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紹禎
從一名普通員工到中國鋁業廣西分公司電解工技能競賽第一名,郭宏偉花了兩年。
從該公司電解工第一名到有色金屬行業電解工技能競賽第一名,郭宏偉花了十年……
在郭宏偉扎根生產一線的十七年時間里,他憑著精湛的技藝,攻克和解決了一道道技術難題,從一名普通的電解工,歷經主操、值班長、工區長、區域工程師,一步一個腳印成長為電解鋁廠的技術骨干。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總工會、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科學技術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發布《關于命名陳毅杰等同志“廣西工匠”稱號的通報》,郭宏偉作為鋁行業技能人才的杰出代表成為首批被命名的十大“廣西工匠”之一。
堅定選擇,兩年當上副班長
筆者在走進電解車間廠房時,看到一個忙碌的瘦高身影,他時而打開爐門觀察火苗的顏色,時而拿出測溫表測量槽溫,時而又坐到電腦旁認真查看電解槽曲線,被汗水浸透的衣服貼在身上,使這個僅有55公斤的男兒更顯清瘦……他就是原中國鋁業廣西分公司電解鋁廠主管工程師,現為華磊公司輕合金項目部電解組專工郭宏偉。
郭宏偉1999年畢業于中南工業大學。“入職報到之前,我曾無數次設想著自己在平果鋁工作的場景:計算機前的我在設計方案,主控室里的我在分析數據,然后進行著遙控調度生產等等。”郭宏偉回憶。電解作業的環境高溫、多粉塵、強磁場的艱苦環境,即便在三伏天,也要穿戴著至少10斤重的“戰斗盔甲”進行作業,“我們電解鋁廠職工在全公司中使用的水壺容量最大,工作服洗得最多最勤,褲腳的洞最多。”郭宏偉說。
最初被安排上白班的郭宏偉,主動要求到生產一線倒班,并且每天早上班一小時、晚下班一小時。他發現,由于最初設定的各項參數不合理,常常導致異況發生,極大地增加了工作量,他暗下決心,一定要開展技術創新,只有調整好各項參數,讓電解槽平穩、安全運行,才能降低自己和工友的工作量。為了搞懂電解槽的構造和原理,他一個人爬到又熱又臟的槽頂,研究設備結構和動作原理,盡管被煙氣嗆得喘不過氣來,他也咬牙堅持。經過不懈努力,工作僅僅兩年的他便當上了副班長。
吃睡在槽邊,成了名符其實的“保姆”
在運營轉型推廣“多參數平衡”控制技術中,郭宏偉一心撲在試驗槽,吃飯睡覺都在槽子邊上。為了做好電解槽密封工作,他加班加點修復,當時他父親正好重病要送去南寧住院,他僅請了半天假就又回到崗位。歷時15個月,郭宏偉將該技術最終成功應用到了各分公司。
在對大鋼棒“雙平衡”節能型電解槽和高能耗槽技術攻關過程中,為使電解鋁廠每生產一噸鋁節約700度電,每年節約800萬元的投入,郭宏偉和團隊成員24小時輪流守護在兩臺試驗電解槽旁。回想起反復測試這項技術的半年里,郭宏偉在值班時,每隔一個小時就走到兩臺試驗電解槽測量數據,即使下班之后,他也常常打電話給當班成員了解情況。由于郭宏偉技術過硬,專治生產技術上的疑難雜癥,每當生產發生異常情況時,他第一個擔起“醫生”和“保姆”的責任。
郭宏偉說,他已記不清有多少個夜晚,和工友們一起處理電解槽各種異常。一次,處理完異常槽況回到家已是凌晨一點多,原以為小孩已經入睡,但在家里見不著小孩,嚇得郭宏偉急忙撥打上零點班愛人的電話,才知道小孩發高燒,此時正在醫院打吊針。那一夜,他悄悄地流下了愧疚的眼淚。
勤勉好學,帶著技術出國門
當年的老班長唐躍松回憶:“宏偉一直比較靦腆,現在也還是沉默寡言,但他討論電解操作技術時話卻很多;我們倆搭檔時,他有時間就看技術書,把一本藍皮的電解鋁技術書都翻爛了;他還愛記工作筆記,干到哪記到哪。”
郭宏偉先后5次被派往印度Balco鋁業公司生產現場指導項目投產和技術條件管理工作,印方特殊的工作環境有著鋁行業幾乎所有的“疑難雜癥”,但他對那段難忘的經歷卻是輕描淡寫:“有一個印方的班長總纏著我學電解操作技術,我就順便跟他學了一些計算機知識,印度人計算機技術好啊!”他結合現場實際,大膽、細心管理,在性能考核中以94.18%的電流效率、13401千瓦時/噸鋁的直流電耗得到了印方的肯定。
2006年印度Balco鋁業公司在處理停電導致大面積停槽過程中發生了爆炸事故。“從印度工友錄的手機視頻可以看到,鋁液飛濺出來的時候,像放鞭炮一樣,整個車間全是火花。”描述起當時的場面,郭宏偉心有余悸,讓他意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援外結束后,回到公司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據在印度Balco鋁業公司處理異常情況和緊急情況的經驗,制定詳細的應急預案。
心存感恩,做好“傳幫帶”
近幾年,郭宏偉面對幾家企業向他拋來的橄欖枝,他都毫不猶豫地回絕了。“因為今天我擁有的一切,都得益于平果鋁的培養,得益于公司為青工成長搭建的各種平臺。”郭宏偉說。
郭宏偉作為以他名字命名的“宏偉勞模、金牌工人創新工作室”的領銜人,用心做好“傳幫帶”。通過開展師帶徒、論壇、大講堂、技術創新、技術攻關等活動,培養了10名金牌工人、技師以及12名年輕的鋁電解技術專家,實現鋁錠綜合交流電耗、陽極毛耗、氟化鹽單耗均控制在較高水平,為企業創效8000多萬元。因業績突出,該工作室先后被評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級“勞模創新工作室”和全國機械冶金建材系統示范型職工(勞模)創新工作室,是中鋁公司唯一獲此殊榮的工作室。
現年39歲的郭宏偉把青春都獻給了事業,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業績,他先后榮獲全國有色金屬行業技術能手、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第二屆“中央企業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