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材企業國外“中轉”避壁壘,陶企自建渠道樹品牌
外國客商正在向宏陶陶瓷的工作人員咨詢陶瓷產品。
廣交會第一期進入第三天,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商人流明顯增多,不少企業展廳的銷售員從頭一天的等待轉入忙碌的洽談。但是對于佛山的陶瓷、鋁型材建材企業而言,受“反傾銷”的影響打壓,展位上歐美客商的身影顯得尤其稀少,佛山參展企業想出各種應對之策盡量減少外貿損失。
困擾1
歐洲建材降價
在廣交會B館的建材裝飾產品展區,集中了佛山較有優勢的陶瓷、鋁型材企業。如果是兩年前,廣交會陶瓷企業接待更多的是有著白皮膚、講純正英文的歐美人,而現在來看陶瓷的大多是黃種人或黑種人。
“今年我們對廣交會的預期并不高,我們在歐洲的合作伙伴拿的訂單減少了很多。”東鵬出口部總監黃江紅告訴記者,歐洲市場的低迷加上今年6月歐盟發起的對華陶瓷反傾銷,讓國內陶瓷企業在歐洲市場的出口量迅速下滑。
與受人民幣近期升值影響產品價格上漲相反,歐洲意大利、西班牙陶瓷企業目前的陶瓷售價卻在下降。新明珠、蒙娜麗莎等企業表示,歐洲陶瓷企業迫于庫存壓力,陶瓷產品也采取降價策略。據悉,除了歐盟對華陶瓷反傾銷,始自年初的泰國對華陶瓷反傾銷和韓國對華陶瓷反傾銷復審也結果難料。
困擾2
怕關稅客商寧賠錢也不提單
同樣在鋁型材企業,反傾銷也成為佛山鋁型材的“心頭痛”。近兩年,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美國對華鋁材的反傾銷,讓鋁材企業疲于應對。記者在廣交會現場看到,一些鋁型材企業展廳前人流量稀疏不少。
鳳鋁鋁業海外營銷公司經理李力生無奈地表示,今年9月1日,美國開始向中國鋁型材征收137%的反補貼關稅,而這個月底還將有一宗鋁型材反傾銷案結案,估計會再征關稅。
“美國是我們最大的出口市場,這樣的關稅根本沒辦法做,意味著一半的市場就沒了。”李力生感嘆,本次廣交會對于美國客商,很多鋁型材企業根本沒抱希望,業績能與春交會持平就不錯了。
而堅美鋁業區域經理楊遠華也表示,以目前的關稅,美國客戶是根本不可能來中國下單。“今年9月反傾銷裁決前,一位美國客戶下了70噸到80噸的單,我們已經生產了三分之一,客戶卻寧愿賠錢也不來提單了。”
對策1
中轉國外 “規避”壁壘
盡管自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建材行業領域的反傾銷案頻發,但國內企業想盡各種辦法積極應對。記者了解到,除了通過開拓新興市場減小反傾銷的影響,不少鋁型材企業也嘗試在國外“中轉”。展會上一家鋁型材企業表示,目前他們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找一家公司做代理或成立一個渠道,再中轉到美國等國家,以此規避貿易壁壘。
對策2
堅持自主品牌把控定價權
“匯率和反傾銷不是今年才發生的,企業要從自主品牌和國際營銷渠道上找出路。”蒙娜麗莎陶瓷負責出口業務的總經理葉曉東對記者說,蒙娜麗莎目前在歐洲市場一直堅持以自主品牌出口,并不因經銷商的壓價而輕易放棄定價權。
新明珠國際貿易部副總經理李寧遠則告訴記者,新明珠目前開始嘗試在各個出口國進行“獨家代理”的模式,而不是原來的貼牌或簡單接訂單。取得獨家代理權的國外代理必須具備一定的實力條件,公司給予產品價格“優惠”,品牌推廣經費的支持。
對策3
由歐美市場轉戰新興市場
在歐美市場可能陷入長期低迷的形勢下,建材企業開始轉向新興市場。
“我們今年在南美已經簽下了4、5千萬美金的訂單。”葉曉東向記者透露,巴西因將舉行2016年奧運會和2014年足球世界杯,對建材產品的需求巨大。
同樣,廣東宏陶陶瓷有限公司總經理謝軍表示,東盟、中東國家成為宏宇今年訂單增長的引擎,1到9月,宏宇陶瓷的出口仍然保持兩位數的增長。
而深受反傾銷困擾的鳳鋁出口也逐步轉向中東、非洲市場;以亞洲、俄羅斯為主的堅美鋁業則“僥幸”避免了美國反傾銷影響,今年前10個月,該公司的出口量仍達到預期目標。
■花絮
法國客商苦覓
醫院適用陶瓷
今年的廣交會參展企業均說難見歐美客商身影,但是來自法國的馬克先生帶著“2萬平方米陶瓷訂單”走遍廣交會,卻找不到符合他要求的陶瓷。在蒙娜麗莎的展廳里,馬克通過翻譯告訴記者,他要采購的陶瓷是供給一家醫院的,要求產品必須色彩舒適、符合一定規格。由于意大利廠家沒貨,他只好來中國看一看。“只有佛山陶瓷的工藝水平是和意大利接近的,但是我們在這里三天都沒有碰到合適的。”馬克通過翻譯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