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由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主辦的“2017中國鋁及鋁合金熔鑄技術研討會”在佛山市中恒金都酒店隆重召開。研討會的召開為鋁型材加工、金屬材料、機械設備等相關企業搭建了一個相互學習交流的平臺,相互促進技術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會議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理事長文獻軍發表了重要講話。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理事長文獻軍

在講話中,文副會長首先從銷售收入,利潤率,負債率與表觀消費量等經濟指標客觀分析了鋁加工行業發展的基本現狀。根據講話,鋁加工行業銷售收入占整個有色金屬總銷售收入的五分之一。鋁加工行業利潤收入接近600億元,銷售利潤率5.28%,比整個有色金屬行業高1.42%。回顧近五年的水平。鋁加工經營狀況比較穩定,到2016年總資產在8859億元左右,負債率在55.7%,比鋁冶煉行業低將近20%,比全國有色金屬行業的平均水平低7.37%。總體來說,鋁加工行業的發展健康。鋁加工生產力已經基本滿足國內的需求。在進、出口方面來看,鋁加工第一大的出口產品鋁板帶出口量同比去年下降了12.35%,出口形勢不容樂觀。從整個消費市場來看,原鋁表觀消費量大概是1.3左右,但實際的消費量要大得多。這得益于前幾年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積極開展的“擴大鋁應用”工作,經過時間的發展,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由此可見,培育市場、引導消費顯得相當的重要。
在分析完鋁加工行業的基本情況后,文副會長根據時下鋁加工行業的形勢提出了兩個在發展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嚴控新產能與外貿摩擦。
文副會長說,2016年的鋁價上漲從宏觀基本面上來看并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鋁冶煉行業連續四年投資下降,其中2014、2015年在投資負增長的情況下,2016年投資出現首次的正增長,這表明受到2016年鋁價回升的影響,鋁企依然存在擴產能的沖動,特別是原料成本低、有政策支持的地方鋁企。這不是我們想看到的,一直以來,電解鋁的產能過剩是國家政府非常重視的問題。文副會長也明確指出,鋁行業不同于鋼鐵行業,兩者雖然同樣提出“去產能”,但是兩者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并不相同。因為,從各項經濟指標中分析得出,支撐鋁行業消費增長的根本原因是近年來鋁在多個領域的應用不斷擴大,對鋁的需求也是不斷的增長。鋁行業的“去產能”傳達的意思更多是解決低端鋁用材的產能過剩,大力發展高端用鋁,保證鋁向著高精深加工發展。
而產能過剩的問題給國內帶來了不健康的發展環境同時也給國外同行帶去了憂慮。很多國外同行對中國鋁工業的高速發展頗有微詞,甚至有的人質疑中國在嚴控產能,化解產能方面的工作。所以,在這一年里我們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應對接下來嚴酷的出口貿易摩擦。但是沒有必要去害怕,只要我們做好自己的工作(嚴控新產能),因為中國的消費市場就是鋁工業發展的堅實后盾。
在最后,文副會長提出了一句口號——“中國鋁加工從這里開始,這里也是鋁加工熔鑄技術第一站。”早在講話開頭,文副會長就便指出南海大瀝不僅市場經濟活躍,而且學術氣氛非常濃厚同時這也是鋁加工產業政策醞釀出臺的地方。回想2014年10月份也是在佛山南海召開了擴大鋁在建筑工程行業應用的會議。當時的市場才剛剛有苗頭,短短的兩年鋁建筑模版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隨著中國鋁及鋁合金熔鑄技術研討會在南海大瀝召開,相信熔鑄領域技術的改進和質量會得到相應的提升,為將來鋁加工行業的轉型升級提供堅實的基礎。我們也可以預見,2017年中國鋁加工行業將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嚴控新增產能的前提下,在培育市場,引導鋁消費,擴大鋁應用將有一番大作為。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理事長文獻軍

在講話中,文副會長首先從銷售收入,利潤率,負債率與表觀消費量等經濟指標客觀分析了鋁加工行業發展的基本現狀。根據講話,鋁加工行業銷售收入占整個有色金屬總銷售收入的五分之一。鋁加工行業利潤收入接近600億元,銷售利潤率5.28%,比整個有色金屬行業高1.42%。回顧近五年的水平。鋁加工經營狀況比較穩定,到2016年總資產在8859億元左右,負債率在55.7%,比鋁冶煉行業低將近20%,比全國有色金屬行業的平均水平低7.37%。總體來說,鋁加工行業的發展健康。鋁加工生產力已經基本滿足國內的需求。在進、出口方面來看,鋁加工第一大的出口產品鋁板帶出口量同比去年下降了12.35%,出口形勢不容樂觀。從整個消費市場來看,原鋁表觀消費量大概是1.3左右,但實際的消費量要大得多。這得益于前幾年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積極開展的“擴大鋁應用”工作,經過時間的發展,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由此可見,培育市場、引導消費顯得相當的重要。
在分析完鋁加工行業的基本情況后,文副會長根據時下鋁加工行業的形勢提出了兩個在發展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嚴控新產能與外貿摩擦。
文副會長說,2016年的鋁價上漲從宏觀基本面上來看并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鋁冶煉行業連續四年投資下降,其中2014、2015年在投資負增長的情況下,2016年投資出現首次的正增長,這表明受到2016年鋁價回升的影響,鋁企依然存在擴產能的沖動,特別是原料成本低、有政策支持的地方鋁企。這不是我們想看到的,一直以來,電解鋁的產能過剩是國家政府非常重視的問題。文副會長也明確指出,鋁行業不同于鋼鐵行業,兩者雖然同樣提出“去產能”,但是兩者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并不相同。因為,從各項經濟指標中分析得出,支撐鋁行業消費增長的根本原因是近年來鋁在多個領域的應用不斷擴大,對鋁的需求也是不斷的增長。鋁行業的“去產能”傳達的意思更多是解決低端鋁用材的產能過剩,大力發展高端用鋁,保證鋁向著高精深加工發展。
而產能過剩的問題給國內帶來了不健康的發展環境同時也給國外同行帶去了憂慮。很多國外同行對中國鋁工業的高速發展頗有微詞,甚至有的人質疑中國在嚴控產能,化解產能方面的工作。所以,在這一年里我們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應對接下來嚴酷的出口貿易摩擦。但是沒有必要去害怕,只要我們做好自己的工作(嚴控新產能),因為中國的消費市場就是鋁工業發展的堅實后盾。
在最后,文副會長提出了一句口號——“中國鋁加工從這里開始,這里也是鋁加工熔鑄技術第一站。”早在講話開頭,文副會長就便指出南海大瀝不僅市場經濟活躍,而且學術氣氛非常濃厚同時這也是鋁加工產業政策醞釀出臺的地方。回想2014年10月份也是在佛山南海召開了擴大鋁在建筑工程行業應用的會議。當時的市場才剛剛有苗頭,短短的兩年鋁建筑模版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隨著中國鋁及鋁合金熔鑄技術研討會在南海大瀝召開,相信熔鑄領域技術的改進和質量會得到相應的提升,為將來鋁加工行業的轉型升級提供堅實的基礎。我們也可以預見,2017年中國鋁加工行業將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嚴控新增產能的前提下,在培育市場,引導鋁消費,擴大鋁應用將有一番大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