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發改委下發《清理整頓電解鋁行業違法違規項目專項行動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規范電解鋁行業投資建設秩序,嚴管嚴控新增產能。
受此影響,我國電解鋁產能置換工作進入密集交易期。根據跟蹤,僅6月份截至23日就有5條信息發布,涉及4家企業。其中指標需求信息2條,涉及產能130萬噸,指標出讓信息2條,涉及產能18萬噸,產能置換信息1條,涉及產能4萬噸。近日,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開展燃煤自備電廠規范建設及運行轉型督查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將于6月底前組成專項督察組對新疆、內蒙古、甘肅、廣西、江蘇和山東6省(自治區)進行現場調查。這對自備電廠“大戶”的電解鋁產業而言,將面臨一次“大考”。盡管河南省并未列入此次國家督查之列,但對部分西進的河南電解鋁企業,或將帶來不同程度影響。
新疆、山東等6省(自治區)電解鋁行業月底迎來“大考”
2017年,滿天飛的文件讓電解鋁行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去產能壓力。
據悉,在今年4月12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國土資源部、環保部共同印發了《清理整頓電解鋁行業違法違規項目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工作方案指出,將組織實施一系列清理整頓行動,清理整頓專項行動要在6個月內完成,分為企業自查、地方核查、專項抽查、督促整改4個階段,分別要求在5月15日前、6月30日前、9月15日前、10月15日前完成。眼下正處于第二階段也就是地方核查的節點時期。
根據計劃安排,6月底前,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將會同工信部、財政部和環保部等部門組成專項督察組,選擇部分省份開展現場調查。目前被選定的新疆、內蒙古、甘肅、廣西、江蘇、山東這6個省(自治區),將在本月底迎來“大考”。
據相關業內人士分析,按照慣例,此次督察組通過隨機抽查或明察暗訪等方式了解情況,每省(自治區)實地查看的企業不少于3家。而具體的督查內容主要包括三方面:燃煤自備電廠的基本情況,即自備電廠到底有多少,是怎么產生的,是否合法合規;燃煤自備電廠承擔社會責任情況,即該交的錢有沒有交;燃煤自備電廠的達標排放情況,也就是環保排放標準執行如何。
“國家督察組選擇這6個省(自治區)有其合理性。”據河南省有色金屬協會常務副會長劉立斌介紹,近年來,我國電解鋁新增產能和產量主要集中在新疆、山東、內蒙古等地,這些地區新投產的電解鋁產能大多數是以自備電廠為前提。
眾所周知,電費成本是電解鋁企業的主要成本,對于電解鋁企業來說,主要是拼成本,目前關鍵是電價。然而近年來,部分地區受利益驅動,大量發展自備電廠,致使區域間電價不平衡進而導致產能不均和成本不等。
據不完全統計,去年部分區域內自備電廠裝機容量同比增長15%,增速比前年同期高6.5個百分點,自發自用電量155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面對電解鋁高產能投入,今年4月14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叫停三家企業共計200萬噸違規在建項目,預示著電解鋁供給側改革大幕正式拉開。
河南未列入督查名單,但或波及部分“西進”企業
曾為國內最大電解鋁產區的河南,去產能去庫存正持續發力中。
“河南省電解鋁行業目前運行產能均符合國家標準,因此受本輪電解鋁供給側改革影響較小,未列入6月底督查名單。”劉立斌告訴記者,河南省曾是國內最大的電解鋁產區,產量一度超過400萬噸,但隨著優惠電價的取消,不具有成本優勢的產能陸續關停,去年年產量僅為278萬噸,預計2017年仍穩定在300萬噸以內。
據記者獲悉,2016年初,國內鋁價在企業平均生產成本之上波動,河南鋁工業通過產業鏈完善、提高裝備技術和管理水平,已經在整體上擺脫了虧損態勢,在2016年下半年盈利水平繼續回升。據業內人士分析,河南省鉛鋅工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將在2017年進一步顯現。
日前,根據河南省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7年第一季度,電解鋁產品產量同比下降3.3%,順應了去產能去庫存的大勢。根據河南工信委發布的2017年1月至2月全省重點工業行業運行情況信息表顯示,電解鋁等有色金屬產品2017年初價格迎來上漲,帶來企業生產經營持續好轉,其中中鋁河南分公司、欒川龍宇鉬業、焦作萬方鋁業、三門峽開曼鋁業、靈寶金源礦業等重點企業營收保持較好增長。
“從2012年的12家,到現在僅存的6家大型電解鋁企業,這與政府整改的決心和企業的配合密不可分。”劉立斌表示,這5年時間,是全省推動電解鋁行業化解過剩產能的關鍵5年,也是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階段。
盡管對河南整體影響不大,但此輪督查對部分向省外轉移的電解鋁企業,或將帶來波及。以神火股份為例,該公司目前每年電解鋁產能146萬噸,在產產能113萬噸。其中80萬噸位于新疆,配套40萬噸陽極炭塊產能和4×350MW發電機組。(丁倩)
受此影響,我國電解鋁產能置換工作進入密集交易期。根據跟蹤,僅6月份截至23日就有5條信息發布,涉及4家企業。其中指標需求信息2條,涉及產能130萬噸,指標出讓信息2條,涉及產能18萬噸,產能置換信息1條,涉及產能4萬噸。近日,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下發《關于開展燃煤自備電廠規范建設及運行轉型督查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將于6月底前組成專項督察組對新疆、內蒙古、甘肅、廣西、江蘇和山東6省(自治區)進行現場調查。這對自備電廠“大戶”的電解鋁產業而言,將面臨一次“大考”。盡管河南省并未列入此次國家督查之列,但對部分西進的河南電解鋁企業,或將帶來不同程度影響。
新疆、山東等6省(自治區)電解鋁行業月底迎來“大考”
2017年,滿天飛的文件讓電解鋁行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去產能壓力。
據悉,在今年4月12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國土資源部、環保部共同印發了《清理整頓電解鋁行業違法違規項目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的通知,工作方案指出,將組織實施一系列清理整頓行動,清理整頓專項行動要在6個月內完成,分為企業自查、地方核查、專項抽查、督促整改4個階段,分別要求在5月15日前、6月30日前、9月15日前、10月15日前完成。眼下正處于第二階段也就是地方核查的節點時期。
根據計劃安排,6月底前,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將會同工信部、財政部和環保部等部門組成專項督察組,選擇部分省份開展現場調查。目前被選定的新疆、內蒙古、甘肅、廣西、江蘇、山東這6個省(自治區),將在本月底迎來“大考”。
據相關業內人士分析,按照慣例,此次督察組通過隨機抽查或明察暗訪等方式了解情況,每省(自治區)實地查看的企業不少于3家。而具體的督查內容主要包括三方面:燃煤自備電廠的基本情況,即自備電廠到底有多少,是怎么產生的,是否合法合規;燃煤自備電廠承擔社會責任情況,即該交的錢有沒有交;燃煤自備電廠的達標排放情況,也就是環保排放標準執行如何。
“國家督察組選擇這6個省(自治區)有其合理性。”據河南省有色金屬協會常務副會長劉立斌介紹,近年來,我國電解鋁新增產能和產量主要集中在新疆、山東、內蒙古等地,這些地區新投產的電解鋁產能大多數是以自備電廠為前提。
眾所周知,電費成本是電解鋁企業的主要成本,對于電解鋁企業來說,主要是拼成本,目前關鍵是電價。然而近年來,部分地區受利益驅動,大量發展自備電廠,致使區域間電價不平衡進而導致產能不均和成本不等。
據不完全統計,去年部分區域內自備電廠裝機容量同比增長15%,增速比前年同期高6.5個百分點,自發自用電量155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面對電解鋁高產能投入,今年4月14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叫停三家企業共計200萬噸違規在建項目,預示著電解鋁供給側改革大幕正式拉開。
河南未列入督查名單,但或波及部分“西進”企業
曾為國內最大電解鋁產區的河南,去產能去庫存正持續發力中。
“河南省電解鋁行業目前運行產能均符合國家標準,因此受本輪電解鋁供給側改革影響較小,未列入6月底督查名單。”劉立斌告訴記者,河南省曾是國內最大的電解鋁產區,產量一度超過400萬噸,但隨著優惠電價的取消,不具有成本優勢的產能陸續關停,去年年產量僅為278萬噸,預計2017年仍穩定在300萬噸以內。
據記者獲悉,2016年初,國內鋁價在企業平均生產成本之上波動,河南鋁工業通過產業鏈完善、提高裝備技術和管理水平,已經在整體上擺脫了虧損態勢,在2016年下半年盈利水平繼續回升。據業內人士分析,河南省鉛鋅工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將在2017年進一步顯現。
日前,根據河南省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7年第一季度,電解鋁產品產量同比下降3.3%,順應了去產能去庫存的大勢。根據河南工信委發布的2017年1月至2月全省重點工業行業運行情況信息表顯示,電解鋁等有色金屬產品2017年初價格迎來上漲,帶來企業生產經營持續好轉,其中中鋁河南分公司、欒川龍宇鉬業、焦作萬方鋁業、三門峽開曼鋁業、靈寶金源礦業等重點企業營收保持較好增長。
“從2012年的12家,到現在僅存的6家大型電解鋁企業,這與政府整改的決心和企業的配合密不可分。”劉立斌表示,這5年時間,是全省推動電解鋁行業化解過剩產能的關鍵5年,也是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階段。
盡管對河南整體影響不大,但此輪督查對部分向省外轉移的電解鋁企業,或將帶來波及。以神火股份為例,該公司目前每年電解鋁產能146萬噸,在產產能113萬噸。其中80萬噸位于新疆,配套40萬噸陽極炭塊產能和4×350MW發電機組。(丁倩)