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擔心隨著后市需求轉弱,庫存大幅上升,基本面逐漸轉空導致鋁價破位,放出減產消息,提振市場情緒。
相比于去年底鋁市大跌導致的被迫減產,在今年鋁價回漲的情況下,國內六大鋁業龍頭企業主動提出減產,出乎市場意料。
6月13日,英國《金屬導報》(metal Bulletin)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六家中國鋁業巨頭在北京召開座談會并達成協議,若上海期貨交易所鋁價跌至1.15萬元/噸,該六家企業將聯合減產。這六家在行業內處于優勢地位的鋁業巨頭包括,中國鋁業、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中國宏橋、酒鋼集團、云鋁股份和錦江集團。
上述六家企業的鋁產能占全國總量的一半以上。不過,上述消息并未明確指出減產規模。
知情人士則表示,此次會議并未達成實際減產約定。
中鋁新聞處向新聞記者回應稱,“沒聽說減產消息”,并稱對上述會議召開一事“不清楚”。
“即使鋁價跌到1.15萬元/噸,這六家企業減產的可能性也不大。”有色金屬分析師張猛對記者分析稱,在當前市場價格下,超過80%的產能可以實現盈利,上述六家企業更是具備較大成本優勢的龍頭企業,利潤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實際減產動力并不足。
去年有色金屬遭受重挫,倫鋁全年跌幅近20%,鋁業出現大面積虧損。為了應對艱難局勢,去年12月10日,包括中國鋁業、國電投、魏橋、天山鋁業、云鋁集團等在內的14家鋁企,在云南昆明召開會議并達成減產協議。
今年以來鋁價回升。滬鋁價格從年初的10785元/噸回升至6月14日的12245元/噸,漲幅達13.5%。電解鋁現貨庫存在上周觸底,約為42萬噸。這樣的形勢并不足以支撐企業主動減產。
張猛認為,企業放出減產消息,更多的是出于對后市下跌的擔憂,而做出的“未雨綢繆的決定”,盡力打壓市場空頭氛圍。
從6月中下旬開始到8月,為鋁市的傳統淡季。從往年同期情況來看,這段時期鋁市需求轉弱、價格下跌的概率較大。
張猛向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4月,鋁產量973.9萬噸,同比減少5.3萬噸,降幅0.5%;表觀消費量974.5萬噸,同比減少6.8萬噸,降幅0.7%。這意味著,今年前四個月的鋁產銷走勢相對平穩。但端午節后,現貨鋁庫存開始觸底回升。
“企業擔心隨著后市需求轉弱,庫存會大幅上升,基本面逐漸轉空,導致鋁價破位,現在放出減產消息,炒作預期,提振市場情緒。”張猛稱,這是今年以來,鋁企第一次放出減產消息。近年來此類消息并不少見,幾乎每次的消息面影響都要大于實際市場效果。
6月14日,隔夜倫鋁漲25.5美元/噸至1599.5美元/噸,滬鋁夜盤漲至12245元/噸,現貨鋁價料將出現小幅上漲。
鋁價持續反彈正在催生關停產能的起死回生,這一現象未來會持續還是能得到及時遏制,取決于中國骨干鋁企的態度。
筆者14日上午獲悉,中國鋁業公司、國家電投、中國宏橋酒鋼集團、云南鋁業、錦江集團6家骨干鋁企業13日在北京召開的座談會上,暫時并沒有達成實際減產協議。一名知情人士對澎湃新聞透露,“6家企業在一起能夠坐下來,是形成一個統一的想法,但具體的內容6家企業還需要繼續磋商”。
本次會議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召集舉行,該協會一名工作人員對澎湃新聞表示,“只能說達成共識,但還沒有具體內容可以公開”。
這次座談會召開的背后,是維持了近半年的鋁價上揚行情正在面臨新一輪下跌的危險。從去年11月24日低點算起,滬鋁漲幅已達24%,但實際上這一漲幅已被4月底至今的下跌抹去不少。此前的4月25日,滬鋁價格曾摸高至13075元/噸。此后鋁價一路下挫,13日收跌11850元/噸,這一價格和最高點相比,跌幅已近10%。
價格下跌的同時,電解鋁庫存下滑的拐點也或許正在逼近。據上海有色網調研,5地庫存數據顯示,得益于減產的庫存下降勢頭正在改變。電解鋁庫存自今年3月4日當周的年內庫存高點一直下滑,但上周庫存已暫停下降之勢,持平于前一周。但6月13日報5地庫存數據較上周已增加1.9萬噸。上海有色網認為雖然不能判定國內電解鋁庫存下滑的拐點已經來臨,但庫存止跌反升的現象不得不令市場擔憂鋁市前景。
在過去的2015年,鋁價深跌4年多之際,中國多家大型電解鋁廠紛紛減產,以應對鋁價暴跌。去年12月11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宣布,占中國鋁產能75%的14家骨干電解鋁企業承諾不再重啟已關停產能,且還將進一步安排彈性生產規模。同時,14家企業承諾已建成產能至少在1年內暫不投運。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數據,2015年電解鋁全年減產規模達到491萬噸左右,占全部產能的12%左右。
但這份減產決心在鋁價回暖面前顯得不堪一擊。上海有色網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國內電解鋁廠復產的產能約50萬噸。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電解鋁產量為268萬噸,單月產量創2015年11月以來的新高。
復產之弓易發難收。進入6月以后電解鋁復產產能仍將繼續增加,連城、云鋁、東興、兆豐等鋁企均有復產計劃,山東信發、山東魏橋兩家鋁企新增產能預期仍將提高。上海有色網預計,6月-7月國內預期復產產能集中在40-50萬噸,新增產能總量將視鋁價運行變化。
在一季度鋁價上漲之際,全球最大鋁生產商中國宏橋集團就曾高調宣布增產。中國宏橋表示,計劃到2016年底時把產能從去年底的519萬噸提高到600萬噸,具體進度會依市場情況而定。集團CEO張波認為,目前鋁需求相當強勁,市場要求的是供應增加,而不是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受鋁價上揚刺激鋁企復產蠢蠢欲動,但去產能仍然是擺在中國鋁行業面前的一項長期任務。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電解鋁累計產量3141萬噸,產能利用率為75.4%。
2015年末,中國電解鋁行業面臨僅次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期,鋁價跌跌不休,國內多家大型電解鋁廠減產甚至停產。
2016年下半年以來隨著中國電解鋁市場供需關系顯著改善,鋁價不斷攀升,年初至今,鋁價已經回升20%左右,企業經營狀況有所改觀。國內關閉的電解鋁產能及新增項目都蠢蠢欲動。
據統計至6月2日,2016年中國電解鋁累計減產17.3萬噸,新產能已投產125.5萬噸,新產能待投產112.97萬噸,固有產能已復產41萬噸,較明確的待復產約70.5萬噸。
相關市場人士指出,鋁企處于進退兩難的境地。一怕高價引發復產,二憂低價造成虧損。
另鋁價反彈,很多工友表示:有啥球用!鋁比去年漲了,工資不漲!
總之,中國電解鋁企業在經歷一輪艱難的供給側調整后,目前鋁的基本面好于其他有色金屬,鋁市回暖來之不易,行業且行且珍惜。
相比于去年底鋁市大跌導致的被迫減產,在今年鋁價回漲的情況下,國內六大鋁業龍頭企業主動提出減產,出乎市場意料。
6月13日,英國《金屬導報》(metal Bulletin)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六家中國鋁業巨頭在北京召開座談會并達成協議,若上海期貨交易所鋁價跌至1.15萬元/噸,該六家企業將聯合減產。這六家在行業內處于優勢地位的鋁業巨頭包括,中國鋁業、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中國宏橋、酒鋼集團、云鋁股份和錦江集團。
上述六家企業的鋁產能占全國總量的一半以上。不過,上述消息并未明確指出減產規模。
知情人士則表示,此次會議并未達成實際減產約定。
中鋁新聞處向新聞記者回應稱,“沒聽說減產消息”,并稱對上述會議召開一事“不清楚”。
“即使鋁價跌到1.15萬元/噸,這六家企業減產的可能性也不大。”有色金屬分析師張猛對記者分析稱,在當前市場價格下,超過80%的產能可以實現盈利,上述六家企業更是具備較大成本優勢的龍頭企業,利潤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實際減產動力并不足。
去年有色金屬遭受重挫,倫鋁全年跌幅近20%,鋁業出現大面積虧損。為了應對艱難局勢,去年12月10日,包括中國鋁業、國電投、魏橋、天山鋁業、云鋁集團等在內的14家鋁企,在云南昆明召開會議并達成減產協議。
今年以來鋁價回升。滬鋁價格從年初的10785元/噸回升至6月14日的12245元/噸,漲幅達13.5%。電解鋁現貨庫存在上周觸底,約為42萬噸。這樣的形勢并不足以支撐企業主動減產。
張猛認為,企業放出減產消息,更多的是出于對后市下跌的擔憂,而做出的“未雨綢繆的決定”,盡力打壓市場空頭氛圍。
從6月中下旬開始到8月,為鋁市的傳統淡季。從往年同期情況來看,這段時期鋁市需求轉弱、價格下跌的概率較大。
張猛向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4月,鋁產量973.9萬噸,同比減少5.3萬噸,降幅0.5%;表觀消費量974.5萬噸,同比減少6.8萬噸,降幅0.7%。這意味著,今年前四個月的鋁產銷走勢相對平穩。但端午節后,現貨鋁庫存開始觸底回升。
“企業擔心隨著后市需求轉弱,庫存會大幅上升,基本面逐漸轉空,導致鋁價破位,現在放出減產消息,炒作預期,提振市場情緒。”張猛稱,這是今年以來,鋁企第一次放出減產消息。近年來此類消息并不少見,幾乎每次的消息面影響都要大于實際市場效果。
6月14日,隔夜倫鋁漲25.5美元/噸至1599.5美元/噸,滬鋁夜盤漲至12245元/噸,現貨鋁價料將出現小幅上漲。
鋁價持續反彈正在催生關停產能的起死回生,這一現象未來會持續還是能得到及時遏制,取決于中國骨干鋁企的態度。
筆者14日上午獲悉,中國鋁業公司、國家電投、中國宏橋酒鋼集團、云南鋁業、錦江集團6家骨干鋁企業13日在北京召開的座談會上,暫時并沒有達成實際減產協議。一名知情人士對澎湃新聞透露,“6家企業在一起能夠坐下來,是形成一個統一的想法,但具體的內容6家企業還需要繼續磋商”。
本次會議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召集舉行,該協會一名工作人員對澎湃新聞表示,“只能說達成共識,但還沒有具體內容可以公開”。
這次座談會召開的背后,是維持了近半年的鋁價上揚行情正在面臨新一輪下跌的危險。從去年11月24日低點算起,滬鋁漲幅已達24%,但實際上這一漲幅已被4月底至今的下跌抹去不少。此前的4月25日,滬鋁價格曾摸高至13075元/噸。此后鋁價一路下挫,13日收跌11850元/噸,這一價格和最高點相比,跌幅已近10%。
價格下跌的同時,電解鋁庫存下滑的拐點也或許正在逼近。據上海有色網調研,5地庫存數據顯示,得益于減產的庫存下降勢頭正在改變。電解鋁庫存自今年3月4日當周的年內庫存高點一直下滑,但上周庫存已暫停下降之勢,持平于前一周。但6月13日報5地庫存數據較上周已增加1.9萬噸。上海有色網認為雖然不能判定國內電解鋁庫存下滑的拐點已經來臨,但庫存止跌反升的現象不得不令市場擔憂鋁市前景。
在過去的2015年,鋁價深跌4年多之際,中國多家大型電解鋁廠紛紛減產,以應對鋁價暴跌。去年12月11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宣布,占中國鋁產能75%的14家骨干電解鋁企業承諾不再重啟已關停產能,且還將進一步安排彈性生產規模。同時,14家企業承諾已建成產能至少在1年內暫不投運。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數據,2015年電解鋁全年減產規模達到491萬噸左右,占全部產能的12%左右。
但這份減產決心在鋁價回暖面前顯得不堪一擊。上海有色網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國內電解鋁廠復產的產能約50萬噸。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電解鋁產量為268萬噸,單月產量創2015年11月以來的新高。
復產之弓易發難收。進入6月以后電解鋁復產產能仍將繼續增加,連城、云鋁、東興、兆豐等鋁企均有復產計劃,山東信發、山東魏橋兩家鋁企新增產能預期仍將提高。上海有色網預計,6月-7月國內預期復產產能集中在40-50萬噸,新增產能總量將視鋁價運行變化。
在一季度鋁價上漲之際,全球最大鋁生產商中國宏橋集團就曾高調宣布增產。中國宏橋表示,計劃到2016年底時把產能從去年底的519萬噸提高到600萬噸,具體進度會依市場情況而定。集團CEO張波認為,目前鋁需求相當強勁,市場要求的是供應增加,而不是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受鋁價上揚刺激鋁企復產蠢蠢欲動,但去產能仍然是擺在中國鋁行業面前的一項長期任務。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電解鋁累計產量3141萬噸,產能利用率為75.4%。
2015年末,中國電解鋁行業面臨僅次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期,鋁價跌跌不休,國內多家大型電解鋁廠減產甚至停產。
2016年下半年以來隨著中國電解鋁市場供需關系顯著改善,鋁價不斷攀升,年初至今,鋁價已經回升20%左右,企業經營狀況有所改觀。國內關閉的電解鋁產能及新增項目都蠢蠢欲動。
據統計至6月2日,2016年中國電解鋁累計減產17.3萬噸,新產能已投產125.5萬噸,新產能待投產112.97萬噸,固有產能已復產41萬噸,較明確的待復產約70.5萬噸。
相關市場人士指出,鋁企處于進退兩難的境地。一怕高價引發復產,二憂低價造成虧損。
另鋁價反彈,很多工友表示:有啥球用!鋁比去年漲了,工資不漲!
總之,中國電解鋁企業在經歷一輪艱難的供給側調整后,目前鋁的基本面好于其他有色金屬,鋁市回暖來之不易,行業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