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團。”面對嚴峻形勢,輕合金公司不等不靠,細化分解年度目標,聚合力、破難題、促發展,進一步增強干部職工改革發展信心和動力,激發干事創業活力。
經過艱苦鏖戰,三月份,他們交出月產2002噸型材、5878噸鑄棒,單日最高發貨216噸,鑄棒發貨1100噸,出口鑄棒196噸、創匯近40萬美元的成績單,多項指標創歷史新高。
立下高產“軍令狀”
“開展‘3月份型材創高產活動’,不僅是練隊伍、打基礎的重要舉措,更是確保2016 年各項任務目標順利完成的現實需要,對公司市場開拓能力也是一場集中考驗。”公司總經理王德來在創高產動員會上說到,“為了調動廣大干部職工積極性,我們將單獨拿出1萬元,對高質高量完成指標的單位進行獎勵。”
“為確保公司3月份2000 噸型材生產任務完成,結合自身崗位實際,我決心做到提高思想覺悟和奉獻意識,主動加班延點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針對營銷訂單量不足的實際,我要主動與親戚、朋友、同學溝通聯系,全力以赴開發客戶,為完成公司3月份2000 噸型材生產任務貢獻全部力量。”
……
動員會結束后,該公司陸續收到來自各級管理人員、班組長、基層職工決心書近200份,干部職工層層傳遞壓力、人人主動擔責,以實際行動詮釋必勝的信念。
精心組織抓生產
“蒸汽不足,模具無法按照時間節點堿洗劈模”,“調度室馬上和供氣單位聯系,模具項目部做好相關人員加班準備,第一時間開模劈模”。這是3月19日安全生產例會上的場景,也是該公司精心組織生產的一個縮影。
針對時間急、任務重、人員緊實際,該公司安全生產部積極轉變工作作風,合理調整工作時間,由8小時大班改為早中夜小班,扎根現場,合理調配資源,有效避免夜間出現問題無法及時解決現象。在生產管理人員張琳電腦上,羅列著模具、擠壓、熔鑄等工序生產計劃表格,一些標注的顏色引起筆者的興趣。“標綠色表示已經干完了,標黃色是客戶催的急,需要我及時協調解決的,沒有標注顏色的是各擠壓項目部正在生產的。”簡單介紹后,張琳拿起安全帽匆匆奔向現場。
“截止目前,距離完成目標還剩下350噸,平均每個項目部每天生產量是30噸,每個班次15噸,30號之前完成肯定沒問題。”3月23日,安全生產部負責人信心滿滿地對筆者介紹道。
“關愛”設備強支撐
“在本月處理的設備故障中,20MN右行更換淬火裝置板式換熱器無疑是最難的一個。”設備維修人員王家旺對筆者介紹著。
原來,該處因長期使用導致內部堵塞,造成擠壓生產時水溫升高,嚴重影響設備運行和產品質量,但凈循環供回水管與板換之間閥門、支管內閥門均無法關閉,一直無法檢修處理。該公司及時召開緊急辦公會、配件協調會,統籌謀劃,積極處理,通過聯系采購新配件,把閥門井埋進廠房外側,利用公司1小時停電時間關閉車間總水閥,歷時40分鐘,完成搶修更換。“拆開出水管口,大量水流到地坑,當時由張新峰帶領我們2名檢修人員跳進水中,一邊堵住漏水口,一邊進行法蘭對接,里面壓力大,得穩還得準,安裝完畢后水已經漫到齊腰處,確實不容易。”回想起當時的場面,參與搶修的胡燃感慨道。
進入三月以來,該公司以設備安全穩定長周期運行為目標,加強設備點檢,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下發《設備點檢標準表》,實行設備包機管理制度,明確專人負責設備點檢工作。據悉,本月共點檢并處理設備故障63項,有效避免因設備停機而影響生產的現象。
深耕市場拓“門路”
“由于過年放假、經濟形勢不佳等多重原因,絕大多數廠家放假時間在一個月左右,造成我們在手訂單不足,無法在月初滿足2000噸生產計劃。”一名銷售人員對筆者說道。
新年伊始,鋁加工行業市場競爭激烈,夾縫中求生存。該公司統籌考慮,認真分析,及時調整領導班子分工,由公司總經理主抓市場開拓工作。他們以“營銷管理精益化”為重點,全面優化營銷機構設置和人員分工,成立訂單報價、訂單執行、合同管理、后勤保障和倉儲管理五個專業化小組,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將內部管理工作進一步具體化、程序化和規范化。通過梳理重點工作,建立主動作為和快速反應的營銷管理流程,完善報價流程、客服流程、和訂單執行流程,確保實現客戶價值和企業盈利最大化。
經過不懈努力,3月份新增客戶10余家,新增訂單量1900多噸,有效保證生產接續和任務目標順利完成。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輕合金人立志以此為起點,握緊改革發展“金鑰匙”,群策群力,眾志成城,力爭在鋪滿荊棘的“扭虧圖存”道路上走出精彩!(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