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河南省有色金屬行業協會獲悉,河南省政府近日召開了全省節能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安排部署今后3個月的節能工作,其中后3個月全省限制電解鋁產量18萬噸,壓減用電量25億千瓦時,強力推進確保完成“十一五”節能目標。
中投顧問環保行業研究員侯宇軒指出,“十一五”接近尾聲,剩余的三個月將是各地政府完成節能減排任務的最后發力期。與河北省的鋼鐵行業相似,河南省的電解鋁行業將面臨一輪緊身運動,或許會重現河北省“鋼鐵模式”。9月份,河南省被發改委列為節能減排預警等級一級地區,今年前8個月,河南大體完成全年節能目標任務的30%左右,這同樣意味著河南省將在接下來的時間內付出更多的努力來確保完成節能減排的任務。
因為在電解鋁生產中,用電成本占據了約41%的生產成本,而河南省又以電解鋁生產第一大省著稱,因此,河南省的節能減排措施必定會對整個市場行情產生較大的影響。一直到九月為止,電解鋁行業都一直處于相對疲軟的狀態,成本上升、內需減少、出口受壓三座大山一直禁錮著電解鋁行業的市場恢復,九月份,部分省份已經對電解鋁行業進行了強制性限產,受假期影響,九月末十月初,市場行情稍微有所恢復,接下來卻將面臨又一輪打擊。
據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環保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目前,我國電(600795,股吧)解鋁產能約為1900萬噸,占全球冶煉產能的42%左右。而今年上半年,氧化鋁和鋁材累計產量已經達到了1469.4萬噸和976萬噸。其中,電價成本直接影響著成品價格,河南省7月取消優惠電價后,電價從0.45~0.47元直接上漲至0.55元,噸鋁成本增加大約1200元(含稅)。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指出,若不是全面限電停產,而是相應規格以下的企業停產,那么最先受益的就當是大型企業,反之,在限產規格之列的小型企業生存環境將愈加艱難。對小型企業而言,電價多為外購,而相應的資金流以及技術又不足以與大型鋁企相抗衡,必然成為電解鋁行業產能調整的淘汰者,相應的大型企業或將充分受利于此輪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