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輕合金擠壓項目三部16MN擠壓生產線,一眼就看見孟江在擠壓機旁緊張地操作著。作為一名普通班組長,他愛崗敬業,任勞任怨,把“5+2”、“白加黑”精神發揮到了極致,最多一次月工作時間接近336個小時,折合約42個班次。
有人說他太傻,形勢不好,又掙不到錢,得過且過就算了。可他卻認為,丟下所謂的滿腹牢騷,把工作當成一種快樂,更能體現自身的價值。
早在2015年初,這個公司借鑒先進管理經驗對車間運行方式和管理團隊進行優化調整,把小機型車間合并為項目部,精簡管理人員20余人、一線職工30余名、后勤輔助員工10余人。充分結合實際,大膽實踐,通過調整班組運行模式,優化班組員工數量,逐步推行12小時工作制。孟江所在的班組共有職工14人,由于上小班的原因,每個班最多出勤4人。孟江甘當“一塊磚”,投身到多個班次、各個工序,從擠壓到牽引、從矯直到鋸切、從下料到時效,隨處可見他的身影,最長一次連續工作時間近25個小時。提起這些,他總憨厚地笑著說:“現在班組人員比較短缺,只有14個人,誰還沒有點急事要處理,作為班長,我必須得頂上來。”
2016年以來,輕合金公司細化管理職責,創新制定機臺包保管理制度,由班組長對擠壓生產線進行包保管理,明確分工,落實責任,重點在鑄錠供應、擠壓連續性、設備完好程度、產品質量控制等環節嚴格管控,有效起到監督、執行和核查作用。包機制度讓孟江收獲到更多快樂,在充分熟悉設備后,他進一步完善安全操作規程,帶領職工加強設備點檢力度,對易松動部位每日緊固、易損壞部位每日檢查,停機率由5%降低到了3%。在孟江的帶領下,班組連續六個月取得車間產量第一名的好成績,6月份更是創出125噸的好成績。“在沒包機之前,這條生產線是所有班組都參與到當中,在設備維護保養方面做的不是很到位。承包16MN生產線之后,我們自己維護自己保養,把它當成自己家的設備,故障率明顯降低了,生產量和生產率明顯提高。”提起這些,孟江高興地敘述著經驗。
“孟江作為一個大班長,什么臟活累活都搶著干,在生活上、工作上都很照顧我們,跟著他干我們很幸福。”組員郭薇薇高興地向記者介紹道。
生產量上去了,工作好干了,工資也增加了,孟江獲得了從上到下的一致好評,這也讓他在這條“快樂”的道路上越走越堅定!(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