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鋁土行業可謂是一顆新星,該行業的繁榮曾令潛在投資者羨慕嫉妒恨,如今該國鋁土行業正面臨日益增加的壓力,如火燒身,鄰國印尼也可能準許恢復鋁土礦出口,這真有點屋漏偏逢雨的感覺。
去年這個時候,馬來西亞曾經是全球最大的鋁土礦供應國,而中國自然是全球最大的鋁土礦消費國。
但是好景不長,馬來西亞政府采取措施監管鋁土行業以來,該國對中國鋁土礦出口量大幅縮減,盡管馬來西亞僅是對該行業進行“極為微小的的監管”。
馬來西亞鋁土也的繁榮自2014年才剛剛開始,當時印尼政府禁止出口未加工礦石,世事難料,如今該行業正面臨滅頂之災。
自由港麥克米蘭公司上周警告稱,若果印尼政府和該公司之間的糾紛不能解決,該公司旗下印尼礦場可能要削減產出,而菲律賓政府已經命令國內超半數礦場關閉,稱它們違反環保法規,這也凸顯亞洲礦業者所面臨的政策風險不容小覷。
瑞銀駐悉尼分析師Daniel Morgan稱,目前而言,礦業行業的政策風險非常大。
來自馬來西亞的供應填補了印尼礦石出口禁令帶來的供需缺口,而印尼正通過這些措施來推動礦產商在其境內建設金屬冶煉廠。
2015年,馬來西亞向中國出口鋁土逾2000萬噸,較上年大幅飆升近700%,幾乎和澳洲向中國出口的鋁土數量相當。
而在2013年,馬來西亞僅向中國出口鋁土162,000噸。
但顯而易見的問題是馬來西亞鋁土出口大幅攀升至建立在監管缺乏的基礎上的,缺乏環境保護措施,在雨季,洪水將礦產商的庫存沖入河流,近海的海水都變紅了。
2016年12月,馬來西亞對中國出口鋁土量已經下滑至165,587噸。
行業分析師稱,一旦印尼恢復未加工礦石出口,則馬來西亞鋁土行業就會大勢已去。
同時業者也認為,中國進口商將轉向印尼尋求供應,因后者的鋁土品質更高,價格更低,因該國的生產成本低。
一位印尼鋁土貿易商稱,“印尼鋁土產商持有大量的庫存,他們可以以非常低廉的價格出口。”
如果印尼出口鋁土量超過1000萬噸,馬來西亞就要和鋁土行業說白白了。
"另外,全球鋁土的供應還相當充裕,中國的鋁產商根本不擔心鋁土供應短缺的問題。"
近日,印尼政府正式對外公布放寬一項礦石出口禁令,即允許鋁土礦和鎳礦石恢復出口。除了之前基本確認的投資企業要在5年內完成冶煉廠項目建設外,政府還要求鎳礦和鋁礦主必須得使他們所屬冶煉廠30%的產能使用低品位礦石,也就是1.7%以下的鎳礦和42%以下的鋁土礦,其余礦石則可以用來出口。
政策屬實等待政府下一步政策
根據多方了解,此次鋁土礦禁令開放的政策已被證實,在當地建廠或者計劃建廠的企業合作礦商確定具備礦石出口資格,涉及到國內企業主要有魏橋、南山、錦江、甚至榆林有色等集團公司,目前可以確認至少有2家鋁土礦主可出口鋁土礦,但具體的出口配額和操作細則還有待于印尼經濟部后期政策的明確。
對于冶煉廠要求30%產能利用低品位礦石問題,由于政策理解和操作難度偏高,所以市場仍有存疑。根據我們的了解,印尼鎳礦儲量豐富且建廠企業眾多,相較于鋁土礦,鎳礦的市場影響力更大,所以該政策很有可能重點針對鎳礦相關企業。
短期消息橫飛長期市場格局或變化
短期來看,印尼禁令開放,政策的解讀和明細仍需要時間,后期執行也需要市場行為來驗證,所以不會對目前中國鋁土礦市場有太大的影響,現在更多的是處于消息面的流動和預期面的變化,加上印尼政府的政策變數也存在可能,所以目前成交仍難發生,未來還需持續關注。
但長期來看,印尼禁令開放,勢必對當前的國際鋁土礦供應格局產生影響,由于國內眾多氧化鋁廠最初的生產線設計是以印尼鋁土礦為主要原料,所以在原材料的選取上,印尼鋁土礦具備優勢,即使經過長達兩年多的時間變化;此外,印尼鋁土礦重回中國,最直接的沖擊當然是目前最為脆弱的馬來西亞和印度市場,礦石品質和運輸成本優勢幾無,本來兩者就處在供應大國的夾縫中,加上幾內亞鋁土礦的沖擊,后期市場前景非常堪憂。
另外相較于西非、南美等地區,海運距離與印尼相差明顯,一旦印尼出口礦石品味良好且價格優惠,也很有可能影響幾內亞、巴西等偏遠地區的鋁土礦供應格局。
昨日,印尼放寬了一項礦石出口禁令,允許出口鎳礦石及鋁土礦等精礦。至此,持續了三年的印尼限礦宣告終結,這對中國意味著什么呢?曾經的鋁土礦出口大國能重新奪回霸主地位嗎?
在實施出口部分未加工金屬政策前,印尼一直是中國最大的鋁土礦進口來源國,其每個月出口至中國的鋁土礦占中國總進口量的60%-75%。而自該政策2014年開始實施以來,該數據直接變成“-”即該數據無法提供狀態。
從進口總量來看,2014年中國鋁土礦進口較前一年下滑了近50%,至36,280,965噸,但在2015年這一數值恢復到了55,823,230噸,而截至2016年11月中國累計進口量為47,114,765噸,雖然遠不及2013年的歷史峰值70,702,763噸,但主要原因是國內供給側改革抑制了對鋁土礦的需求。
印尼是在2014年開始徹底禁止鋁土礦出口的,而早在2011年,其就開始推動相關政策的實施。在2012年年初,印尼政府宣布了自2014年開始禁止出口部分未加工金屬,但由于始終未采取實質性措施,使得市場對其政策的執行性心存懷疑。2012年4月,印尼海關正式宣布4月20日后,將禁止鋁土礦運輸船只進港,印尼國內的礦主和中國的貿易商也收到相關文件通知。印尼政府對礦產資源出口的限制預將進入實質性階段。
以下為印尼鋁土礦政策相關進展:
2017年1月12日,印尼放寬一項礦石出口禁令,允許出口鎳礦石及鋁土礦等精礦。印尼是全球主要供應國。 提及鎳礦石及鋁土礦時,印尼礦業部煤炭和礦物事務署長BambangGatot稱:“考慮到煉廠已安裝的設備生產力,無法吸收產量,礦石將允許被銷售至海外。”
2012 年3 月30 日,印尼海關正式宣布4 月20 日之后將禁止鋁土礦運輸船只進港。印尼鋁土礦出口限令即將來臨。印尼將于5 月6 日之后停止簽發出口許可證。
據路透消息,印尼計劃2012 年對煤炭和基本金屬征收25%的出口關稅。
2012 年2 月15 日有消息稱,2014 年原礦出口的禁令將提前至2012 年5月7 日執行。
2011年12月16日,印尼工業部長長Mohamad Hidayat 表示,印尼計劃對包括金屬和橡膠在內的商品加征出口關稅,“在2012 年,我們計劃推出新的政策,比如對出口商品加征關稅,限制或禁止鐵礦石,銅礦石和鎳礦石,煤炭以及橡膠的出口。”
2011年下半年開始,印尼加快了推動相關政策出臺的步伐。2011年9月中旬,有消息表示,印度尼西亞最快將在當年對鐵礦石、鎳原礦及鎳精礦征收出口稅。
2011年1月1日起,印尼中央政府從縣政府手中收回了礦產資源的審批權力,新開礦申請辦理各種權證面臨新的問題,過渡期的礦山也面臨換發新證的問題。
低品位礦石供應增加建廠企業布局首獲利
對于國內氧化鋁企業來說,印尼鋁土礦恢復出口,可謂是解決了今年市場上面臨的低溫鋁土礦供應短缺問題,為企業在當下形勢下保持滿產、高產的原材料需求得以保障。
然而,對于印尼有投資建廠計劃或者已經投資建廠的國內企業來說,海外布局獲得回報,在礦石出口時肯定具備優先選擇權,但后期仍需要加強資金的注入和冶煉廠建設進度的時間問題,而其他只投資礦山卻未有建廠計劃的企業,其合作礦商出口可能性較小,未來在礦石供應和采購上相對處于下風。
去年這個時候,馬來西亞曾經是全球最大的鋁土礦供應國,而中國自然是全球最大的鋁土礦消費國。
但是好景不長,馬來西亞政府采取措施監管鋁土行業以來,該國對中國鋁土礦出口量大幅縮減,盡管馬來西亞僅是對該行業進行“極為微小的的監管”。
馬來西亞鋁土也的繁榮自2014年才剛剛開始,當時印尼政府禁止出口未加工礦石,世事難料,如今該行業正面臨滅頂之災。
自由港麥克米蘭公司上周警告稱,若果印尼政府和該公司之間的糾紛不能解決,該公司旗下印尼礦場可能要削減產出,而菲律賓政府已經命令國內超半數礦場關閉,稱它們違反環保法規,這也凸顯亞洲礦業者所面臨的政策風險不容小覷。
瑞銀駐悉尼分析師Daniel Morgan稱,目前而言,礦業行業的政策風險非常大。
來自馬來西亞的供應填補了印尼礦石出口禁令帶來的供需缺口,而印尼正通過這些措施來推動礦產商在其境內建設金屬冶煉廠。
2015年,馬來西亞向中國出口鋁土逾2000萬噸,較上年大幅飆升近700%,幾乎和澳洲向中國出口的鋁土數量相當。
而在2013年,馬來西亞僅向中國出口鋁土162,000噸。
但顯而易見的問題是馬來西亞鋁土出口大幅攀升至建立在監管缺乏的基礎上的,缺乏環境保護措施,在雨季,洪水將礦產商的庫存沖入河流,近海的海水都變紅了。
2016年12月,馬來西亞對中國出口鋁土量已經下滑至165,587噸。
行業分析師稱,一旦印尼恢復未加工礦石出口,則馬來西亞鋁土行業就會大勢已去。
同時業者也認為,中國進口商將轉向印尼尋求供應,因后者的鋁土品質更高,價格更低,因該國的生產成本低。
一位印尼鋁土貿易商稱,“印尼鋁土產商持有大量的庫存,他們可以以非常低廉的價格出口。”
如果印尼出口鋁土量超過1000萬噸,馬來西亞就要和鋁土行業說白白了。
"另外,全球鋁土的供應還相當充裕,中國的鋁產商根本不擔心鋁土供應短缺的問題。"
近日,印尼政府正式對外公布放寬一項礦石出口禁令,即允許鋁土礦和鎳礦石恢復出口。除了之前基本確認的投資企業要在5年內完成冶煉廠項目建設外,政府還要求鎳礦和鋁礦主必須得使他們所屬冶煉廠30%的產能使用低品位礦石,也就是1.7%以下的鎳礦和42%以下的鋁土礦,其余礦石則可以用來出口。
政策屬實等待政府下一步政策
根據多方了解,此次鋁土礦禁令開放的政策已被證實,在當地建廠或者計劃建廠的企業合作礦商確定具備礦石出口資格,涉及到國內企業主要有魏橋、南山、錦江、甚至榆林有色等集團公司,目前可以確認至少有2家鋁土礦主可出口鋁土礦,但具體的出口配額和操作細則還有待于印尼經濟部后期政策的明確。
對于冶煉廠要求30%產能利用低品位礦石問題,由于政策理解和操作難度偏高,所以市場仍有存疑。根據我們的了解,印尼鎳礦儲量豐富且建廠企業眾多,相較于鋁土礦,鎳礦的市場影響力更大,所以該政策很有可能重點針對鎳礦相關企業。
短期消息橫飛長期市場格局或變化
短期來看,印尼禁令開放,政策的解讀和明細仍需要時間,后期執行也需要市場行為來驗證,所以不會對目前中國鋁土礦市場有太大的影響,現在更多的是處于消息面的流動和預期面的變化,加上印尼政府的政策變數也存在可能,所以目前成交仍難發生,未來還需持續關注。
但長期來看,印尼禁令開放,勢必對當前的國際鋁土礦供應格局產生影響,由于國內眾多氧化鋁廠最初的生產線設計是以印尼鋁土礦為主要原料,所以在原材料的選取上,印尼鋁土礦具備優勢,即使經過長達兩年多的時間變化;此外,印尼鋁土礦重回中國,最直接的沖擊當然是目前最為脆弱的馬來西亞和印度市場,礦石品質和運輸成本優勢幾無,本來兩者就處在供應大國的夾縫中,加上幾內亞鋁土礦的沖擊,后期市場前景非常堪憂。
另外相較于西非、南美等地區,海運距離與印尼相差明顯,一旦印尼出口礦石品味良好且價格優惠,也很有可能影響幾內亞、巴西等偏遠地區的鋁土礦供應格局。
昨日,印尼放寬了一項礦石出口禁令,允許出口鎳礦石及鋁土礦等精礦。至此,持續了三年的印尼限礦宣告終結,這對中國意味著什么呢?曾經的鋁土礦出口大國能重新奪回霸主地位嗎?
在實施出口部分未加工金屬政策前,印尼一直是中國最大的鋁土礦進口來源國,其每個月出口至中國的鋁土礦占中國總進口量的60%-75%。而自該政策2014年開始實施以來,該數據直接變成“-”即該數據無法提供狀態。
從進口總量來看,2014年中國鋁土礦進口較前一年下滑了近50%,至36,280,965噸,但在2015年這一數值恢復到了55,823,230噸,而截至2016年11月中國累計進口量為47,114,765噸,雖然遠不及2013年的歷史峰值70,702,763噸,但主要原因是國內供給側改革抑制了對鋁土礦的需求。
印尼是在2014年開始徹底禁止鋁土礦出口的,而早在2011年,其就開始推動相關政策的實施。在2012年年初,印尼政府宣布了自2014年開始禁止出口部分未加工金屬,但由于始終未采取實質性措施,使得市場對其政策的執行性心存懷疑。2012年4月,印尼海關正式宣布4月20日后,將禁止鋁土礦運輸船只進港,印尼國內的礦主和中國的貿易商也收到相關文件通知。印尼政府對礦產資源出口的限制預將進入實質性階段。
以下為印尼鋁土礦政策相關進展:
2017年1月12日,印尼放寬一項礦石出口禁令,允許出口鎳礦石及鋁土礦等精礦。印尼是全球主要供應國。 提及鎳礦石及鋁土礦時,印尼礦業部煤炭和礦物事務署長BambangGatot稱:“考慮到煉廠已安裝的設備生產力,無法吸收產量,礦石將允許被銷售至海外。”
2012 年3 月30 日,印尼海關正式宣布4 月20 日之后將禁止鋁土礦運輸船只進港。印尼鋁土礦出口限令即將來臨。印尼將于5 月6 日之后停止簽發出口許可證。
據路透消息,印尼計劃2012 年對煤炭和基本金屬征收25%的出口關稅。
2012 年2 月15 日有消息稱,2014 年原礦出口的禁令將提前至2012 年5月7 日執行。
2011年12月16日,印尼工業部長長Mohamad Hidayat 表示,印尼計劃對包括金屬和橡膠在內的商品加征出口關稅,“在2012 年,我們計劃推出新的政策,比如對出口商品加征關稅,限制或禁止鐵礦石,銅礦石和鎳礦石,煤炭以及橡膠的出口。”
2011年下半年開始,印尼加快了推動相關政策出臺的步伐。2011年9月中旬,有消息表示,印度尼西亞最快將在當年對鐵礦石、鎳原礦及鎳精礦征收出口稅。
2011年1月1日起,印尼中央政府從縣政府手中收回了礦產資源的審批權力,新開礦申請辦理各種權證面臨新的問題,過渡期的礦山也面臨換發新證的問題。
低品位礦石供應增加建廠企業布局首獲利
對于國內氧化鋁企業來說,印尼鋁土礦恢復出口,可謂是解決了今年市場上面臨的低溫鋁土礦供應短缺問題,為企業在當下形勢下保持滿產、高產的原材料需求得以保障。
然而,對于印尼有投資建廠計劃或者已經投資建廠的國內企業來說,海外布局獲得回報,在礦石出口時肯定具備優先選擇權,但后期仍需要加強資金的注入和冶煉廠建設進度的時間問題,而其他只投資礦山卻未有建廠計劃的企業,其合作礦商出口可能性較小,未來在礦石供應和采購上相對處于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