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上漲的原材料價格,正不斷地擠壓著大大小小的生產型企業的利潤。曹榮就是“受害者”之一。10月20日,她接受采訪時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近來原材料價格的上漲,讓她備感受挫。
前幾年她和丈夫一起創立了自己的雕刻機廠,幾年來順風順水。但是,近來成本的上漲讓她感受到了空前的壓力。
“導軌”,這一雕刻機上的主要部件,近來漲了1300多元,企業又不能貿然漲價,利潤減少隨之而來。
不僅僅是曹榮,專業從事導軌銷售的北京豐興偉業科技公司于經理告訴記者,諸多的機械企業都在面臨同樣的困難。導軌作為機床上的重要部件,幾乎所有生產機床的企業都會使用。今年以來導軌價格的大幅上漲,讓機械行業很受傷。
導軌之外,更大范圍內的原材料價格上漲,處于產業鏈不同位置的企業正在經歷著相同的困難。
商務部數據顯示,10月11日至17日,主要生產資料中,礦產品、橡膠、有色金屬、化工產品、農資、能源、建材、輕工原料、鋼材價格等各類生產資料價格均有上漲。
前三季度,原材料進口價格更是大幅上漲。工信部數據顯示,原油、鐵礦砂、銅等漲幅均達到四成以上,其中鋁產品價格漲幅更是達到87.3%。
原材料瘋漲之下,曹榮等處于產業鏈中下游的中小企業卻不敢貿然提價,不少企業利潤被大幅壓縮,一些競爭激烈的行業甚至面臨無利可圖的尷尬局面。
原材料價格瘋了
曹榮的遭遇,同樣在橡膠的下游行業上演。遭受威脅的不僅僅是中小企業,行業的龍頭企業、上市公司同樣處境困難。
近來,三角輪胎、風神輪胎等國內大型輪胎企業陸續宣布漲價,提價的幅度在5%至8%之間。至此,今年輪胎行業已經累計提價12%。
不過,這遠遠不能彌補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利潤損失,海通期貨橡膠行業分析師毛建平告訴記者,2009年至今天然橡膠已經完成了300%的漲價幅度,下游行業不得不被動漲價。
“可以這樣形容目前的形勢,如果不漲價,我們已經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了。”三角輪胎一位高層如此表示。
輪胎行業并不是唯一受影響的下游行業,在原油和橡膠價格的共同影響下,生產橡膠鞋底的鞋材企業成本大增,下游的制鞋企業不得不面對漲價的壓力。
“原本每雙鞋8元左右的橡膠鞋底價,現在漲到將近15元,平均每做一雙鞋,橡膠鞋底就耗去了70%的成本。”晉江一位制鞋企業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如果不漲價,他們很難再維持下去。
輪胎、鞋材只是原材料漲價的一個縮影,在國際大宗商品持續上漲之際,多數企業正在承受著原材料價格瘋漲的壓力。
9月份PMI數據顯示,繼前期購進價格指數大幅上升之后,本月購進價格指數再度大幅漲4.8個百分點,20個子行業全部在50%以上。其中紡織工業、農副食品加工業和食品制造業等指數在70%以上,生活消費品類行業的指數在60%以上。
對此,華泰證券(17.31,0.00,0.00%)分析指出,購進價格指數大幅上升,恐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事實上,記者從企業了解到,原材料價格上漲已經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企業的盈利,有的企業甚至出現了零利潤。
零利潤的尷尬
“漲老多了!”這是北京一家電纜廠負責銷售的葛姓經理面對原材料價格的第一反應。
電線電纜行業是電器工業中最大的配套行業,被喻為國民經濟的“血管”和“神經”,但這些企業正面臨著零利潤的尷尬。
電纜的主要原材料是銅和鋁。今年以來,銅價上漲四成以上,鋁價漲幅則達到87%。但是,電纜行業因為多是中小企業,而且存在產能過剩、無序競爭現象,面對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企業并不敢輕易提價。因此,雖然電纜有所漲價,但企業利潤下滑嚴重。“廠子多,你不賣他賣,很難漲價。”葛經理告訴記者。
這種情況下,企業陷入尷尬:為了維持企業運轉和養活工人,必須生產,但是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已經讓企業無利可圖。葛經理告訴記者,現在企業基本上就是白干,養活工人就可以。
同樣受到原材料影響的中小鞋企也是如此。上述制鞋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要提高出口價格很難,處于微利狀態的中小企業只能精細分解流水線上的每道工序,減少因流程不暢造成原材料浪費的損失。
雖然競爭激烈,原材料價格很難傳導到終端消費品,無力承受壓力的企業還是會努力尋找漲價空間。曹榮告訴記者,他們會慢慢給客戶灌輸漲價邏輯,如果別的廠家都漲價,她也會選擇少漲一點。
中信證券(15.04,0.00,0.00%)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分析指出,在全球維持寬松貨幣政策的環境下,部分大宗商品價格近來一路猛漲,這可能對我國物價形勢構成一定壓力。從工業品出場價格PPI走勢來看,9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4.3%,環比上漲0.6%。雖然處于下降通道中,但是由于外部大宗商品價格保持上漲趨勢,PPI下降趨勢將出現放緩,同時環比出現增長,不少機構預測原材料價格上漲之下PPI可能出現新一輪上漲。
前幾年她和丈夫一起創立了自己的雕刻機廠,幾年來順風順水。但是,近來成本的上漲讓她感受到了空前的壓力。
“導軌”,這一雕刻機上的主要部件,近來漲了1300多元,企業又不能貿然漲價,利潤減少隨之而來。
不僅僅是曹榮,專業從事導軌銷售的北京豐興偉業科技公司于經理告訴記者,諸多的機械企業都在面臨同樣的困難。導軌作為機床上的重要部件,幾乎所有生產機床的企業都會使用。今年以來導軌價格的大幅上漲,讓機械行業很受傷。
導軌之外,更大范圍內的原材料價格上漲,處于產業鏈不同位置的企業正在經歷著相同的困難。
商務部數據顯示,10月11日至17日,主要生產資料中,礦產品、橡膠、有色金屬、化工產品、農資、能源、建材、輕工原料、鋼材價格等各類生產資料價格均有上漲。
前三季度,原材料進口價格更是大幅上漲。工信部數據顯示,原油、鐵礦砂、銅等漲幅均達到四成以上,其中鋁產品價格漲幅更是達到87.3%。
原材料瘋漲之下,曹榮等處于產業鏈中下游的中小企業卻不敢貿然提價,不少企業利潤被大幅壓縮,一些競爭激烈的行業甚至面臨無利可圖的尷尬局面。
原材料價格瘋了
曹榮的遭遇,同樣在橡膠的下游行業上演。遭受威脅的不僅僅是中小企業,行業的龍頭企業、上市公司同樣處境困難。
近來,三角輪胎、風神輪胎等國內大型輪胎企業陸續宣布漲價,提價的幅度在5%至8%之間。至此,今年輪胎行業已經累計提價12%。
不過,這遠遠不能彌補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利潤損失,海通期貨橡膠行業分析師毛建平告訴記者,2009年至今天然橡膠已經完成了300%的漲價幅度,下游行業不得不被動漲價。
“可以這樣形容目前的形勢,如果不漲價,我們已經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了。”三角輪胎一位高層如此表示。
輪胎行業并不是唯一受影響的下游行業,在原油和橡膠價格的共同影響下,生產橡膠鞋底的鞋材企業成本大增,下游的制鞋企業不得不面對漲價的壓力。
“原本每雙鞋8元左右的橡膠鞋底價,現在漲到將近15元,平均每做一雙鞋,橡膠鞋底就耗去了70%的成本。”晉江一位制鞋企業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如果不漲價,他們很難再維持下去。
輪胎、鞋材只是原材料漲價的一個縮影,在國際大宗商品持續上漲之際,多數企業正在承受著原材料價格瘋漲的壓力。
9月份PMI數據顯示,繼前期購進價格指數大幅上升之后,本月購進價格指數再度大幅漲4.8個百分點,20個子行業全部在50%以上。其中紡織工業、農副食品加工業和食品制造業等指數在70%以上,生活消費品類行業的指數在60%以上。
對此,華泰證券(17.31,0.00,0.00%)分析指出,購進價格指數大幅上升,恐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事實上,記者從企業了解到,原材料價格上漲已經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企業的盈利,有的企業甚至出現了零利潤。
零利潤的尷尬
“漲老多了!”這是北京一家電纜廠負責銷售的葛姓經理面對原材料價格的第一反應。
電線電纜行業是電器工業中最大的配套行業,被喻為國民經濟的“血管”和“神經”,但這些企業正面臨著零利潤的尷尬。
電纜的主要原材料是銅和鋁。今年以來,銅價上漲四成以上,鋁價漲幅則達到87%。但是,電纜行業因為多是中小企業,而且存在產能過剩、無序競爭現象,面對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企業并不敢輕易提價。因此,雖然電纜有所漲價,但企業利潤下滑嚴重。“廠子多,你不賣他賣,很難漲價。”葛經理告訴記者。
這種情況下,企業陷入尷尬:為了維持企業運轉和養活工人,必須生產,但是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已經讓企業無利可圖。葛經理告訴記者,現在企業基本上就是白干,養活工人就可以。
同樣受到原材料影響的中小鞋企也是如此。上述制鞋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要提高出口價格很難,處于微利狀態的中小企業只能精細分解流水線上的每道工序,減少因流程不暢造成原材料浪費的損失。
雖然競爭激烈,原材料價格很難傳導到終端消費品,無力承受壓力的企業還是會努力尋找漲價空間。曹榮告訴記者,他們會慢慢給客戶灌輸漲價邏輯,如果別的廠家都漲價,她也會選擇少漲一點。
中信證券(15.04,0.00,0.00%)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分析指出,在全球維持寬松貨幣政策的環境下,部分大宗商品價格近來一路猛漲,這可能對我國物價形勢構成一定壓力。從工業品出場價格PPI走勢來看,9月份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上漲4.3%,環比上漲0.6%。雖然處于下降通道中,但是由于外部大宗商品價格保持上漲趨勢,PPI下降趨勢將出現放緩,同時環比出現增長,不少機構預測原材料價格上漲之下PPI可能出現新一輪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