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制造2025高峰論壇公布“2016年度品質中國”昨日評選結果,中國忠旺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忠旺”)獲得重磅獎項——“中國制造卓越貢獻獎”。獲得該獎項的企業還有百度、光明乳業、李寧、力帆、奇瑞捷豹路虎、青島啤酒、四季沐歌等。
由《經濟觀察報》和央視《品質》欄目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制造2025高峰論壇暨品質中國評選頒獎典禮”昨日在京舉行。本次評選過程中,主辦方通過整合制造業權威智庫資源,以制造業核心價值鏈條環節的“財務”、“研發”、“銷售”、“質量”、“生產”、“供應鏈”等要素作為評價指標,對企業進行全方位的評析,從100家入圍企業中遴選出10家優秀企業代表,授予“中國制造卓越貢獻獎”。主辦方表示,憑借從傳統制造邁向智能化、信息化、綠色化的新型制造等方面的卓越表現,中國忠旺獲得此獎。
經濟下行,競爭加劇,倒逼制造業轉型升級
自《中國制造2025》發布以來,越來越多的傳統制造業企業積極進行技術創新,發力智能制造。尤其是在經濟增速放緩,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傳統制造業如何從困境中尋求新發展,成為本屆論壇探討的熱點。
論壇上,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認為,整個國民經濟的基礎,特別是競爭力的基礎仍然是制造業。中國經濟的回落是轉型再評估,經濟下行帶來競爭加劇,隨之帶來分化,最后才有轉型升級。在這一過程中,已經有優秀企業逐步脫穎而出。
國家制造強國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制造2025》主要執筆人屈賢明認為,因為在工業基礎方面欠賬太多,中國制造要由大變強,要變成優質制造而不是劣質制造,關鍵要解決基礎的零部件、材料和工藝等問題。
忠旺三次主動轉型,邁入“智造”+“質造”快車道
作為國內制造業企業的代表,中國忠旺以東北地區為起點,在20余年的發展過程中,歷經三次轉型,實現忠旺品牌走向全球的蛻變。創辦之初忠旺以建筑鋁型材起家,2002年果斷向工業鋁擠壓業務轉型,為后續發展儲備動力。2011年忠旺又開啟第二次轉型,即在原有的工業鋁擠壓業務的基礎上,將業務板塊延伸至深加工業務和鋁壓延材業務,忠旺由此快速打開海外市場。而在2016年,忠旺提出了第三次轉型:將從高端鋁加工材料供應商向輕量化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轉變。
在歷次轉型中,忠旺不僅找準市場發展的脈搏,更是提前向工業4.0“進化”。一直以來,忠旺除了重視研發創新外,更加注重通過技術創新實現智能化發展。在忠旺鋁擠壓車間的廠房,只有少數工人來操作巨型擠壓機,將鋁棒擠壓成各種設計好的形狀則通過機器完成,而在忠旺附加值更高的深加工業務領域,機器人已成為焊接生產線的主力。
大部分工作交給機器,少數工作人員對生產過程進行監督。“通過引入大型擠壓機等先進設備,鞏固集團在高端工業鋁型材研發及生產方面的領導地位;引進各種機器人系統,不僅可以降低人力成本,還可以有效地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競爭力。”忠旺相關負責人介紹。
重視智能制造的同時,忠旺自身也有著一套獨特的管理體系。在成本、庫存、賬期等財務要素的把控上,忠旺通過“以銷定產”、“以產定購”的生產、采購模式,避免產品和原材料的庫存積壓;通過“鋁錠價格+加工費”的定價原則,降低原材料價格波動帶來的利潤風險;通過對賬期長短的有效控制,忠旺將應收賬款和壞賬控制在極低的水平。
與此同時,忠旺通過持續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生產效率、控制生產成本、提升高附加值產品占比等措施,鞏固了綜合盈利能力。根據該公司最近發布的三季報顯示,忠旺深加工產品銷量按年增長39.8%至7.5萬噸,帶動收入增加37.8%,從去年同期的14.82億元人民幣增至20.41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