低鐵鋁在產槽穩定在35臺,滿足下游輕合金型材訂單需求,累計實現創效增收100萬元,實現了產業鏈協作“雙贏”。電工圓鋁(合金)項目進入調研論證階段,為公司產品結構轉型奠定基礎。(趙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