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屆廣交會閉幕新聞發布會5月5日在廣州廣交會展館舉行。廣交會新聞發言人、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徐兵向與會的境內外媒體介紹本屆廣交會總體運行情況。
徐兵指出,第121屆廣交會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賀信和李克強總理批示精神的關鍵一屆,具有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重要意義。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在商務部、廣東省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在廣東省、廣州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本屆廣交會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改革創新,更好地發揮全方位對外開放平臺作用,不斷提高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信息化水平,促進外貿結構優化升級,推動我國開放型經濟發展。經過全體與會人員的共同努力,本屆廣交會總體運行平穩,圓滿完成各項任務。
徐兵說,第121屆廣交會境外采購商與會數量和質量提升。采購商與會196,490人,來自213個國家和地區,比第119屆同比增長5.87%。
各大洲采購商與會人數按比例從高到低依次為:亞洲112,314人,占57.16%;歐洲32,664人,占16.62%;美洲29,998人,占15.27%;非洲15,085人,占7.68%;大洋洲6,429人,占3.27%。
與去年同期相比,亞洲增長5.50%、歐洲增長4.97%、美洲增長9.60%、非洲增長3.72%、大洋洲增長5.36%。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采購商與會88,574人,同比增長8.55%。
與會人數排名前20的國家和地區占與會總人數的61.59%,同比基本持平。與會人數前10位的國家和地區依次為:中國香港、美國、印度、中國臺灣、泰國、韓國、俄羅斯、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日本。
2016年我國十大貿易伙伴國家和地區與會人數,占與會總人數的58.49%,同比基本持平。
共有1119戶國際連鎖企業與會。在2017年最新公布的世界零售商250強企業中有109家與會,同比增加17家。前10強中有6家與會,分別為沃爾瑪、沃爾格林、家樂福、阿爾迪、特易購和亞馬遜。
與會超過10次的老采購商48,914人,同比增長1.61%;與會15次以上的35,502人,同比增長4.45%。
與會采購商中,按采購商所屬類別占與會總人數的比例,從高到低前五位依次為:電子及家電類40.02 %、日用消費品類31.86%、家居裝飾品類28.95%、禮品類28.10%、紡織服裝類25.49%
徐兵說,本屆廣交會出口成交呈回穩向好態勢。累計出口成交2063.57億元人民幣(折合300.20億美元),同比增長6.9%。品牌展區成交109億美元,同比增長16.9%,占總成交額的36.3%。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交90.1億美元,同比增長4.8%。在成交訂單中,3個月以內的短單占45%,3-6個月的中單占35.9%,6個月以上的長單占19.1%。
徐兵表示,本屆廣交會以推進外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廣大參展企業加大產品設計和研發投入,積極培育外貿發展新動力,向價值鏈高端延伸,積極培育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外貿競爭新優勢。參展企業加強研發,以研發帶動創新,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智能化、綠色低碳的新產品在廣交會上越來越多,受到采購商青睞,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中國智造水平。參展企業積極實施品牌戰略,建立品牌設計、營銷、推廣中心,開展商標和專利的國外注冊保護,自主品牌出口成交穩步增長。參展企業對標國際先進質量標準,通過國際認可的產品檢測和綠色、安全認證體系,加快實施國際化戰略。參展企業把提高售后服務水平作為開拓國際市場的重要途徑,不斷拓展服務范圍、提高服務質量、加快服務時效、完善服務支撐體系,借助互聯網+和大數據手段增強服務能力,客戶滿意度不斷提升。
徐兵指出,廣交會在新時期不斷拓展新功能,在更高層次上運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已經發展成為以出口成交為核心,兼具結識客戶、展示洽談、行業交流、信息發布、產品推介、品牌推廣等多重功能的綜合服務平臺。一是擴大出口的重要平臺。廣交會一年兩屆總成交額約600億美元,是外貿出口的重要平臺。調研顯示,參展企業通過廣交會結識客戶達成的成交額占全年出口額的平均比例為23.7%,其中會后成交占廣交會客戶總成交額的比重為79.9%,并且呈逐屆增加趨勢。二是設計創新引領能力顯著提升。廣交會通過設計展示、設計對接等活動和廣交會出口產品設計獎,引導企業提升產品設計能力和創新能力。97家參展設計機構共收到設計服務咨詢2萬余宗,其中可繼續跟進的項目占比40.53%,顯示出企業和設計機構的對接踴躍,展示成效顯著。創新產業對接模式,中國智造全球營銷峰會和全球推介會現場采購需求強烈。廣交會出口產品設計獎為促進企業創新產品和樹立品牌形象起到催化劑作用,獲獎產品成交效果好。三是進口功能不斷增強。本屆進口展區重點引入科技含量高、高端品牌的工業類產品和適合中國市場需求的消費類產品。來自美國和日本的機電行業巨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家電品牌企業,以及德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印度、土耳其等國家的日用消費品企業參展成效顯著,當場獲得大宗訂單,簽署合作協議、達成合作意向,在中國合作開展生產,與國際采購商建立貿易聯系。四是結識新客戶的重要渠道。本屆新采購商與會踴躍,共有80,397人,同比增長7.29%。調研顯示,以結識新客戶為參展目的的參展企業和以尋求新供應商及新產品為參展目的的采購商占比分別為94.6%和78.7%。五是促進行業交流。本屆共舉辦了27場會議論壇,涵蓋了行業高峰、品牌營銷、潮流趨勢、技術研發、企業管控等主題。論壇活動受到參展企業的歡迎,幫助企業拓市場、強品牌、增強外貿競爭新優勢,為地區產業經濟提供了對外開放新平臺。參展企業表示,論壇活動拓寬了視野,為企業未來規劃帶來了深刻的啟發。六是新產品及品牌推介的重要場所。參展企業攜帶新產品參展,部分參展企業的新產品更新率達到80%。品牌展位占展位總數20%,成交額占成交總額的36.3%,充分體現了廣交會在引導品牌建設方面的積極作用。舉辦了黑龍江、遼寧、成都等地方產業推介會和多種形式的貿易對接活動。舉辦了38場企業及品牌展示活動,為參展企業提供展示形象、推廣品牌、演示展品和吸引客商的舞臺。
徐兵介紹,本屆廣交會以廣交會官方網站、展商展品查詢系統、品牌櫥窗、國際社交媒體、電子服務平臺、智能化安保體系為依托,進一步實現廣交會營銷創新化、管理智能化和服務便利化。持續完善廣交會官網、展商展品查詢系統、品牌櫥窗和客商關注度功能,訪問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徐兵說,第121屆廣交會繼續推進綠色布展工作,強化特裝施工企業淘汰機制,規范標準展位簡裝管理,加大現場監督檢查和審核力度,做好廣交會綠色發展計劃綜合效果評估工作。在交易團、商協會、參展企業、特裝施工企業和外貿中心的共同努力下,綠色布展常態化取得了良好成效,本屆實現了100%綠色展位普及率目標。綠色展位展示效果進一步提升,有2,941個綠色特裝展位申報綠色特裝獎評選。廣交會是國內第一個提出并逐屆探索、成功實施綠色發展的展會,為引導中國會展業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提供了鮮活案例。
徐兵介紹,本屆投訴接待站共受理知識產權投訴案件476宗,595家參展企業被投訴,315家企業最終被認定涉嫌侵權。與上屆同期相比,受理案件下降16.05%,被投訴企業總數下降2.46%,被認定涉嫌侵權企業總數下降4.83%。共受理貿易糾紛投訴案件25宗,比上屆同期減少11宗。本屆廣交會知識產權投訴案件數量、被投訴企業、被認定涉嫌侵權企業數下降明顯,反映了參展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繼續增強,廣交會知識產權保護取得明顯成效。在本屆廣交會上,外貿中心與廣東省知識產權局簽署了“廣交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戰略合作協議”,探索展會知識產權保護新模式,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徐兵指出,第121屆廣交會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賀信和李克強總理批示精神的關鍵一屆,具有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重要意義。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在商務部、廣東省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在廣東省、廣州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本屆廣交會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改革創新,更好地發揮全方位對外開放平臺作用,不斷提高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信息化水平,促進外貿結構優化升級,推動我國開放型經濟發展。經過全體與會人員的共同努力,本屆廣交會總體運行平穩,圓滿完成各項任務。
徐兵說,第121屆廣交會境外采購商與會數量和質量提升。采購商與會196,490人,來自213個國家和地區,比第119屆同比增長5.87%。
各大洲采購商與會人數按比例從高到低依次為:亞洲112,314人,占57.16%;歐洲32,664人,占16.62%;美洲29,998人,占15.27%;非洲15,085人,占7.68%;大洋洲6,429人,占3.27%。
與去年同期相比,亞洲增長5.50%、歐洲增長4.97%、美洲增長9.60%、非洲增長3.72%、大洋洲增長5.36%。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采購商與會88,574人,同比增長8.55%。
與會人數排名前20的國家和地區占與會總人數的61.59%,同比基本持平。與會人數前10位的國家和地區依次為:中國香港、美國、印度、中國臺灣、泰國、韓國、俄羅斯、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日本。
2016年我國十大貿易伙伴國家和地區與會人數,占與會總人數的58.49%,同比基本持平。
共有1119戶國際連鎖企業與會。在2017年最新公布的世界零售商250強企業中有109家與會,同比增加17家。前10強中有6家與會,分別為沃爾瑪、沃爾格林、家樂福、阿爾迪、特易購和亞馬遜。
與會超過10次的老采購商48,914人,同比增長1.61%;與會15次以上的35,502人,同比增長4.45%。
與會采購商中,按采購商所屬類別占與會總人數的比例,從高到低前五位依次為:電子及家電類40.02 %、日用消費品類31.86%、家居裝飾品類28.95%、禮品類28.10%、紡織服裝類25.49%
徐兵說,本屆廣交會出口成交呈回穩向好態勢。累計出口成交2063.57億元人民幣(折合300.20億美元),同比增長6.9%。品牌展區成交109億美元,同比增長16.9%,占總成交額的36.3%。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交90.1億美元,同比增長4.8%。在成交訂單中,3個月以內的短單占45%,3-6個月的中單占35.9%,6個月以上的長單占19.1%。
徐兵表示,本屆廣交會以推進外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廣大參展企業加大產品設計和研發投入,積極培育外貿發展新動力,向價值鏈高端延伸,積極培育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外貿競爭新優勢。參展企業加強研發,以研發帶動創新,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智能化、綠色低碳的新產品在廣交會上越來越多,受到采購商青睞,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中國智造水平。參展企業積極實施品牌戰略,建立品牌設計、營銷、推廣中心,開展商標和專利的國外注冊保護,自主品牌出口成交穩步增長。參展企業對標國際先進質量標準,通過國際認可的產品檢測和綠色、安全認證體系,加快實施國際化戰略。參展企業把提高售后服務水平作為開拓國際市場的重要途徑,不斷拓展服務范圍、提高服務質量、加快服務時效、完善服務支撐體系,借助互聯網+和大數據手段增強服務能力,客戶滿意度不斷提升。
徐兵指出,廣交會在新時期不斷拓展新功能,在更高層次上運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已經發展成為以出口成交為核心,兼具結識客戶、展示洽談、行業交流、信息發布、產品推介、品牌推廣等多重功能的綜合服務平臺。一是擴大出口的重要平臺。廣交會一年兩屆總成交額約600億美元,是外貿出口的重要平臺。調研顯示,參展企業通過廣交會結識客戶達成的成交額占全年出口額的平均比例為23.7%,其中會后成交占廣交會客戶總成交額的比重為79.9%,并且呈逐屆增加趨勢。二是設計創新引領能力顯著提升。廣交會通過設計展示、設計對接等活動和廣交會出口產品設計獎,引導企業提升產品設計能力和創新能力。97家參展設計機構共收到設計服務咨詢2萬余宗,其中可繼續跟進的項目占比40.53%,顯示出企業和設計機構的對接踴躍,展示成效顯著。創新產業對接模式,中國智造全球營銷峰會和全球推介會現場采購需求強烈。廣交會出口產品設計獎為促進企業創新產品和樹立品牌形象起到催化劑作用,獲獎產品成交效果好。三是進口功能不斷增強。本屆進口展區重點引入科技含量高、高端品牌的工業類產品和適合中國市場需求的消費類產品。來自美國和日本的機電行業巨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家電品牌企業,以及德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印度、土耳其等國家的日用消費品企業參展成效顯著,當場獲得大宗訂單,簽署合作協議、達成合作意向,在中國合作開展生產,與國際采購商建立貿易聯系。四是結識新客戶的重要渠道。本屆新采購商與會踴躍,共有80,397人,同比增長7.29%。調研顯示,以結識新客戶為參展目的的參展企業和以尋求新供應商及新產品為參展目的的采購商占比分別為94.6%和78.7%。五是促進行業交流。本屆共舉辦了27場會議論壇,涵蓋了行業高峰、品牌營銷、潮流趨勢、技術研發、企業管控等主題。論壇活動受到參展企業的歡迎,幫助企業拓市場、強品牌、增強外貿競爭新優勢,為地區產業經濟提供了對外開放新平臺。參展企業表示,論壇活動拓寬了視野,為企業未來規劃帶來了深刻的啟發。六是新產品及品牌推介的重要場所。參展企業攜帶新產品參展,部分參展企業的新產品更新率達到80%。品牌展位占展位總數20%,成交額占成交總額的36.3%,充分體現了廣交會在引導品牌建設方面的積極作用。舉辦了黑龍江、遼寧、成都等地方產業推介會和多種形式的貿易對接活動。舉辦了38場企業及品牌展示活動,為參展企業提供展示形象、推廣品牌、演示展品和吸引客商的舞臺。
徐兵介紹,本屆廣交會以廣交會官方網站、展商展品查詢系統、品牌櫥窗、國際社交媒體、電子服務平臺、智能化安保體系為依托,進一步實現廣交會營銷創新化、管理智能化和服務便利化。持續完善廣交會官網、展商展品查詢系統、品牌櫥窗和客商關注度功能,訪問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徐兵說,第121屆廣交會繼續推進綠色布展工作,強化特裝施工企業淘汰機制,規范標準展位簡裝管理,加大現場監督檢查和審核力度,做好廣交會綠色發展計劃綜合效果評估工作。在交易團、商協會、參展企業、特裝施工企業和外貿中心的共同努力下,綠色布展常態化取得了良好成效,本屆實現了100%綠色展位普及率目標。綠色展位展示效果進一步提升,有2,941個綠色特裝展位申報綠色特裝獎評選。廣交會是國內第一個提出并逐屆探索、成功實施綠色發展的展會,為引導中國會展業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提供了鮮活案例。
徐兵介紹,本屆投訴接待站共受理知識產權投訴案件476宗,595家參展企業被投訴,315家企業最終被認定涉嫌侵權。與上屆同期相比,受理案件下降16.05%,被投訴企業總數下降2.46%,被認定涉嫌侵權企業總數下降4.83%。共受理貿易糾紛投訴案件25宗,比上屆同期減少11宗。本屆廣交會知識產權投訴案件數量、被投訴企業、被認定涉嫌侵權企業數下降明顯,反映了參展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繼續增強,廣交會知識產權保護取得明顯成效。在本屆廣交會上,外貿中心與廣東省知識產權局簽署了“廣交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戰略合作協議”,探索展會知識產權保護新模式,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