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三水區召開一季度總結暨創新驅動、供給側改革、安全生產工作會議。會上,三水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一季度,三水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7.81億元,同比增長7.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5.46億元,同比增長13.3%;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1.35億元,同比增長9.4%。
尤其3月,三水主要經濟指標企穩回升,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同比增長36.3%,增幅比1-2月上調41個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三水區商品房銷售面積44.89萬平方米、銷售額27.4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0.69%和58.54%。據悉,一季度“廣州客”等外地來三水購房者明顯增多。
對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三水區區長陳英文表示,3月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地方財政收入、稅收總額等各項主要經濟指標表現出向上態勢,同時招商引資項目質量比較理想。同時,陳英文指出,“下階段三水將全力以赴穩增長,重點推進項目落地投產,以及重點行業的招商引資”等。
策劃:趙進 三宣 撰文:陳奕凱 蔡捷 莘常泰 蕭志恩 經科
招商項目質量高 裝備業增加值比增三成
雖受春節假期及投資管網氣氛較濃等因素影響,招商引資啟動工作稍顯滯后,但從3月開始,三水招商引資開始發力。一季度,三水區招商引資總額44.14億元,共引入項目13個。
其中,先進裝備項目投資額完成佛山市下達任務的61.57%,現代服務業項目投資額對招商引資總額的貢獻率達到46%;國內外500強及超10億元項目3個,完成年度任務的60%。
先進裝備制造業是三水重點發展的產業。一季度,三水區實現裝備制造業增加值58.95億元,同比增長29.2%;裝備制造業投資19.88億元,同比增長26.12%。
據介紹,三水區以項目為導向,狠抓裝備制造業產業集聚和項目落地,三水工業園區的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建設步伐加快,目前三水區共有39項目處于在建之中,預計年內可投產項目24個。
三水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裝備制造業招商引資過程中,充分發揮三水工業園區的品牌載體優勢及現有龍頭企業的榕樹效應,以通用設備、專用設備及汽車制造為重點,加快項目簽約落地步伐。
“以引入的細分行業國際龍頭企業德國維特根機械裝備項目為例,既豐富了三水先進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內涵,亦有利于德國的‘工匠精神’對已落戶企業產生積極的帶動作用。”上述負責人說。
為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三水區制定《佛山市三水區關于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20年,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比重力爭達到34%。在重點領域培育一批產業支撐性強、通曉國際規則、競爭能力突出的生產性服務業骨干企業。
三水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三水區制造業基礎夯實,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土壤和優勢,形成良性的產業互動。
技改與創新意愿強 “一帶一路”推動外貿增長
三水區企業技術改造和創新意愿雙雙增強。技改方面,一季度,三水區新增技改備案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5家,其中年主營業務收入超5000萬以上企業20家,完成進度均超時間進度要求5個百分點以上;實現工業技改投資24.12億元,同比增長107.86%,實現了較好開局。
據介紹,三水區年初第一時間將工業企業技術改造發展各項指標分解到鎮街,并通過完善政策體系、實現政策宣講的重點企業全覆蓋、點對點進行服務輔導等有效舉措,確保轉型升級工作加快推進。
創新驅動方面,三水區持續把提高創新驅動能力作為企業適應新常態、實現新發展的重要抓手,強化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和科技平臺建設,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工作氛圍,企業自主創新積極性得到有效調動。
一季度,三水區已挖掘儲備意向申報工程中心企業20家以上。1-2月,三水區專利申請量567件,同比增長18.1%,其中發明專利申請332件,同比增長21.2%;專利授權量120件,同比增長29%,其中發明專利授權38件,同比增長192.3%。專利和發明專利授權量兩項指標增幅均居佛山五區首位。
盡管外貿形勢依然嚴峻,三水區通過強化高新技術產品輸出、強化新興市場開拓、強化進出口通關環境優化,三水區外貿工作開局平穩。1-2月,三水區進出口貨運量32.17萬噸,同比增長17%。其中,模壓成型機、通用橋式起重機等產品廣受國際市場歡迎,出口額同比實現翻番。紡織紗線等傳統優勢產品的出口也保持較高增幅,同比增長超過30%。
借助于“一帶一路”工作的深入推進,今年年初三水區對東盟進出口貿易逆勢上升,進出口額均保持20%以上增長。
今年,三水區制定《佛山市三水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2016年工作要點》(征求意見稿),統籌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科技孵化和企業創新平臺建設、促進產學研深度合作、提升知識產權工作內涵等一系列工作。
三水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提高創新創業的工作站位,做好創新創業大賽的籌備工作,提高賽事的影響力和科技成果的轉化力。高度重視人才團隊建設,提高人才政策的吸引力,將更多的高端人才把成果和項目帶到三水轉化和落地,成為創新驅動的重要支撐。”
38項具體任務演繹“三水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4月25日,三水召開創新驅動發展大會暨供給側結構改革工作會議,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貫徹中央、省委省政府、佛山市委市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三水制定出符合區域實際情況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1+5”方案,用《總體方案》以及“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個行動計劃來打好“三水版”供給側改革的攻堅戰。
根據總方案的指導思想,三水將以加快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為導向,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全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在實踐行動中,三水主要從生產領域著手,加強優質供給,減少無效供應,提高供給的效率和質量,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使供給體系更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
針對“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供給側改革五大任務,三水區對“去庫存”和“補短板”均提出10項任務,“去產能”行動計劃提出7項任務,“去杠桿”和“降成本”分別提出6項和5項,共計38項具體任務。
以企業關注的降成本為例,三水該如何出招?三水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要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稅負成本和企業運營成本以及企業社保費成本和財務成本,并定下目標,到2016年底,為三水區企業減負約35.28億元,到2018年底,企業負擔持續減輕,企業發展環境不斷改善。“如此,企業的活力才會得到充分的釋放,企業可盈利,有活力,經濟就會有持久的發展動力。”
事實上,為了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日前,三水還引入專家咨詢機構為企業進行降低成本的把脈會診,以此來優化管理,同時,還著眼于供給端和生產端的管理和制進行度建設,強化企業“工匠”意識,并在3D模具打印、企業智能化改造等方面搭建企業合作平臺,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升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加快發展。
此外,三水還出臺《三水區工業企業技術改造事后獎補實施細則》,進一步調動工業企業技術改造的積極性,推動全區技術改造投資超100億元、新增技改規模以上企業140家。
《方案》主要有三大方面工作任務
1、改造生活供水管網
2、完善市政消防供水管網
3、保障消防供水
明確村內不能通行消防車的道路,室內消火栓外置,并按照相關要求,增設“村內不能通行消防車的道路,每隔50米設置一個外置式室內消火栓,并按需設置必要的消防加壓設施”
可通行消防車道路增設市政消火栓
做到“一樓一表、抄表到樓”,對于具有獨立產權的單元住宅力爭實現“一戶一表,抄表到戶”
25日,三水區召開2016年一季度總結暨創新驅動、供給側改革、安全生產工作會議。三水區區長陳英文(左三)發表講話。/佛山日報見習記者陳浩森攝
廣佛都市網訊 佛山日報記者梁楚欣通訊員三宣、莘常泰報道:昨日,三水區2016年一季度總結會暨創新驅動、供給側改革、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召開,一季度經濟總體平穩開局。區長陳英文強調,要全力以赴穩增長,堅持狠抓招商引資和扶持民營企業,深入推動創新驅動戰略、供給側結構改革,狠抓安全生產,確保經濟穩定增長。
會上,副區長羅衛平通報了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一季度,三水經濟實現平穩開局,主要經濟指標繼續位于合理區間運行。數據顯示,1至3月,三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7.81億元,同比增長7.6%,多項主要經濟指標穩步增長。
從一季度經濟整體運行情況來看,三水招商引資勢頭向好,一季度新簽13個項目投資額達44.14億元; 進出口貿易開局良好,1至2月進出口貨運量同比增長17%; 主要經濟指標3月份快速攀升,單3月份,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同比增長36.3%,稅收總額同比增長25%,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5%。此外,一季度三水商品房銷售成績靚麗,銷售面積、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50.69%和58.54%; 房地產投資11.53億元,同比增長18.4%。
會議上,區發展規劃和統計局相關負責人對《三水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2016年工作要點(征求意見稿)》、《三水區關于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三水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1+5”方案》進行了解讀。區安全委員會相關負責人通報了第一季度安全生產工作情況。
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鐘飛健主持了會議。他要求,各個部門、鎮街務必高度重視推進創新驅動戰略、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推進供給側改革等重要改革舉措,統籌兼顧、共同推進。同時,強化安全生產紅線意識,落實好部門監管和屬地監管責任,切實做到“黨政同責、一崗雙責”。
“3月份主要經濟指標反彈回升、房地產銷售和投資勢頭旺盛、招商引資勢頭良好、進出口貿易態勢向好,經濟運行呈現不少積極因素。”陳英文說,看到成效的同時更要看到隱憂,不少主要經濟指標仍不容樂觀,穩增長、促發展的任務不能松懈。
在推動創新驅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陳英文提出,要重點抓好技術改造、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新經濟和新業態培育、金融創新等工作,將創新驅動作為經濟結構調整的總抓手,實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個行動計劃,把結構性改革作為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主攻方向,加大對生產性服務業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動制造業價值鏈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
陳英文指出,三水當前的主要任務就是全力以赴穩增長,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發展目標。接下來,要以抓重點項目動工投產為擴大有效投資的重要抓手,堅持狠抓優質項目招商引資,爭取在“互聯網+”招商方面有所突破;強化水都基地、佛山國家高新區南園和北園三大產業載體的建設,為招商引資提供有力支撐;堅定不移地扶持民營企業做大做強,落實扶持政策加大骨干企業培育力度,切實提升企業服務水平和質量;加快三水新城、北江新區建設步伐,完善城市配套,強化產城互動發展。
陳英文表示,服務企業的同時,必須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安全生產問題還要進一步引起足夠的重視。要強化部門和鎮街之間的聯動,不折不扣落實上級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特別是通過規范管理、強化監督、嚴格追責來落實企業的主體責任。
會上,陳英文強調,全區上下必須講政治、守紀律,統一思想,鼓足干勁,全力以赴推進各項工作有序推進,確保順利完成全年各項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