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聯酋全球鋁業公司執行長Abdulla Kalban23日稱,未來數年由于受到來自中國廠商的激烈競爭,國際鋁價將會承受壓力。
鋁在國際市場上的供應過剩感日益增強。原因在于中國國內的需求低迷,中國冶煉廠和加工廠的出口量不斷增加。作為國際價格指標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期貨價格也快速回落,一直在有色金屬市場上保持一枝獨秀狀態的鋁行情開始發生變化。
鋁的倫敦金屬交易所三個月期貨價格在10月20日的盤后交易中一度跌至每噸1620美元左右,在一周時間里較最近的高點1690多美元下跌約60美元(4%)。市場重新開始意識到中國的出口增加等供應過剩感。
倫敦金屬交易所價格在9月12日跌至1568美元的最低水平,9月底回升至1600美元出頭。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9月底表示達成減產協議。投資者意識到如果原油價格上漲,燃料成本將增加,于是集中進行了采購,使得鋁價格時隔1年2個月逼近1700美元。
中國貿易統計顯示,中國產鋁1~9月的出口量(鋁錠、合金及相關產品的合計)為347萬噸,從全年來看,可能會超過曾創下過去5年最高值的2015年的476萬噸。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鋁消費國,也是主要生產國。日本野村證券經濟調查部高級經濟學家大越龍文就現狀分析稱,“中國國內的過剩產能無法在本國內完全消費,因此積極向亞洲和歐美出口了過剩的產品”。
因倫敦金屬交易所價格下滑,日本國內的鋁錠批發價格也在降低。鋁錠的出廠價(自取)在10月20日為每噸21萬6000日元左右,比之前一周的最高點下跌近1萬日元。
中國經濟的減速感還體現在其他有色金屬上。很多意見指出,“1~3月因期待中國的公共投資擴大,貿易商增加了銅庫存,但中國經濟復蘇遲緩,銅進口大幅減少”(三菱UFJ調查&咨詢主任研究員芥田知至)。
石油輸出國組織大會即將舉行,因原油價格上漲,投資者也可能對鋁實施回購。日本大型商社等認為,“今后3個月的鋁價格將在1600~1700美元出頭之間劇烈變動”。
全球鋁業公司是全球十大鋁產商之一,其產品大部分輸出到海外市場,這就與來自中國的同行們不可避免地產生了競爭。
Kalban稱,目前全球十大鋁產商中,5個都來自中國。來自中國的鋁產品已經占到了世界總產量的六成。由海灣六國阿聯酋,科威特、卡塔爾、阿曼、巴林和沙特阿拉伯組成的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GCC)的鋁產商正試圖降低來自中國鋁產品的強大威脅,但是中國鋁產品遍布世界的分布狀況令GCC也感覺力不從心。
盡管年初以來,國際鋁價已經收復部分失地。目前原鋁價格大約為每噸1620美元。
盡管全球市場鋁需求在持續增加,但供應確實超越了需求,這導致市場結構性供應過剩。這在中國需求放緩的背景下,更為明顯。
阿拉伯鋁工業會議(Arabal)的主席Mohammed Al Naki稱,原鋁產量第二大地區就是GCC,產量為426,000噸,但這其中的70-80%必須要找到外部市場來消化。
來自中國的中國鋁業、宏橋鋁業、興發鋁業等集團領軍的中國鋁產業,近幾年產量大幅增加。國際鋁業巨頭也仿佛感受到了來自遠東的強大壓力,紛紛進行行業整合,組團對抗中國鋁產業。其中就包括力拓公司2007年對加拿大阿蘭鋁業的收購案以及2013年迪拜鋁業和阿聯酋鋁業合并為EGA的案例。
也有其他鋁業巨頭通過開拓更多領域覓得生存空間。譬如俄羅斯鋁業Rusal就已經在鋁土和能源領域頗有建樹。
鋁的倫敦金屬交易所三個月期貨價格在10月20日的盤后交易中一度跌至每噸1620美元左右,在一周時間里較最近的高點1690多美元下跌約60美元(4%)。市場重新開始意識到中國的出口增加等供應過剩感。
倫敦金屬交易所價格在9月12日跌至1568美元的最低水平,9月底回升至1600美元出頭。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9月底表示達成減產協議。投資者意識到如果原油價格上漲,燃料成本將增加,于是集中進行了采購,使得鋁價格時隔1年2個月逼近1700美元。
中國貿易統計顯示,中國產鋁1~9月的出口量(鋁錠、合金及相關產品的合計)為347萬噸,從全年來看,可能會超過曾創下過去5年最高值的2015年的476萬噸。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鋁消費國,也是主要生產國。日本野村證券經濟調查部高級經濟學家大越龍文就現狀分析稱,“中國國內的過剩產能無法在本國內完全消費,因此積極向亞洲和歐美出口了過剩的產品”。
因倫敦金屬交易所價格下滑,日本國內的鋁錠批發價格也在降低。鋁錠的出廠價(自取)在10月20日為每噸21萬6000日元左右,比之前一周的最高點下跌近1萬日元。
中國經濟的減速感還體現在其他有色金屬上。很多意見指出,“1~3月因期待中國的公共投資擴大,貿易商增加了銅庫存,但中國經濟復蘇遲緩,銅進口大幅減少”(三菱UFJ調查&咨詢主任研究員芥田知至)。
石油輸出國組織大會即將舉行,因原油價格上漲,投資者也可能對鋁實施回購。日本大型商社等認為,“今后3個月的鋁價格將在1600~1700美元出頭之間劇烈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