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華東華南兩地現貨價格出現“驚天逆轉”。由于華東地區國慶期間集中到貨3萬多噸,加之山東地區大量汽運鋁錠發往華東,而甘肅、新疆等地鋁廠積極出貨,華東現貨價格表現相對遜色。華東現貨成交價/當月升水從周初的330元附近迅速下滑,其后轉為貼水格局,至周五貼水幅度高達170-190元/噸。在目前的價格下,下游接貨意愿較弱,而基價巨大,持貨商則以積極出貨為主,是近期抑制升水走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不過兩地價差擴大,不排除有鋁錠從華東發往華南的可能性,加之西北發貨不暢,影響到貨量,對升水存在支撐,預計華東升水短期以區間震蕩為主。上周廣東升水暴漲。由于節前廣東/華東現貨價格嚴重倒掛,致使眾多廠家改發華東,廣東到貨量稀少。加之鐵路及汽運均出現運力緊張,廣東現有貨源持有者相對集中,廣東實際可流通貨源較少,推動現貨價格暴漲。而本周預計廣東到貨量依舊不多,也讓持貨商底氣充足,調價出貨意愿不強。鑒于到貨偏少,廣東現貨升水仍將維持相對高位,本周價差繼續維持較高水平可能性大。
2、鋁錠現貨庫存變化
庫存方面,截至上周四,國內社會總庫存量為24.9萬噸,較周一減少0.8萬噸。其中廣東地區鋁錠社會庫存量為6.7萬噸,較周一減少0.9萬噸;華東地區鋁錠社會庫存量為15.2萬噸(其中上海庫存8.8萬噸,無錫庫存4.7萬噸、杭州庫存1.7萬噸),較周一減少0.5萬噸(其中上海持平,無錫增減少0.4萬噸,杭州減少0.1萬噸);鞏義庫存3萬噸,較周一增加0.6萬噸。
上周周一至周四廣東到貨量僅約1.6萬噸,出庫量約3萬噸,到貨量處于歷史低位,出庫較節前也有所下降,廣東庫存下滑迅速。據了解,多地運輸開始緩慢恢復。云南方面,在上周二鐵運恢復正常,前期積壓鋁錠正發往廣東,但在途時間有所延長,預計一個星期后才會集中到達。甘肅和新疆方面鐵運調度承壓,集裝箱和車皮供不應求。甘肅軍演結束在即,本月18日鐵運恢復正常,預計積壓鋁錠10月能到達消費集散地。積壓情況最嚴峻的新疆,恢復時間仍待確定,但運輸情況也在慢慢好轉。綜上所述,下周廣東鋁錠庫存,在市場需求正常的情況下,維持下降預期較大。
3、鋁棒市場變化
上周廣東鋁棒庫存量基本維持在3萬噸附近,不過由于價格暴漲,目前廣東現貨價格創年內新高,持貨商出貨積極性明顯加強,加之兩地價差大幅擴大,市場供應本就較為充裕,持貨商積極下調加工費以快速出貨,回籠資金。至周五鋁棒加工費報價下降至200元以下,不少鋁棒成交于150-180元/噸。即便加工費大幅下調,但終端采購意愿疲弱,市場成交仍然是較為清淡。(易樹良)
4、國慶長假后,電解鋁價格維持在13400元/噸左右,鋁企業全部實現盈利。這種格局源于市場的理性回歸。2015年四季度,由于產能過剩導致市場供需失衡,電解鋁價格暴跌至最低9620元/噸,全國大多數電解鋁企業處于虧損狀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協調多家鋁企業聯合減產保價,加之前期企業自行退出生產序列,2015年全年我國電解鋁行業累計關停產能達到440萬噸左右。
進入2016年,電解鋁市場供應速度明顯放緩,鋁價慢慢回升。截至筆者發稿時,國內電解鋁產量增速創6年來新低,庫存創6年來新低,利潤創8年來新高,全行業實現盈利。
但是,所有人都在擔心,這種趨勢會維持多久?四季度以及明年的境況又如何?筆者個人認為,今后一段時期,電解鋁市場漲跌的主要因素包括三點,一是復產速度,二是運輸費用,三是電價因素。
2016年,當看到市場回暖之后,一輪復產高峰于是來臨。據不完全統計,1至8月份,全國累計復產100萬噸,估計到今年年底,還將復產100多萬噸,全年累計復產將達到200多萬噸,更有正在火熱施工中的新建電解鋁企業,一定會加快施工進度,以圖在這一輪浪潮中分得一杯羹。如果復產、新投的鋁企業產能投放,將對市場供應造成壓力,對鋁價將有較大沖擊。
以往,在大宗商品運輸領域,超載、超限很常見,車老板們說,在中國不超載就不掙錢,交通部門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你好我好大家都好。9月21日,由交通運輸部、公安部聯合下發的《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正式實施,全國道路嚴查集、散貨車的運輸限重。“921”新規實施后,六軸雙驅半掛車的超限標準為49噸,除去貨車本身重量,實際載重為32噸。于是,鋁土礦、氧化鋁、成品鋁錠的運輸費用上漲,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成本會轉嫁到鋁錠價格中,每噸會增加約300元的成本。
今年以來,部分網電大省對電解鋁企業出臺了優惠政策,或直降網電價格,或降低自備電上網費用,目前全國電解鋁企業自備電價格平均0.23元/kWh,網電價格平均價格0.32元/kWh。然而,這些優惠政策時效性較短,一年一策,波動較大,運費上漲之后,電煤價格自然會水漲船高,獲得長期的優惠電價不太容易。
經歷了這幾年的“極寒”天氣之后,大部分電解鋁企業通過內部提質增效,已經挖地三尺,沒有降本空間了;說到產品轉型,傳統電解鋁企業要想向高端轉型,缺錢、缺人、缺技術、缺市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企業的盈與虧,決定權在市場。我國電解鋁產業與鋼鐵、水泥等大宗商品相同,最大的問題還是結構性過剩,這就需要國家層面通過長期不懈的監管和調控,讓市場供需維持在一個合理的區間。
筆者認為,如果新增產能、復產產能基本維持現在水平,不再大幅增加,那么明年鋁價將在12000-13000元/噸左右徘徊,如果新投、復產浪潮一波又一波,鋁價回到萬元時代的可能性就很大,那時,國內大部分鋁企業將重歸煎熬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