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特殊”的生產線
炭素公司打造內部市化場格局出新招
“昨天晚上在廠里當了把臨時工,在側塊生產線上干了80多塊側塊,我掙了120元……”一大早炭素公司的孫甲君就興奮地算起了自己的經濟賬。
自己單位掙外快?臨時工?原來側塊生產線是炭素公司2016年改造的一條輔助生產線,是面對機加工車間炭塊供貨時間緊、生產任務重,生產線嚴重缺人又加上該生產線工序多、勞動強度大等特點,通過領導班子大膽嘗試對此條生產線實行了內部市場化運作。他們執行崗位貨幣化,按照自愿報名,明碼標價,按勞取酬的方式,在全公司招聘人員,利用業余時間參與側塊生產,公司輔助車間、機關后勤人員積極響應號召,紛紛報名,通過崗前培訓、辦理臨時上崗證后,組建三個班組的“臨時工”投入到這條生產線中。每到晚上,這個臨時車間燈火通明,走進車間你會看到在這條“特殊”的生產線上職工生產忙碌的身影……通過內部市場化運作,連續幾天日側塊產量屢創新高!
據悉,這條“特殊”的生產線在不影響主要產品生產的情況下,把廢舊炭塊“消化”成側塊,不僅滿足客戶側塊需求量,而且達到了節支降耗目的,為公司增加效益100余萬元。圖為生產線現場。 (魏宏紅 段倫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