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上旬,有色金屬市場掀起了一波又一波上漲行情,同時其它商品價格也出現了快速上漲,中國央行適時采取了加息措施,這令有色金屬價格短暫出現了調整,但隨后再度大幅沖高。不過,在10月27日,國內金屬期價大部分出現了跳水,而滬鋁原本就滯漲,其重心上移后再進一步沖高已力不從心。
美國重啟資產購買計劃、歐洲長時間維持極低利率和日本注入流動性,使得通脹和資產價格泡沫時代提前到來,并且在深化,而鋁價重心則不斷上移。目前,中國加息在給市場傳遞一個緊縮或者加強管理通脹預期的信號,但是利差和人民幣升值壓力導致熱錢流入,通脹的環境利好鋁價,而且投資需求扭曲了供需的外表形勢,比如庫存下降。然而全球鋁市供應過剩格局未逆轉,實體經濟復蘇疲弱導致下游消費需求增速趨緩和政策緊縮等利空會削弱金融屬性的發揮,國內鋁價后市將繼續滯漲,但節能減排和成本上升也支撐其相對抗跌,滬鋁近期有可能遭遇“獲利了結式”的調整,而且后市國家為管理通脹預期和熱錢流入,一系列配套措施出臺也會給予鋁價額外的壓力,滬鋁1101合約在17000元/噸價位將形成振蕩整理的分水嶺。
一、中國加息難改全球流動性泛濫,通脹和資產價格泡沫深化
“后危機時代”種種結構性矛盾突出,經濟復蘇乏力,黔驢技窮的歐美發達經濟體不得不繼續注入流動性,特別是美國通過啟動“印鈔機”式的購買資產導致美元持續大幅貶值,日本也因本幣升值和通縮也大量“注水”,再加上金融危機時期注入的龐大流動性,新興經濟體的資本市場和全球商品泡沫越演越烈,大宗商品鋁在投機需求拉動下重心不斷上移。
美國近期經濟數據良莠不齊暗示經濟復蘇的脆弱性,強化了對美聯儲11月初將推出新一輪貨幣政策刺激舉措以支撐經濟復蘇的預期,從而全球流動性泛濫導致新興經濟體通脹和資產價格泡沫在深化。
對于中國而言,加息一方面導致中國與其他發達經濟體的利差擴大,此外人民幣升值壓力居高不下,因而熱錢不斷流入,這使國內輸入型通脹和成本型通脹繼續升溫。另一方面激發國內外投資者特別是基金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信心,投機興趣將不斷攀升,最終國外熱錢和投機興趣都導致鋁價受益。相關數據顯示,中國一年期存款利率高于發達國家2個百分點以上,而9月份人民幣貸款環比增加2894.83億元,連續7個月保持增長,暗示熱錢流入加速。
二、經濟減速,鋁價持久漲勢基礎“虛空”,政策調控增添“韁繩”
新興經濟體因熱錢沖擊導致通脹攀升,而且“貨幣戰爭”削弱其出口,作為全球唯一看點的新興經濟體一旦剎車,全球經濟超預期放緩將不期而至。而一旦全球經濟超預期放緩,歐美對鋁需求的反彈也將嘎然而止,鋁的投機需求也將受到抑制,“去庫存化”再度上演,從而中長期來看鋁價難免遭遇“擠泡沫”式的調整。
對于大宗商品(包括鋁)而言,當前存在兩大政策調控的“韁繩”的制約:其一,貨幣政策調控,10月19日,中國央行宣布加息,加息短期可能引發熱錢加速流入,因而為管理好通脹預期和結構調整,估計一系列配套措施將出臺。其二,房地產調控。
三、節能減排初顯成效,拋儲和過剩壓力限制鋁價上行空間
目前,節能減排初顯成效,9月份中國電解鋁產量為117.2萬噸,環比下降8.4%。不過,中國鋁市供應過剩壓力只是緩解,長期依舊存在。相關數據顯示,1—9月份電解鋁累計產量同比依舊增長32.5%,估算今年電解鋁產量將突破1700萬噸,再加上每月平均1萬噸的進口、今年2200萬噸的產能和中國產量下滑可能被中東等其他地區的產量暴增所彌補,未來鋁市供大于求格局難改。此外,11月初,國儲鋁錠9.6萬噸將拋售,這將加大鋁價上行的困難。
四、內需相對穩定,外需逐步下滑
雖然鋁消費增速受樓市調控而有所趨緩,但交通運輸,電力電纜和包裝等行業對鋁的消費保持增長。相關數據顯示,9月份中國鋁材產量環比增加3.7%,達到了195.59萬噸,而同比增長22.92%,增速較8月份回落1.1個百分點,其中鋁合金和鋁箔分別環比增長了1.2%和2.4%。然而,9月份鋁材環比下滑6%,未鍛造鋁和鋁材進口環比更是下滑9.4%,暗示國內鋁消費增速穩中趨于下滑。9月份,盡管汽車產銷大幅反彈,但是樓市、電力和包裝行業對鋁消費增速一致性的放緩。
由于貿易保護主義,中國鋁材出口遭遇寒流,歐盟和美國等都對自中國的鋁制品征收高額保護下關稅。9月份,中國未鍛造鋁和鋁材出口下滑了18.5%,其中鋁材出口環比下滑19%,鋁合金下滑環比7.3%。
目前,在流動性泛濫的大背景下,鋁的金融屬性對其價格上漲提供了極大助力,而節能減排導致產量環比下滑給鋁價支撐。鑒于“管理通脹預期”和熱錢流入的配套控措施將出臺,節能減排難改過剩現狀和需求大幅下滑,這都限制了鋁金融屬性的發揮,滬鋁上行空間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