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因中央環保組進駐鋁加工重地河南省鞏義市,并令鞏義地區所有使用煤氣的鋁企都需要換成天然氣設備,多數鋁加工企業都曾停產一段時間。
不止是鞏義地區鋁企受到環保舉措的影響,此前在內蒙古霍煤鴻駿公司周邊包括內蒙古遠東鋁業有限公司、內蒙古天碩鋁業有限公司在內的5家鋁棒廠也于7月進行了停產整頓,且霍煤鴻駿計劃新投產的5萬噸電解鋁產能也由于環保問題暫時擱置。
近幾年來,國內環保力度不斷加大,治污重拳之下,不少企業受到嚴重的懲罰,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是,洛陽香江萬基鋁業有限公司一年半被開出9600多萬元的天價罰單,數額相當于企業三年利潤。
今年7月,第一批中央環保督察組分別進駐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江西、河南、廣西、云南、寧夏8省區,在地方掀起環保督察風暴。一些存在環保問題的鋼廠、采礦點和冶煉廠接受處罰整改甚至拆除。
針對中央環保督察,國家行政學院生態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張孝德說,由于思維慣性和地方利益的驅使,一些地區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還沒有充分認識。中央環保督察“重拳出擊”,一方面是對具體環境問題進行整治;另一方面是向全社會傳遞信號,使人們充分認識到環境保護關乎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另外,2014年以來,鋁材行業重鎮廣東省佛山市已采取“煤改氣”等方式對鋁型材行業進行清潔能源改造,實現節能減排。這項民心工程自實施以來,成效顯著,特別是佛山市三水區率先在佛山市完成了鋁型材行業改燃工作,獲得了一片贊許。對此,佛山市環保局表示,鋁型材行業改燃工作仍將繼續推行到底,2017年6月30日前,全市所有鋁型材企業都將完成清潔能源全替代。
實行“煤改氣”后,工廠內烏黑的煙囪消失了,廠房內明亮整潔,車間里不見塵灰、沒有氣味,工人們也摘掉了多年常戴的口罩,昔日以燃煤熔鑄產品的鋁加工企業,通過“煤改氣”工程,鋁加工業真正的步入了無煤時代 。
曾被評為中國建筑鋁型材20強企業第一名的鳳鋁鋁業是一家專業從事鋁型材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大型企業。為達到節能降耗的環境效益,從2013年年初開始,鳳鋁鋁業便啟動了天然氣改造,并于2013年5月完成了廠區內電泳固化爐、噴涂固化爐所使用的液化石油氣全部改為天然氣。在公司內部完成天然氣管網鋪設工作后,2014年又開始對現有熔鑄爐、均質爐、鋁棒加熱爐、時效爐等進行天然氣改造。鳳鋁鋁業戰略策劃部主管魯炎卿透露,公司于2015年5月底完成全部改燃工作,總體投資6000多萬元。
魯炎卿說,雖然使用天然氣后公司每生產一噸鋁型材的成本要增加10元,實施“煤改氣”工程前期投入也比較大,但從長遠來看,天然氣還是劃得來。 天然氣的火焰溫度可達1300多度,遠比燒煤高,火力也更集中,生產效率大大提升。在產能保持不變的情況下,節省了人工,用人成本也相應減少了。
使用天然氣后,廠區的環境改善了,避免了對員工身體的危害,“煤改氣”后實現自動化,員工的勞動強度也大大降低了。爐前工是最有感觸的,以前要一鏟一鏟地往爐里送煤,經常汗流浹背、滿身煤灰,一天下來相當狼狽,如今一切都有了改觀。
據悉,目前佛山市三水區33家鋁型材企業已全部完成熔鑄爐和棒爐等燃燒裝置改燃清潔能源工作。其中,28家企業已實現全廠改用天然氣,1家關停,4家改用液化石油氣或輕質柴油,全區共計完成92臺熔鑄爐和343臺棒爐改燃清潔能源。2017年6月30日前,全市范圍內所有鋁型材企業完成清潔能源改造。
可見,在環保部門的推動下,當前鋁工業重鎮河南鞏義市和廣東佛山市均已對鋁加工企業實行了“煤改氣”全面升級改造,未來“煤改氣”有可能會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鋁加工行業真正步入無煤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