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十二冶離退休職工管理部主任趙眾在人民大會堂又一次受到了組織的肯定——榮獲中組部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授予的“全國先進老干部工作者”榮譽稱號。
從2003年1月調入離退休管理部以來,趙眾已經在這個崗位上工作了十三個年頭,十二冶的老同志已經離不開他,而他也因老同志的誠懇挽留放棄了多次調動和晉升機會。有人說他:“你真傻!你默默無聞搞離退休服務,把人生最好時光都奉獻了,失去了青春,耽誤了前途!”而趙眾的回答卻是:“我非常知足,我們干工作不一定非得有回報,有了老同志的認可,有了工作歷練,有了組織的重托足矣!”
不忘初心千方百計
1967年出生的趙眾在24歲那年從部隊轉業,進入了十二冶,歷經多個崗位鍛煉后,調入離退休職工管理部任職,一干就是十三年。
上任伊始,面對3000名離退休職工和超過500名黨員的龐大離退休老同志群體,趙眾認識到離退休工作不是中心但影響中心,不是核心卻牽動著核心,必須做好服務工作和管理工作。
十三年來,他嚴格要求自己,謙虛謹慎、甘于奉獻、待人誠懇、尊老敬賢,始終保持了一個共產黨員干部清正廉潔的良好形象,并不斷學習實踐,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質和工作能力。
工作中,他不忘初心,堅定信念、敢于擔當,在砥礪中前行,潛心研究、認真總結,編寫了10余萬字的《十二冶離退休管理工作手冊》,科學地從管理理念、崗位職責、服務流程等方面對離退休管理工作進行了梳理規范,大幅度提高了離退休管理工作水平。與此同時,他大力推進黨支部建設,不斷提高老干部、老黨員的思想政治素質,激發他們發揮正能量的熱情,為企業改革發展營造了和諧穩定的后方環境。近幾年,他所在的離退休職工管理部黨支部涌現了許多離退休干部先進榜樣,較好地發揮了抓住關鍵少數帶動多數的作用。
同事們評價說,這些年,老趙關愛尊重老同志,不斷豐富著離退休人員的精神文化生活,千方百計為老干部排憂解難,促進了該公司離退休管理服務工作的良性發展。
讓老人們發揮余熱
近年來,隨著人員流動加速,老齡化嚴重,“如何有效關心老人”成為當今社會必須思考的命題。趙眾則用他的實際行動詮釋了“用心+用腦”的實際效果。
為了更好地做好這份管理服務工作,他一方面充分利用離退休管理部和黨支部載體,搭建信息反饋平臺,供大家發表對企業的改革意見;另一方面還成立了顧問組和服務大隊,組織老干部到現場進行技術指導和管理輔導。時至今日,該公司侯德根、肖憲奇等老專家仍活躍在項目部施工一線。此外,他還經常組織老干部參觀考察,召開茶話會,讓大家能及時了解企業的發展變化,也以此讓大家在這些活動里貢獻金點子,充分發揮余熱。事實證明,這些行之有效的辦法,不但溫暖著老人們的心,也讓企業收獲了更多可能。
只要他在,老同志就放心
在服務老同志工作中,趙眾給自己立了條規矩:堅持“六必訪”,在老同志有活思想時必訪、遇到特殊困難時必訪、生病住院時必訪、遇有婚喪事時必訪、老干部大壽時必訪、每逢重大節日時必訪。每年大年初一他都是在走訪慰問老干部途中度過的,而這也讓他成為每個春節時,爆竹聲中老干部們最先見到的人之一。
在十二冶離退休管理部主任的崗位上,趙眾利用企業閑置辦公樓創辦了晉南地區第一所具有200張床位的醫養結合老年公寓,讓十二冶基地及周邊縣市的老同志和兒女解除了后顧之憂。他還打造了標準化的小區活動中心和閱覽室,讓老同志們在舒適的環境中活動。在這個職位上,“做好人好事”從來不是掛在嘴邊的口號,但趙眾那些下意識的舉動,卻幫了無數人,感動了無數人。2009年的盛夏,離休老干部姜連海在體育場鍛煉時突發心臟病,他聞訊后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采取應急措施并及時將老人送到了醫院,挽救了老人的生命。“趙主任,你就是我的救命恩人。”老人蘇醒后握著趙眾的手感激連連。
為了讓逝者走好,把喪事辦好,無論是節日假期,還是酷暑嚴寒,他都會帶領工作人員操持喪禮,火化安頓。在他的精心呵護和操持下,近千名老同志很有尊嚴地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2012年1月22日,大年三十,離休老干部孫玉信病故,趙眾放棄了和家人的團聚,趕到逝者家中跑前跑后,為老干部料理后事。2008年3月,退休干部劉長春因子女不在身邊,突發疾病在家中病故,被發現時尸體已高度腐爛,令人難以接近。聞訊后,他帶領工作人員將遺體送到太平間,整理好遺容,換好衣服,處理完了善后事宜。遠在外地的子女回來后,非常感激,專程到離退部逢屋跪地叩謝。
十余個春秋冬夏,但凡老同志家里有急事、難事時,很多人都已經不是找兒女,而是第一時間想到他,熟識的人會感嘆,“這是怎樣的一種信任和托付呀,只要他在離退部,老同志們就很放心”。(張秀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